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3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弃丰厚收入 他专为残疾人修车
· 面对截瘫丈夫 她开小吃店撑起家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6 月 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弃丰厚收入 他专为残疾人修车
  自幼患小儿麻痹的陈新介有一手修理摩托车的好手艺,曾在肇庆开过摩托车维修店,生意红火。

  2004年,陈新介放弃丰厚收入,应深圳罗湖区残联邀请,来到罗湖区专门为残疾人修理摩托车。他热心为残疾人朋友服务,随叫随到,手到“病”除。残疾人朋友亲切地称他“介哥”。陈新介则认为,自己也是残疾人,能为残疾人朋友做点事,感到很满足。  

  陈新介(左)在修车

  “介哥”专为残疾人修车

  近日,记者接到读者王先生的报料,称罗湖区有一个修摩托车的门店,专门为残疾人义务修车,受到残疾人的称赞。昨天,记者来到位于罗湖区太宁路147号,发现这是一间不大的门面,上面挂着“罗湖区残疾人机动车维修站”的牌子,屋外停着几辆待修的残疾人专用摩托车。

  一位男子正蹲在地上,忙着修理一辆残疾人专用摩托车,这就是被残疾人朋友称为“介哥”的陈新介。旁边的残疾车车主说,他的摩托车不能起动。陈新介戴着手套,娴熟地拆开车盖,仔细检查故障。不一会,摩托车发动机正常运转了。

  陈新介告诉记者,他出生于1962年,原籍广东河源,1984年户口迁入深圳。他从小得了小儿麻痹,为谋生学会了修理摩托车技术。开始,他在深圳香蜜湖、洪湖二街开过摩托车修理店,日子过得不错。后来深圳“禁摩”,他于1999年移师肇庆,继续开摩托车维修店,一年下来有8万-10万元收入。

  陈新介说,深圳有许多残疾人摩托车。但因“禁摩”后生意差,摩托车维修店纷纷关门,以至于残疾人在特区内难以找到摩托车维修点。2004年,罗湖区残联领导了解到他有维修摩托车的技术,希望他回深圳发挥特长,为这里的残疾人朋友服务。他觉得,自己做了多年的生意,有了一定经济基础,回深圳可以为残疾人服务是件好事,于是答应了。罗湖区残联聘他为区残联下属的肢残协会摩托车驾驶员互助会专职人员。他把肇庆的摩托车维修店托付给亲友代为管理。2006年后,为专心给残疾人朋友服务,他干脆把在肇庆的摩托车维修店关了。2004-2006年底,罗湖区残联每月给他发放500元津贴。2007年后,他每个月领取的津贴增加到1800元。为残疾人朋友修理摩托车,他只收材料费,不收维修费。

  罗湖区残联的黄理事长介绍说,残联能给陈新介的津贴只有那么多,但他工作很认真。残联非常需要像陈新介这样有特长的人。

  在罗湖区残联网站论坛上有个“残摩护养讨论区”,“介哥”是其中的版主之一。残疾人网友对“介哥”的修理技术赞不绝口。网友“老沈”说,“介哥之于车(摩托),好比庖丁之于牛也!游刃有余!棒!”另一网友留言说:“佩服——从心底里说的,介哥的手艺:修车堪称一绝活,那是手到故障除啊!”

  半夜修车是家常便饭

  陈新介为残疾人修车非常热心,不怕吃苦,一旦残疾人朋友的车坏在路上,他不管白天黑夜,都马上赶往现场修车或拖回店里维修。

  来店里修车的残疾人摩托车车主谢汉长介绍说,他是肢残人士,双腿截肢后装了假肢,没有拐杖不能行走,出行只能自己开摩托车或者乘出租车。他的摩托车用了五六年了,毛病很多,平均每月要来“介哥”这里修两三次。2008年9月一天晚上11点多,他从家里开摩托车出门,行至一个天桥下时,摩托车出了毛病走不动。他自己推不动摩托车,打电话请朋友帮忙,朋友们都有事来不了。他当时觉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最后将电话打给“介哥”。“介哥”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开着自己的摩托车来到现场,把他的摩托车拉回维修点。“介哥”花了6个多小时,才把他的摩托车修好。谢汉长说,像这样半夜修车,对“介哥”来说是家常便饭。

  邓忠桂是一位右手右脚残疾的人士。据他介绍,他经常来“介哥”这里修车,“介哥”态度非常热情。以前维修点是一间仅六七平方米的小屋,“介哥”修车只能在室外,经常日晒雨淋,但他毫无怨言。今年3月,维修点搬到了现在的位置,屋子宽敞了些,“介哥”可以在室内修车了。

  收入少但他也满足

  陈新介告诉记者,他每年平均维修的摩托车有五六百辆。其中,罗湖区有残疾人专用摩托车60多辆,这些摩托车出了问题,都到他这里维修。因为本市没有专门维修残疾人摩托车的店铺,不仅特区内的残疾人来此修车,特区外龙岗、宝安两区的残疾人摩托车出了故障,也经常到这里维修。

  陈新介告诉记者,妻子为别人做手工艺品,每月收入五六百元,加上他从残联领取的1800元,全家每月收入2000多元。他们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女儿在高职院就读,儿子在上高中。两个孩子每年的学费要1万多元。夫妻俩的工资不仅要维持家庭开支,还要供孩子上学,这点收入显然是捉襟见肘。好在父母每个月有近5000元退休金,经常支持他,兄弟姐妹也经常帮助他们。“自己是残疾人士,残疾人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忙。罗湖区残联领导对我的工作非常支持。我虽然收入少了,但是心里很乐意!”陈新介说。

  据《深圳特区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