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又逢升学阶段,为了让子女进一个理想的学校,不少家长忙着找关系、寻门路。早在今年4月份常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就提交了一份提案,她认为,择校热源于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并建议切实解决择校热。但是,今年的择校热依然热度不减。《生活常州》就此展开了调查。
家长
想去的学校都满额了
王先生最近烦得不得了,“一看到熟悉的电话就头疼,想接吧又怕麻烦,不接吧,又觉得不太好意思,真是烦透了。”王先生的烦恼几乎每年的这个时候都会出现,因为现在正是父母忙着为孩子“择校”的时间。
王先生是常州市某政府部门的领导,他所在的区是常州市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区之一,最近这几天,他接到许多熟人打来的电话,内容都一样,让他帮忙给孩子找个好学校,“有的是以前单位的同事,有的是家里的亲戚,不帮吧,又觉得对不住人家,帮吧,会被人说闲话,更何况,即使帮也不一定会成功。”
恽女士家住新北区的奔牛镇,这几天也正为孩子上小学的事情烦恼,“想让孩子去市区念小学,已经找了好几个学校。”恽女士说,她考虑到市区的小学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学校,不管从硬件、师资力量,还是就读的环境来讲,都比镇上的小学好得多。有了这个想法后恽女士已经托了好几个熟人去找关系,但结果却让她很无奈,“都说报名的人数已经超额了。”
知情人士
择校除了钱还需其他条件
每学年的这个时候都会上演“择校热”。近日,《生活常州》随机选取了市区内的8所学校,以家长的名义询问“择校”事宜。在《生活常州》随机询问的近8所学校内,择校费少的在6000元左右,多的则超过10000元,市区较具知名度的几所“名校”已经不再接受学区外学生的报名。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择校最基本的是要有经济条件,但除了经济条件之外还得有很多其他“条件”,“这些条件到底是什么?很难一概而论,每个学校不一样。有的学校也搞面试,但是起决定性的作用又不完全在考试成绩和面试,有时候家长手上捧着一堆钱也不一定进得了学校。”
学校
收择校费也是无奈之举
事实上,“择校费”这个名称本身就具有不规范的色彩,在得知《生活常州》的来意后,不少学校的负责人纷纷改口,否认了“择校费”这个说法,而将之改为“捐资助学款”。一位校长解释说,“择校费”的真正性质是‘捐资助学款’,这笔款项的核定已经过物价部门的核准,家长都是完全‘自愿’的。”
“社会上的确有择校费这个说法,只要学生去非学区学校就读,学校都会收取这笔款项,这种现象非常普遍,每年物价部门都会对各行各业的物价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但择校费这一部分是放在一边的,因为这是个社会问题,短时期内根本无法得以解决。”一位物价部门工作人员解释说。
“捐资助学款的审核一般只要经过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就可以了,收取这种所谓的‘择校费’,也是无奈之举,”一位学校的负责人透露说,“既然家长一定要把孩子送过来,那学校就不能不收,但全部都收的话又不现实,那就只有设置一定的门槛,让家长交纳一定的费用。”该负责人认为,费用的多少,一方面取决于学校的性质,硬件、师资的好坏,另外也考虑家长的承受能力。
政协委员
择校缘于教育资源不均衡
早在今年4月份,常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就提交了一份《建议切实解决“择校热”问题》的提案。她在提案中认为,“择校热”是制度设计失误导致的一种社会风潮,只有少数人从中受益,而绝大多数人受害匪浅。产生择校热问题的客观根源是优质教育资源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要。为此,这位委员建议,以行政手段保证不再向重点学校倾斜,加大投入扶持弱校,制定学校建设规范的标准。实行透明化的招生制度,招生信息完全向民众公开,将教育公平置于社会的刚性监督之下。
这位政协委员认为,其建议主要的设想还在于均衡教育资源,让各个学校均衡发展。而从目前常州各相关部门对学校的发展政策来看,还是侧重于打造重点学校和名校,这样下去,只会让择校更加热。
教育部门
家长要理性对待择校热
“说到底,这是由教育的投入与老百姓的需求不对称引起的,也是社会转型期必然出现的矛盾之一。”对于“择校热”的出现,教育部门某负责人坦陈,捐资助学款这一现象的确非常普遍,就短期来讲,这种现象还很难得到改观。但就目前来讲,收取捐资助学款有其合理性,“一方面可以控制规模,降低热度,促使家长理性选择教育;另一方面,在教育投入不足的前提下,收取这笔费用,可以将其投入到学校的再建设中去,改善学校的条件,加强学校的师资力量,更好地服务于学区学生的教育事业。”
该负责人表示,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来讲,并不建议家长们都把孩子送到热门学校里去,因为就目前的现状而言,常州市的教育已经处于一个均衡发展的阶段,“不管从硬件,还是师资来讲,各个学校并不存在明显的差距,虽然名校有其优势,但差距正在缩小。”该负责人认为,择校热的出现,固然有其客观因素,但家长攀比的心态也是促使其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目前情况下,作为家长应该考虑更多的是孩子的身心健康,“把孩子送到比较远的学校去读书是否合适?孩子的睡眠少怎么办?每天走那么多路怎么办?安全方面怎么办?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更在乎的应该他们的健康成长。”
刘劲松 刘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