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将在苏州市区古胥门拉开帷幕。此次文化节以“展现吴文化精髓,推崇伍子胥苏州精神”为主题,以嘉年华的手法,重点组织龙舟邀请赛、南北狮擂台对弈表演、包粽子大赛等五大核心活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民间节日之一,众所周知该节纪念的是爱国大诗人屈原,为何苏州纪念的却是春秋时期吴国名臣伍子胥呢?
苏城打造“伍子胥版”端午节
早在2006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屈原故里端午习俗、汩罗江畔端午习俗、苏州端午习俗一起“打包”名列其中。也就从当年起,沧浪区每年都会举办“吴地端午民俗文化节活动”,纪念的主角是伍子胥,而非屈原。
据沧浪区委宣传部副部长薛海云介绍,伍子胥是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据史料记载,吴王夫差因听信谗言,赐伍子胥宝剑自刎,并将其尸体在农历五月初五投入河中,为纪念伍子胥,苏州民间自发在农历五月初五形成了一系列的民俗活动。根据专家的多方考证,历史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苏州当地人都会举行各种活动来祭祀伍子胥,祭祀活动比纪念屈原足足早了两百多年。“因沧浪区的胥门、吴中区的胥口等地名和伍子胥有关,于是,这些地方的纪念活动尤为隆重,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端午是民众的节日 传承文化最重要
沧浪区将端午节“授予”了伍子胥,但当地民俗专家对端午节的归属问题始终没有定论。苏州民俗博物馆研究员沈建东认为,从起源来看,端午节和屈原和伍子胥都没有关系。
为何一说端午节,大家都会想到是纪念屈原?对此,沈建东认为这与封建时代的伦理规范息息相关。“封建社会提倡忠君孝悌,屈原跳江殉国,无疑是忠君的表现。而伍子胥在父亲兄弟遇难后逃亡,复仇后又对之前的君王鞭尸三百,挫骨扬灰,可谓不仁不义。所以在封建时代自不会得到宣扬。”而与此同时,屈原在文学上的贡献更让他与伍子胥拉开了差距,因此一提到端午节多数人就想到屈原也就顺理成章了。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还是伍子胥,一直争论不休。”对于端午节归属的争议,薛海云显得有些无奈,屈原和伍子胥最终的遭遇有些相同,但他认为纪念谁并不重要,关键是要通过这个节日来传承我国历史文化传统。现在许多洋节进来了,但我们不能把自己的节日忘掉。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乌丙安说,我国的端午节源远流长,据闻一多等学者研究考证,至少早在4000多年前,中原华夏族的先祖和南方吴越族的先民就已经把五月初五作为祭祀龙的盛大节日了。在祭祀中,几乎都有用竹筒或叶片包裹米食投河以享龙神的仪式,都有在水面上划龙船的竞技游戏,取悦龙神。这就是端午节的最早来历。苏州的端午节保护了这些古老传统。
乌丙安说,经过夏商周三代历史文化的漫长沿袭,端午节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朱索桃符饰门、艾草艾人饰窗、挂五彩丝等避邪的民间习俗,历代传承,经久不衰。苏州端午节也具有这些传承。纷乱动荡的春秋战国时期,端午节的延续和发展出现了重大的民俗文化史现象。其中,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一些重大而复杂的历史事件和事件中的重要历史人物,被卷入特定的端午节习俗中,和端午节紧紧地牵连在一起,成为端午节有机联系的重要文化内涵。
陈泓江 何寅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