第A12版:阅读周刊·从前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康乾盛世时期的粤商
· 诸葛亮是怎样
玩掉那些人才的
· 皇帝的空调
· 宋真宗时期没得牛肉吃
· 三次被判死刑而不死的满清大臣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康乾盛世时期的粤商
  粤商并非广东籍商人

  粤商中有非广东籍者,如曾任十三行行首的潘振承就是福建人。广东籍商人也并非全可以称为粤商,如潮汕商人就更接近于闽商。我们这里所说的粤商是指清代专门从事对外贸易,以十三行为中心在广州经商的商人。

  当时的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其实以经济而言,尽管GDP总量高于英国,但在1347年前,一个英国盖屋顶工人的助手,每天工资约为一便士,可以买六斤小麦,在维持自己生存以外,养活一个人是没什么问题的;而中国同样的蓝领工人,月工资才“二钱头”,自己生存都不易。而且,“康乾盛世”也无法与“贞观之治”相比,因为在唐朝对外国人是开放的,也知道国外的先进东西,外国人在中国可以当官,而且商人相当自由。康乾盛世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康乾盛世的“狂妄”

  也许是康乾盛世的虚名助长了统治者的狂妄,他们自认为是世界的中心,以天朝自居,其他所有国家都是“蕞尔小国”,属于大清王朝的藩属,而且极其落后,尚未开化,所以外国人只能称为“鬼佬”“鬼妹”。

  在对外贸易方面,清政府自认为华夏地大物博,无一物求于洋人,外国人来是进行朝贡,向天朝敬奉自己的宝物,相应的贸易只是附属品,称为朝贡贸易。

  但是,清朝的皇帝还是需要朝贡贸易的。一来皇帝特别重视朝贡,因为这可以显示“四海来朝,八方来仪”的气势,表明各藩夷对我天朝的尊重、景仰、臣服,满足皇帝及臣民的虚荣心。各国有朝贡来,天朝要表示对夷人的怀柔,所以回赠物品的价值要远远高于朝贡物品的价值。二是由朝贡而允许的贸易,不仅显示天朝的胸怀,而且可以满足王公贵族对这些异国物品的需求。更重要的是皇帝把贸易的关税及其他收入作为“天子南库”,给皇帝和王公大臣带来现实的真金白银收入。

  政府想获得朝贡,但又出于对洋夷的蔑视不愿直接出面,这就产生了由商代官行事的十三行制度。广东的对外贸易可以追溯到西汉时,但行商的产生都是清初的事。清政府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但又需要与洋人打交道。康熙二十五年广东省政府招募了十三家有实力的行商,指定他们代皇帝接受外商的贡品,做贸易,并代海关征缴关税。这就是十三行。以后的十三行并不一定是十三家,但仍称为十三行。乾隆二十二年,乾隆皇帝决定关闭其他贸易港口,仅保留广州作为唯一的对外通商港口,十三行是唯一合法的对外贸易商。这种一口通商就形成“东南西北中,一起到广东”的局面,也是十三行商人暴富的原因。

  皇帝特许的垄断商人

  行商都有花钱捐来或由皇帝封的名义官职,但他们仍无实职,亦无权,名为官商,实际上仍然是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商人。作为既代表政府,又是商人的十三行,它们有四项职能。第一,作为皇帝特许的官商,独揽外商洋船接待,代皇帝接受贡品,并垄断进出口贸易。第二,代理海关事务。海关作为官方机构,不与洋人直接接触,由十三行承办外商货物报关纳税事务。第三,根据政府的法令约束、驯化外商,监督外商在广州的自由行动。第四,转达外商与政府之间的一切交涉,外商无权进入广州城晋见政府官员。由这些职能看出,十三行是亦官亦商的,第一项职能是作为商人,而且不是一般的商人,是皇帝特许的垄断商人。后三项则是作为官对外商进行管理和监督。这就是粤商与同样是官商结合的徽商的不同之处。但他们的贸易又是垄断的,这就是与同样从事外贸的晋商的不同之处。

