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云南烟农: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2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云南烟农: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4月以来,一看到家里的4部电话,付新洁就一阵唉声叹气。虽然每部电话都有190元的预存话费,但每个月不管使用与否,都必须缴纳30元的基础费。“4部电话就是120元,这是多大的一个负担啊。”她说。

  付新洁是昆明石林县某村的村民。今年年初,为了提高村民种植烤烟的积极性,有关部门承诺可以为烟农免费提供部分有机肥料、农药和一定的补助款。

  然而,日前,村民们却被告之,为了方便种植期间的技术指导和管理,村民必须以每部200元的价格安装固定电话,才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即使家里有电话也要执行这一规定,而且还要根据烤烟种植面积的大小来购买电话,也就是说,烟田越多的农户购买的电话就越多。付新洁家就因此购买了4部电话。

  而在昆明市的另一个县——寻甸县的某村,不少烟农正在对村委会规定每户必须购买的100公斤煤敢怒不敢言。村委会卖给他们的煤是50元100公斤,而在煤炭交易中心,100公斤只需45元。

  不久前,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者们在编写云南农村发展蓝皮书时发现,他们从乡村收集来的声音里,烟农的抱怨和不满是最多的。

  种烟的成本

  50岁的杜小琼正在自家院子里腌制咸菜,她的6亩地要一个月后才开始种玉米。虽然种玉米的收入不如种烟,但丈夫去世后,种了10多年烟的她再也不想种烟了。除了家里没有劳动力,更重要的是“栽烟太苦了”。“过去栽8亩烟,要请20多个人来帮忙。早上9点出去,晚上8点以后才回来,还要3辆拖拉机拉水。现在栽玉米,只要三四个人就行了,也不用拉水来浇,靠雨水就行。”杜小琼说。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杜小琼还可以做点小生意,省吃俭用地供着大儿子读硕士研究生。

  在烟农李伟家,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家里5亩烟地,去年收入6000多元,除去煤炭、薄膜、化肥、农药等成本,纯收入大约3000多元,也就是说,种一棵烟的收入为六七角。

  李伟觉得现在种烟的成本越来越高,而且,他所在的村是个缺水的干坝子,水要向远处一个二级电站购买。有田的人每人要缴纳150元的水费,他们家3个人就要交450元。此外,如果请帮工的话,到烤烟栽完、收完,他们大约还要付出上千元的辛苦费。

  “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除了怕天灾,许多烟农还怕卖烟。”一名烟站收购员在与记者聊天时说。

  傍晚,记者来到烤烟辅导员邓涌家。邓涌直言:“收购站工作人员的工资大概每月500元。其实收烟的工作很苦,在里面收烟,又呛又是灰,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感冒。但即使这样,大家都想加入,无非就是想与公司有关系,在自家卖烟的时候能卖个好价钱。烟农把这叫做‘蹲着栽烟,跪着卖烟’。”

  他说,压低烤烟级别是一些收购站赚取利润的主要方法。一些收购站把可以卖到2级的烟压为3级,3级的烟压为4级。当烟站再卖给烟草公司时,这些级别就会提高;烟站的另一个方法就是“压秤”,少了10~15公斤,每户烟农就要少收入一二百元。但是,若与烟站关系好,就可以免掉这些遭遇。

  烟农与烟站之间的矛盾,滋生了二手烟贩市场。一些不种烟的人因为和烟站有关系,收购了农民的烟再卖给烟站,一年可以赚二三十万元,比种烟的农民收入还高。

  但对于没有关系的烟农来说,他们仍然愿意选择烟贩,即使是次烟叶也可以卖个好价钱。而在收购站那里,次烟叶的价格则非常低,所以,他们不在乎烟贩从中赚取的那些差价。

  邓涌说,另一个驱使烟农将烟叶卖给烟贩的原因是,烤烟生产历来都有合同收购数量控制:每户烟农在栽烟前都要与公司签订合同,规定每户每年只能售卖的数量,若超过合同规定,公司不予收购。烟农一般将合同之外的烟叶卖给烟贩。“合同的签订,对农民来说就是,丰收了卖不出去,卖不出去的烟,自己不能吃,又不能送亲戚;而欠收的时候,价格提高了,农民又没有可卖的。”邓涌说:“现在各县都有烤烟种植计划,按烟区分到不同的地方,而且必须连片规划;一旦规划了就要种,村委会就是租地也要雇人种,不种,公司就不给你烟水配套工程,不给你修路。”

