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6版:生活无锡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车险承保条件或明或暗被抬高
· 家庭沙雕大赛
· 担心考试成绩作废 家长忧心
· 手机掉在出租车上 他求助《生活无锡》
· “国字号”专家来锡上安全课
· 易制毒化学品行业协会挂牌
· 创业培训讲师团开讲网上卖买
· 清淤工人临时栖身 绿化地带变“工棚”
· 中考结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五个月保费收入近十亿 多数保险公司依然喊亏
车险承保条件或明或暗被抬高
  6月16日,省保监会出台新规,新车的保费只能打95折。比原来的855折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举动随即引起强烈反响。有业内人士称,这样的折扣在以往几乎是不可想象的,说明车险全行业亏损程度已经到了不得不“割肉”的地步。

  5个月车险保费近10亿

  据无锡市保险行业协会的统计,目前无锡地区做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多达22家。今年1-5月,全市仅汽车车险保费就近10亿元,而整个财险市场保费不过13亿多元。汽车车险业务在各家保险公司所占的比重也十分惊人:一家专做车险业务的公司比重为百分百,几家小型保险公司车险的比重超过90%;相当部分的比例在70-90%间;仅个别公司控制在65%左右。

  保险公司大喊车险亏

  无锡车险全行业亏损早已不是一两年的事情了。“车险这块市场的蛋糕实在是大,哪家保险公司不想来抢杯羹?即使亏也要做,不做你的业绩从哪来?”曾在多家保险公司工作过的刘先生最近刚跳槽到一家开业不到一年的新保险公司。“早几年,无锡做车险的保险公司有13家,其中的11家亏损,有的严重亏损,剩下的两家勉强持平。”

  亏损原因一:明知是假赔案却无证据

  做汽车配件维修生意的居某花2万多元买了辆二手车,投保快一年时,他向保险公司报案,称自己开车行驶在惠山大道途中,为避让路中间的石头,连人带车掉进了河里。理赔人员赶到现场时,他自称已回家换上了干净的衣服,现场无人目击他坠河的过程。根据现场留下的痕迹,理赔人员觉得充满疑点。这辆车的出险记录更令人吃惊:这一年中几乎每个月都有出险记录。对此,居某的解释是,他平时把车租给别人开,所以事故多。更离谱的是,有一次,居某驾驶着妻子的车,竟然“碰巧”与他人驾驶的自己的车撞上了。“他的车买来才2万多,这一年光修理就赔了不止这个价。最后那次坠河事故,全车报废,又赔了他1万多。”理赔人员说,明知道这是假赔案,但苦于没证据。

  此外,酒后驾车找人“顶包”骗赔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发生交通事故后,待公安人员和保险公司赶到现场,驾车人已经擅自离开了现场,理由也五花八门,有的说是自己去医院了,有的说回家拿钱了,还有的说因为害怕回家了。总之,只要不在现场,就无法对其进行酒精测试,也无法作出酒后驾车的认定。

  亏损原因二:修理厂“小事变大”

  就在几天前,吴小姐早上上班时,发现自己的爱车引擎盖前右灯处有些凹陷,估计是晚上被“从天而降”的杂物砸出来的,于是赶紧把车子送到修理厂维修。3天后去取车时,她发现车子的引擎盖和前面两只大灯、保险杠全部被修理了一遍。她大为惊讶,一看修理厂开出的定损金额为3400多元。追问之下,她才明白,修理厂把她的车灯、保险杠等人为磨损后,制造了两车追尾事故,还拿出了交警部门开出的事故责任认定书。吴小姐非常气愤,自己才买了一年多的新车,就被刻意弄旧。自己从未报过案,还编出了事故,伪造了自己的签名。于是,吴小姐愤而向保险公司揭发了这家修理厂的行径。

  保险公司称,当事人和修理厂骗赔案是导致车险赔付率超高的重要原因。

  “特殊群体”被拒门外

  “以前是什么车险业务都接,现在,不少保险公司都将一些‘特殊群体’拒之门外。”

  混凝土车、搅拌车、翻斗车等几乎都被各家保险公司列入头号“黑名单”。根据无锡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提供的数据,该公司承保无锡某混凝土制品公司的混凝土车每年亏损,2005年-2008年,保费收入为107万元,赔款支出则为191万元,赔付率高达179%。

  “这些车刹车差,一发生事故往往致人死亡。”业内人士介绍说,法院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的计算标准年年提高,如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378元,2008年为18680元,增长14.1%,反映在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鉴定中,最为多见的十级伤残赔偿金基数从今年2月起,由32756元增至37360元,水泥搅拌车最易导致的死亡事故赔偿基数则由327560元提升至373600元。

  还有的保险公司甚至对被保险车辆的车型也有“禁忌”。如有款车价在10多万元的美国品牌时尚车型,受到二三十岁年轻人的宠爱,却被某家保险公司拒之门外,即使该公司的员工购买了该车型,也不例外。只因这家公司认定,开这款车的车主“毛手毛脚”,出险率太高。

  令人意外的是,在车险市场,上百万元的高档车也是“高处不胜寒”。“我们有个客户新买了96万元的奔驰车,保费花了不到1万元,但4个月里出了3次事故。其中一次的修理费就有10多万元!”一家保险公司的负责人称,这些高档车最令人头疼,保费最多一两万,但只要出个小事故,修理费就超过这个数字了。

  保险公司抬高车险门槛

  除了提高新车保费折扣这样的规定动作,今年以来,几乎各家保险公司都或明或暗地抬高了承保的条件。如无锡人保财险公司规定,一年出险超过7次,保险公司就将其列入不受欢迎的客户名单。对车险按续保、新保、转保三种不同情况,制定不同折扣率和手续费。对混凝土车等特殊车辆即使投保,也要求足额投保,也就是按照车价全额投保,以提高保费,并且需要经过上级公司特批。对这些车辆不能办理不计免赔。车辆一旦出了事故,当事人将根据承担的责任,最高承担20%的赔偿金额。“不保不计免赔,开车人的心态就不一样,心理压力大了,紧张度提高了,他的风险和责任意识也会提高。”相关负责人这样解释。

  还有保险公司明确,一年出险5次以上,赔款超过保费的拒保。对业务员实行手续费跟单制,如果业务员承接了“劣质客户”,保险公司不返回佣金。甚至,有的保险公司将核保权全部上收至省公司,必须经省公司审核合格后的客户才可以承保。

  相关人士认为,车险的链条前端是代理销售,后端是汽车维修,这两个行业都实现盈利,唯独车险行业亏损,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仅靠提高保费肯定是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理性经营、改进服务等可以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陆媛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