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阅读周刊·文眼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轿子的诉说
· “溜须”的由来
· “理发”一词最早出自宋代
· “推敲”或为虚构
· 词牌种种皆学问
· 筷子到底是谁发明的
· 被书弄蠢的那些人
· 古代亥字喻高寿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推敲”或为虚构
  唐代诗人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作诗,得到“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敲”字想改用“推”字,因犹豫不决,就用手作推、敲的样子,无意中冲撞了京兆尹韩愈的仪仗队。贾岛向韩愈说明原委后,韩愈没有怪罪他,还为他出主意说用“敲”字好。从此,韩、贾结下了友谊。

  这个“推敲”的故事流传甚广。近读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曹道衡的《中古文学史论文集》,得知原来这则故事纯属虚构。

  有关“推敲”的故事,见于宋计有功《唐诗纪事》一类记载轶事之书。

  而据史籍记载:韩愈任京兆尹是在长庆三年(823年)。早在十二年前的元和六年(811年),韩愈与贾岛就在洛阳相识了。韩愈向贫病交迫的贾岛频频寄衣、送粮,多方关照。贾岛原是僧人,号无本。他结识韩愈后,经韩愈规劝才还俗应举。元和十四年(819年), 韩愈上表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韩愈抵潮州后致信贾岛,贾岛作《寄韩潮州愈》诗给韩愈,诗的头两句为“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虽然“推敲”只是传说,但对历代读者的启迪意义不容低估。“推敲”原指斟酌字句、追求精确,若将其引申为对问题求真务实、力戒虚浮等,不失为医治当今浮躁世风的一个良方。

  (宁源声 来源:羊城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