  “搞现代化也要看看是不是适应我们山区”

  齐东是禄丰县某村的一名村小组长,2006年,他所在的乡被列入了云南省“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区”。他们村也由此获得了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的资金、技术支持,完成了烟田建设、烟水配套工程、灌溉小水窖和现代电烤房等工程,烟农们还得到了生产所需的烟苗、农药、煤炭等补贴费用,村里的烤烟生产进入了现代化进程。

  但是两年来,村民们对现代化的抱怨和担心越来越多。齐东所在的村由于进入了县里的烟田规划面积,因此修了一条很直的灌溉沟渠。然而这个“看着很像样,方便领导视察”的沟渠,却给村民们增加了不少麻烦。

  “许多人家的一丘田,变成了两丘甚至三丘、四丘。田改小了,到犁田的时候,就有麻烦了——不仅犁架来回往返,很累人,而且两丘之间隔着沟,牛跨不过去,没办法犁。”齐东说:“更重要的是,公司只在纸上看地图,不去实地看有没有水源,规划不符合实际。其实,有些水源早就枯了。”

  在村民们看来,烤烟连片种植,虽然有一定的好处,但这一规划更多的是为了企业的利益。“被规划成连片的田地,就是不想栽烟也得栽了,闲着也不能栽其他的作物,不同作物间的病虫害会影响到烟叶的质量。”齐东说。

  该村委会另一个自然村的村小组长李静宜也对烤烟生产的现代化有不解的地方。她说:“上面叫你统一干什么就干什么,叫你今天之内盖好薄膜,就是请工也要盖好。其实何必催着统一弄成一个样呢?不过是上面来检查工作时,样子好看一些。”

  烟农们说,而最折腾人的,就是那12座看上去很气派的现代化烤烟房。“我们只用了一次就不敢再用了,因为70%的烤烟不是全毁了,就是卖不上价,最后大家只有重新用自家的小烤房。”齐东说:“现代化的烤房是定时、恒温、用电的,而且不能停电,但在农村电力很难保障。另一个原因就是,要求进炉的烟叶厚度、品种、质量、重量基本一致,但这根本不可能,同一家人田地里种出的烟都有差异,不同人家就更有差异了,怎么可能烤得好?”

  “所以我认为,搞现代化,也要看是不是适应我们山区的现代化。老百姓经不起折腾,现代化搞不好亏了本、赔了钱,谁又来补偿损失。”齐东说。

  烟农与烟企利益两重天

  通海县委一名曾经分管过经济工作的退休干部说,烟农的利益与烟草企业职工的福利相比,真是两重天。有的烟一条就卖2000多元,而这些钱是农民种一年都可能挣不到的。

  他分析,由于烤烟收购价是根据烟草行业的赢利水平来定,如果遇上企业压力大的时候,他们就要在生产环节上采取措施,这个时候,他们考虑更多的是企业的利益,所以对烟农来说,有时丰收了价格反而低了。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不能说去年5000元今年还是5000元,就是保障了农民的利益,也要考虑到生活成本增加和劳动力的价格。

  他说,虽然烤烟是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因为种烤烟,农民选择种其他蔬菜的自主权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比如,在江川县的一个村,一些田地较少的农户,为了增加收入,在烤烟地里套种了黄豆、红薯、小瓜、辣椒等作物,且长势良好。一名下乡调研的领导发现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该村烤烟套种问题严重也很快上了当地报纸。消息称,“各县区要引以为戒,确保烤烟质量”。

  对此,通海县这名退休干部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对烟农来说,种烟有保障,种菜有风险。种烟因有国家政策保护,虽说有控制,但价格还算稳定。但是,有时候种烟也是有风险的,比如种子风险,有时烟厂安排农民种实验品,这样产量就会减少或者卖不上价,农民也有想法。我们老批评农民落后,农民接受科技知识的水平低,但其实不是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承受风险的能力,也没有机制来保护和承担他们的风险。”(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据《中国青年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