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9版:阅读周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杭州飙车案背后的较量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杭州飙车案背后的较量
  与其说这是网络民意的又一次强势,不如说这是地方政府管理失效的又一个注脚——富二代没有原罪,三菱跑车也没有原罪,但是问题是,谁放纵了这一辆疯狂的跑车?

  2009年5月7日晚上8点05分,25岁的谭卓看完电影,走在那座城市的闹市街头,这是他来到杭州的第八个年头。

  当他被富家子弟胡斌的改装三菱跑车撞击时是全无防备的。目击者说,“还以为是保险杠飞到了天上”。夺去这个生命的时间可以用分钟来计算。

  这一起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交通肇事案,却因两个太过对立的身份,迅速演化成了一场网络舆论事件。

  被标签化的“富二代”

  胡斌撞上的是他的浙大校友。

  谭卓,湖南宁乡人,独子。2002年,谭卓考入浙江大学信电系通信工程03班,2006年毕业后留在杭州。

  他出身寒门,父母都是下岗工人,为了他的学费,母亲曾经摆过早饭摊。现在用谭卓父亲谭跃的话说,“我们所有的希望都被撞没了。”

  根据多个目击者汇聚的事实——20岁的胡斌和另两人分驾三辆高级跑车,从东而西沿文二西路一路疾速行驶,车辆行至南都德嘉和紫桂花园两个小区之间的斑马线时,撞上了正在横穿马路的谭卓。

  汽车的挡风玻璃被撞得粉碎,谭卓被巨大的冲击力反弹回去,在空中飞起,甚至翻了几个滚,落在地上。胡斌事后宣称——是他(谭卓)自己撞上来的。被气愤的某个目击者扇了两巴掌后,胡斌不得不躲入警车。

  谭卓被撞意外身亡的消息当天就出现在网上,并引起网民关注,在杭州当地知名论坛“19楼”,一篇题为“富家子弟把马路当F1赛道,无辜路人被撞起5米高”的帖子引来大批网民发表对飙车族的留言,回帖超过1.4万条。

  为该事件的公共化当推手的,还有一大批新注册的为肇事者进行辩护的ID。几个网民对飙车者进行辩护,称“人死了不可惜,可惜了好车”。在揭露和声讨中,浙大校内因此沸腾。年轻的学生们一遍遍刷帖,48小时之内,消息已经遍布全国各大BBS。

  事故现场的细节描述被反复传播,聚合起了网民的情绪。论坛上一张摄自车祸现场的肇事者同伴在出事后揽女嬉闹、抽烟打趣的照片,引起了网民们对“富二代”生命教育的关注——他们还有起码的良知和对生命的起码敬重吗?

  而肇事者“可能用钱摆平”的行为,则引发了公众对权力不作为的担忧。目击者说,小伙子们在一旁出主意“赶紧找找人,看看有啥路子,到底该怎么处理”,黑衣中年女子即肇事者的母亲躲到了一边,不断按着号码,捂着嘴小声说话,“至少有40分钟”。

  网民通过搜索肇事车“浙A608Z0”发现,该车有数次超速前科。2008年12月1日,在杭州建国北路乐购超市附近玩漂移,被巡逻交警拦下。在一周不到后的12月7日,该车又在沪杭高速公路往杭州方向违章超速,时速高达210码,超速75%。

  根据《交通法》,超速50%以上应吊销驾驶执照。2009年5月7日晚上的事故,说明这个条款是个笑话。所有人开始问一个问题:如果肇事者的执照依法被吊销了的话,谭卓现在是不是应该还活着?

  政府的责任公信在这场舆论风暴中无所遁形。一种潜藏于心的公共挫折感便油然而生——富人拥有财富几乎可以获得一切,甚至连公共资源都可以成为供其任意支配的消费品,在放纵的资本欲望“发飙”下,下一个谭卓会是谁?

  同时,浙大论坛流出一封公开信《天堂里没有车来车往?——浙大学子致杭州市市长的一封公开信》:

  “当晚被撞的行人不是谭卓,也许会是张卓、李卓……是你,是我。我们的城市不再安全,我们每次过马路打酱油也许都有生命之忧。这样的杭州,真的适宜我们居住吗?还是只适宜那些有跑车的华族们嬉戏?”