  粤商的另一边是外国商人,即当时所说的“夷商”。外国商人中英国商人占到80%以上,是主体,而这一主体的代表则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当时在西方是重商主义时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强国和最大的殖民地宗主国,以大英帝国自居。英国同样傲视群雄,以世界老大自居。这同样是“傲”,但还是以先进的政治制度、发达的经济和强大的军事实力为基础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有市场潜力的大国,英国当然不会放过;小而言之,英国离不了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尤其是茶叶已成为上层人士的必需品,连普通百姓也成为茶迷。英国及其殖民地不产茶,茶的需求如此之大,当然就是最赚钱的商品。英国商人当然要与中国进行贸易。而且,当年在重商主义指导之下,各国都实行高关税。大清政府还不懂重商主义为何物,所以关税极低。尽管有各种苛捐杂税,而且受官员私下盘剥,但加起来,仍然比其他国家的关税低。到中国经商能赚到大钱,英国商人当然趋之若鹜。

  夹缝之间两面讨好

  粤商就是在外商与清政府的夹缝之间两面讨好,从中渔利。在夹缝之间,既受夹板气,也能从两边获得好处。

  在夹缝之间经商,重点就不在商上。

  乾隆皇帝给了粤商十三行一口通商,而且只能由十三行进行的特权,这就赋予他们垄断对外贸易的特权。这种垄断排斥了其他商人的竞争,其有利之处是不言而喻的。但获得这份垄断要付出代价。首先是要向皇帝和王公大臣进贡、交钱。除了寻找各方珍奇异物满足皇帝的虚荣心和爱好之外,还要交真金白银。在皇帝和王公大臣看来,十三行的商人富甲天下,“进孝”是应该的。而在商人,不断的盘剥,真是苦不堪言。

  行首富可敌国

  当十三行商人,尤其是当行首,的确有更多的赚钱机会,而且确实也赚到了大钱,先后当过行首的潘振承和伍秉鉴都富可敌国。伍秉鉴在1834年时个人资产达两千六百万两白银,从而进入千年五十名富翁排行榜,而且是中国入选的六人中唯一的一位商人。但也许付出的代价太高了,许多人并不以当行首为荣。小说中潘振承有数次想不干的记载。潘振承的孙子潘正亨甚至说:“宁为一只狗,不为行商首。”尽管他是潘振承的长孙,但坚决不出任行首。伍秉鉴也多次申请退休,但官府不许可。

  1826年,他以五十万两白银的代价将怡和行和行务交给四子伍元华掌管,但政府仍然要他为所有商行作担保。他甚至要求把百分之八十的家产捐给政府,结束怡和行,安享他百分之二十的家产,仍然未被批准。十三行真成了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但里面的人又想出来。

  洋人也不好对付。他们向十三行采购各种物品,尤其是茶叶一项成为主要的利润来源,同时也向十三行提供各种洋玩意。但是,洋人也并不全讲信用,洋人欠十三行商人的债也屡有发生。

  我们看到的往往是十三行商人富有的一面,而看不到他们付出的艰辛也非同一般。晋商做外贸仅仅同洋人打交道,虽然也要接受政府发“龙票”、受盘剥,但比粤商好多了,晋商的外贸商人毕竟不是皇帝直接勒索的对象。徽商仅仅同官府打交道,而没有连坐制等规定,也不用同洋人打交道。粤商则同时在政府和洋人两个方面作战,而其难度远远高于晋商和徽商。

  粤商是衰而未亡

  清政府限制贸易,英国无法打开中国市场,贸易严重入超,要运送白银到中国,这就引发了走私鸦片。更深刻的原因是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农耕文明的中国即使开放了贸易,也没有对工业品的需求。所以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在短期内增长也并不大。但鸦片战争对粤商是一次沉重的打击。政府和人民认为十三行为洋人做事是卖国贼、汉奸,尽管他们为政府捐款数百万元,但不被原谅。而洋人又认为粤商帮中国政府惩罚他们。粤商两边不讨好。不过致命的一击并不在财产损失上。《南京条约》规定五口通商,打破了十三行一口通商的垄断地位,粤商就衰亡了。1843年伍秉鉴去世,这标志着一代粤商的结束。

  不过粤商是衰而未亡。他们在与外商打交道的过程中接受了开放的意识。1840年鸦片战争后一口通商结束,他们看到未来发展的增长点在上海,因此纷纷把资本转移到上海。十九世纪初上海是广东人投资和移民的中心,当年的上海话就是广东话,上海被称为小广东。

  (梁小民 来源:晶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