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评论
5月31日,一则儿童的新闻与儿童节极不协调。中国青年报报道,海口一个9岁的小学生用“如果……如果……”造句。他写道:“如果我有一颗炸弹,我就会炸平我的学校;如果我有一把刀,我就会杀死我的妈妈。”专家分析,这是儿童的“仇亲期”。对此我们会很自然地想到,儿童为何会出现“仇亲期”?我们也会很自然地想到,是学校和家长不切实际的望子成龙、不休止的学习督促等,导致了儿童“炸平学校、杀死妈妈”的心都有了。
原本快乐的童年,原本自然的成长,现在却成了一种累,一种仇恨,甚至成为儿童成长中的一个心理学现象,我们应该反思。
在儿童教育容量一定的情况下,一些东西过多占据,另一些东西就会缺失。当我们把应试、智育等填满儿童教育时,我们就忘记了儿童教育里还有德育等重要的内容。儿童是未来,是我们之后这个社会的主体。当他们长大,主导这个社会时,当他们回忆父辈留的深刻影响时,当他们回忆童年生活时,如果父母没有令他人念念不忘的影响,如果他们的童年生活唯有一连串的学习,那么,这将是我们作为父辈的耻辱,也是他们成长的悲哀。
如何教育孩子,如何做父母,如何当老师,这应该是六一儿童节里大人的反思。 (王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