  种种的疑问横在公众的心底,种种的焦虑纠缠在人们的心头,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不寻常的一幕:上千名素不相识的人自发走上街头,走入殡仪馆,去悼念和缅怀谭卓——这个事故前寂寂无闻的普通青年,这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火上浇油的“70码”

  对于这一场业已形成的舆论风暴,最好的危机公关便是公正处理。不过,即使在最混乱的时候,杭州的交警部门也不愿和公众进行正面沟通。当他们草率地抛出那些违背常识的结论时,也就失去了挽回名声的机会。

  5月8日下午,西湖区交警大队召开了事故通报会。通报稿判定车速70码,70码的车速能把人撞飞5米高20米远吗?70码的测速显然不能取信于群众,现场哗然,交警部门说明,这一点判定的依据是根据肇事车主与其两位同伴的供词。

  面对一位记者“肇事者是否越过双黄线”的提问,西湖区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建国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谁都不能避免越过双黄线的。”

  肇事车辆是私自进行过

  改装的,根据现场网友拍摄下来的照片,已经能够明显地看出该车有改装过的痕迹,而交警称无法判别。

  当问及肇事者是否在飙车时,王建国回答:“没有飙车这一说法,只是你超我,我超你的追逐。”事实上,只要稍加搜索,就可以在杭州交警的官方网站上搜索到一个3年前的公告《杭州市公安局关于禁止机动车飙车等有关事项的通告》——标题里就明明白白提到了“飙车”二字。

  通报会旋即变成了公众对警方的考问,飙车案由此演变成了群情汹涌的“70码事件”。杭州警方轻率的表述,把自己送上了风口浪尖——70码是个很微妙的数字,文二西路的限速是50码,70码正好卡在超速是否达到50%的一个区域内。

  稀缺的真相,激发了网民对这起交通肇事案中权力与财富勾结的想象:“没到50%这个关键点,属于普通超速肇事。这可能涉及串供,还可能有对交通规则和事故处理比较熟悉的人的指点。”

  在网络争议声四起时,专业人士介绍了这辆跑车——这台车原厂的刹车配备非常顶级,是准赛用的级别,100公里的速度刹车到0公里大概需要35米。

  为了让这锅沸腾又烫手的粥冷却下来,有关部门要求控制导向,企图通过类似的操作让事情消弭于无形——这就导致了杭州本地媒体在事故第三天的暂时性失语。在杭州当地论坛“19楼”,原属头版头条的“飙车案”帖子,在5月8日晚上,“一下子就没了”。

  尽管夹杂着失真和情绪,但是作为一种非官方的表达方式,网络民意改变了以往的话语权力格局。

  甚至杭州的某些记者在自己媒体上沉默之后,也在自己的空间里继续发言,号召别人“挺住”。

  经历了对“富二代”的愤怒,“70码”的荒诞,以及当地媒体的突然性缺位之后,整个事件直至引爆的临界点——网络舆论开始众声喧哗,对富二代的身家背景人肉搜索也大行其道。

  “欺实马”背后的质询

  短短几小时,“70码”已成为最热的网络新名词,有人把它音译为“欺实马”,以便和网络流行语“草泥马”呼应——这种略带狡黠的嘲讽和追问,背后涌动的是一股暗中争夺话语权的潜流。

  真正致使事件无限扩大化的,更多地源于权力失范前,公众的挫折感所引发的民意质询和隐忧——“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请大家以70码的速度顶帖,顶起5米高20米远”“我不想在5米的高度看风景”等迅速蹿红。

  经证实,肇事者胡斌的身世并非如网上传的那样显赫,其父母是做服装生意的。这个事件在网络上被过度解读了,但是,公众追问的是,谁放纵了多次违章、超速的胡斌?

  一直关注此案的杭州市民王元认为:“在潜意识里,人们认为那些张扬的富家子弟,以及他们背后的家庭背景,是不是可能会产生一些以非正常手段干扰执法公正的行为。”事故现场黑衣女子40多分钟的电话成了一个谜。她到底给谁打了电话,那段时间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在事故当晚,肇事者还更新了QQ空间。这个细节被多次转述,成了交警玩忽职守的又一个“疑点”:肇事后,涉嫌刑事责任的情况下,胡没在第一时间被刑拘,竟还能回家上网?

  事实上,任何交通事故的处理,在相关情况备案之后肇事者是可以回家的,拘捕需要等到司法系统的启动,两者之间的衔接有一定的时间差。不过,交警部门对此从未澄清,相反,他们“不战不降不和”,摆出一副昏昏欲睡的姿态——即使澄清这点会为他们挽回点比分。

  当地市民抱怨公共管理部门的失职。南都德嘉的一名保安说,文二西路上常有一些飙车者,带着大马力的轰鸣声呼啸而过。

  目前,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以“交通肇事罪”量刑已不足以平民愤,要求对胡斌以刑期更长的“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民众的挫折感以及对社会不公的切齿痛恨,都压在了这个交通事故及其肇事者身上。

  “70码”甚至被印到了T恤衫上。在汹汹民意和杭州市领导的重视下,杭州公安机关委托鉴定机构对肇事车辆的车速和改装进行技术鉴定,根据鉴定报告,肇事车辆时速在84.1至101.2码范围,肇事车确被改装——真的不是“欺实马”。

  (季天琴 来源:新民周刊)

  欢迎读者荐稿:推荐的稿件请您务必注明荐稿发表的刊物名称、期数和原作者姓名连同您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文字稿请寄南京市洪武北路55号置地广场现代快报0602室《阅读周刊》,电子文档请发zhoukan@kuaibao.net电传:025-84783612 荐稿一旦见报我们将立即付上稿酬。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