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门口有把破藤椅,42岁的“破烂王”潘永元坐在上面,捧着一本英语书埋头朗读。他的面前停着一辆破旧的三轮车,车上堆满了废旧纸箱、饮料瓶。与普通收旧车不同的是,车篮里放着一本厚厚的英语词典,红色封面已经磨破。这一幕,程阁老巷武学园小区居民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八九年了,他一直坚持自学英语,现在已经是个本科生了。”居民们赞叹道。
为激励儿子而自学
“潘师傅啊?他很厉害,英语很好的。”昨天下午,记者还没见到潘永元时,就从社区主任那里得知,他早已成了社区名人。不过,潘永元并非该社区居民,只是长期在这里收废旧品,已经有八九年了。“如果不收废品,他应该就在小区门口。”一位居民说,武学园小区大门对面人行道上,摆着一个破藤椅,那是潘永元的“专座”。
走近小区大门,记者先看到的是一辆装满废纸箱和饮料瓶的三轮车,车篮里放着一本厚厚的《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封皮已经破损。车旁的破藤椅上,坐着一个穿着皱巴巴的白衬衫、黑裤和黑帆布球鞋的男子。他正低着头,手里捧着一本英语书,膝盖上还放着一台被磨得光溜溜的“小霸王”复读机。复读机每播放一句,男子就跟着朗读一句,发音还挺标准。他就是潘永元。
“我是从2000年开始自学英语的。”潘永元笑呵呵地说,他只读到初二,因为家里穷,没钱继续上学。从那以后一直在宝应老家务农,娶妻,生子,然后夫妻俩来南京收废品。
“如果不是我那个儿子,我还不会自学英语呢。”潘永元说,今年已19岁的儿子一直在老家上学,已经上高二了。“他三四年级的时候很贪玩,成绩也不好。”潘永元在南京愁得失眠,“我那时是想上学没钱上,现在他是有钱上学,却不肯学。”潘永元最终想出一个很“另类”的办法——自学。“我想做个榜样,让儿子看看,你老爹这么大岁数了还自学,你该好好学习了吧。”而之所以选择英语,完全是“出于兴趣”。
第一次考试:20多分
9年前,潘永元走进南京新华书店,掏钱买下第一本自考英语专科教材。此时,距离他最后一次摸英语书,已经过去了近20年。“没有老师教,也没有人跟我一起学。”潘永元也想过去鼓楼的英语角跟其他英语爱好者交流,但根本抽不出时间。
“我每天的主业还是收废品,毕竟是靠这个吃饭的。”潘永元说,夫妻俩在白下路租住在一间月租金100元的小房子里,每天早上7点,他先蹬着三轮车来到武学园小区。熟悉他工作规律的居民会在这个时候喊他上楼收废品。忙完后,他就坐在门口看书,隔一会再去转转。学习的时间每天加起来不到两个小时。武学园小区居民也就是从那时起,看到这个收废品的潘师傅每天忙完生意,就坐在小区门口读英语。
“我用的一直都是笨方法,就是抄。”潘永元说,抄单词,抄课文,不认识的单词就查词典。收废品时曾收来一堆坏复读机,潘永元找人修好,并买来磁带。“抄,然后跟着磁带读。”就是靠着这个办法,潘永元学完了综合英语。
“天天都能看到,嘴里呜哩哇啦的。”居民司先生说,居民开始很奇怪,一个收破烂的居然“赶时髦”学英语。“他难道想当白领啊?”有人嘲讽说。但时间久了,看到潘师傅一直这样苦读,挖苦和质疑的声音渐渐少了。
2000年,潘永元第一次报名参加英语专科自考,结果只考了20多分。
成了社区孩子的榜样
“唉——觉得挺丢人的。”潘永元有点不好意思地说。由于综合英语每年只考一次,潘永元只好先考过其他相对容易的公共课。次年,再考综合英语,又没过。第三次,还是没过。“有人笑话我,我就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第四次,终于及格了。花了四年时间,潘永元终于通过了所有14门科目的考试。
最让潘永元欣喜的是,儿子终于懂事,像父亲一样用功起来,顺利考上初中和高中。
到去年年底,潘永元又通过了所有本科自考科目的考试,终于拿到本科文凭。
听说收废品的潘永元居然自学成了本科生,小区居民顿时对他刮目相看。而潘永元也成了居民教育孩子的正面典型。“你看人家潘师傅,一个收破烂的,都能成本科生,你还不好好学习?”潘永元自己也挺开心。“很有成就感。”他说,每通过一门考试,心里都美滋滋的。
“我们一看到他满脸笑呵呵的,就问他,潘师傅,是不是又考过了?”居民刘女士说。
想读研然后换工作
学了8年英语,拿到本科文凭,收废品的生意也没怎么耽误。“我们都愿意把废品卖给他,人家毕竟是个本科生嘛!”居民司先生开玩笑说。潘永元自己也感觉今非昔比,“素质,我感觉我的素质提高了,虽然都是收废品,但小学毕业的和本科生,感觉就是不一样。”
“潘师傅,你现在是本科生了,还打算继续收废品吗?”听到居民这么问,潘永元说,其实他曾经去过招聘会,看能不能换一份工作,“但那场招聘会都是招营销的,不要英语专业的。”停顿一下后,潘永元郑重宣布了自己的学业和职业规划。“我打算先考取英语翻译资格证书。”他扬扬手里的《英语笔译综合能力(3级)》说,今年11月将参加第一次考试。将来通过后,他打算报考在职研究生,然后再找工作,“希望能做一个翻译。”
(顾先生报料奖150元)
快报记者 常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