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生活常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多少食品作坊使用工业盐
· 端午小长假都是多云天
· 会计资格考试6月1日起报名
· 信息速递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27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警方破获一起工业盐冒充食用盐案,嫌犯表示,假冒食用盐主要流向卖牛肉的,做鸭血的……
多少食品作坊使用工业盐
  3月1日晚上8:20左右,常州市新北区新桥派出所的联防队员阿强和阿标如同往常一样,开着巡逻车沿着新桥方向例行巡逻。突然,开车的阿强发现,前方不到100米的地方往车上搬东西的两人见巡逻车过来很快躲进了驾驶室。

  “阿标,肯定有情况,赶紧开过去。”阿强立即猛踩油门,巡逻车便径直向前面的两辆车冲了过去。刹那间,巡逻车便到了两车旁边。阿标赶紧冲下了车,只见两辆车上分别都装着标有“工业用盐”字样的蛇皮袋,共有20包50公斤蛇皮袋装盐,共计1吨。这么多盐,这么慌张,难道是卖假盐的?

  经盘问,卖盐的外号为“光头”的男子最终承认车上的假冒食用盐正准备卖出去。

  见此,阿强和阿标立即将两人带到派出所作进一步审问。

  盐案·意外收获

  抓获的“光头”竟是“老贩子”

  当晚,阿强和阿标将“光头”等二人带到派出所,见盐的数量较大,新桥派出所立即上报新区公安分局。随后,新区公安分局将情况反馈给常州盐务局。

  “那天上午,我刚刚一走进新桥派出所大门就看到了停在院子内的那辆河南牌照农用车,当场反映是卖假盐的。”昨天,常州盐务局盐政处季国华副处长告诉《生活常州》,对于外号“光头”的许某,盐务局早就开始关注了,因为他是个“老私盐贩子”,可由于这辆车和人都行踪不定,一直没有办法抓获这个外号为“光头”的许某。

  原来,2008年4月,常州盐务局会同常州公安局经侦支队经过几个月的缜密侦查,一举端掉一个长期潜伏在常州钟楼区用印染助剂假冒小包装袋装食用盐加工窝点,并抓获了从运输、加工到销售整个环节的犯罪嫌疑人5名。在警方审查过程当中,5名犯罪嫌疑人都提到了外号“光头”的许某,但苦于很少有人知道“光头”的真实姓名、固定电话和住所,警方和盐务部门也没有任何办法,只好暂时将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盐案·惊人秘密

  假冒的食用盐主要销往城郊小作坊

  随后,常州警方和盐务部门立即对“光头”许某以工业用盐假冒食盐销售的情况展开深入调查,在调查中他们发现,仅“光头”许某交待有据可查的假冒食盐就有近100吨,另有100多吨假冒食盐由于买家不承认而无法取证。

  “我的盐主要都销给常州乡下开‘黑作坊’的一些个体小老板,而且基本都是我亲自送货上门的,不过所有送的货都是在流动过程中进行交易的。”据许某交待,他销售的假盐遍布整个常州各个乡镇,有些甚至还销往常州周边的城市无锡和镇江。随着时间的推移,许某销售假盐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他几乎天天都能接到要盐的电话,不过他从来不告诉别人自己的真实姓名,都是以“光头”自称,而且他也从来不问买家的姓名。至于别人是如何找到他要盐时,他说都是通过老乡和熟悉人介绍,如果是陌生人要盐的话,他一般不会轻意答应人家的。

  同时,许某还交代,这些经常来找他要盐的都是外来务工人员,他们一般都在城郊接合部经营私人小作坊,这些人有卖熟牛肉的、有专门做腌制品的、有做鸭血的和做豆腐之类的等。

  最后,许某还交待了这些工业用盐来自宜兴和桥某物资贸易公司,以每吨500-700元批发,而他则是以包为单位对外销售,每吨赚300-400元,一年下来能赚个10万左右,不过对于他一年只赚10万的说法,盐务部门告诉《生活常州》,他的这个说法肯定要大大折扣,年收入绝对超过10万。

  盐案·高度防范

  买主不知假冒食用盐老板姓名

  《生活常州》在一位知情人的带领下,来到与常州接壤的宜兴和桥镇进行暗访。当快到和桥镇后,知情人通过电话多次与一贸易公司的老板联系,在确定了面包车的车牌号和车型后,对方要求知情人将面包车开到镇上一个小超市门前等他。大约过了25分钟后,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面包车外,在和知情人简单交流后,就迅速离开了。

  知情人告诉《生活常州》,那位贸易公司的人发现面包车上有陌生人后,坚决取消了这次交易,“这些贸易公司的大老板一般都不直接出面和他们交易,往往都是派手下人和买货的人见面,再由他们将买主带到另外一个存货的地方拉货,整个交易过程买主根本不知道卖家姓名。”

  至于一般以什么价格交易时,知情人透露工业用盐和印染助剂往往都是以每吨500-800元成交。而类似这样打着某贸易公司牌子进行私盐交易的在宜兴和桥至少有七八家。

  盐案·深层矛盾

  为了生存,制盐企业开始铤而走险

  通过介绍,《生活常州》联系上了国家级某盐业企业的一位老总。据这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老总介绍,去年以来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一些从事出口的印染和化工企业受到严重创伤。作为盐业生产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因为印染和化工是用盐的大客户。2009年第一季度整个国内盐业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每吨工业用盐由原来的470元一吨降到270元一吨,即便这样卖家之间的竞争依然很激烈。

  “市场需求出现了问题,原有的工业用盐销售渠道也在逐渐减少,除了食盐以外的所有盐业企业都受到了冲击。”说起这些,这位老总表示无奈。据介绍,由于各地盐务部门既是执法者又是销售者,一般的制盐企业无法与盐务主管部门竞争,而工业用盐与食用盐之间存在较大的价格差。在这样的情形下,制盐企业为了生存只好铤而走险,用工业用盐冒充食用盐流向市场。

  盐案·利益驱使

  每吨工业用盐价格约为食用盐的五分之一

  对于工业用盐假冒食用盐一事,常州市盐务局王岩局长告诉《生活常州》,从2005年以来,常州警方共破获6起用工业用盐和印染助剂假冒食盐流入市场的案件。目前常州假盐案件比较多的直接原因就是受高额经济利益的驱使,市场上的小包装碘盐一般要两千多元一吨,而大包装的工业用盐、工业助剂一般只有四五百一吨。如此大的差价空间使得一些私盐贩子唯利是图,干起了贩卖私盐的勾当。其次,私盐来源渠道较多,贩卖门槛较低。这些个体公司受利益诱惑,往往把工业用盐“无意”地卖给一些私盐贩子,间接流入食盐市场。而一些无证无照的地下食品加工作坊为了节约成本,往往以低价购进和使用非食用盐。一些工业用盐于是通过腌制品、血制品、豆制品等流入了市民的餐桌。

  最后,王局长还告诉记者,目前对销售和购买假盐的人,法律法规上的处罚力度还不够大。不过,王局长说这个尴尬的局面随着6月1日新《食品法》出台会有所改观。

  昨天,快报记者从常州警方获悉,两名用工业用盐冒充食盐的犯罪嫌疑人正式被常州检方批捕。

  周青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