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生死珠峰路·壮士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盐城山友吴文洪 登顶后长眠珠穆朗玛
· 接近北坳时,地面会有冰裂缝
· 珠峰大本营一个月,棒小伙瘦了15斤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盐城山友吴文洪 登顶后长眠珠穆朗玛
8844米,他梦想成真;8750米, 他在下山 路上不幸罹难
吴文洪

遇难处

  攀登珠峰线路图    (资料图片)

  5月17日、18日,包括苏州的张宇、泰州的张伟、盐城的吴文洪三位江苏人在内的12名登山爱好者,成功登上了海拔8844米的珠穆朗玛峰。12名成功登顶的业余登山队员中,有11人安全返回大本营,40岁的盐城企业家吴文洪则永远地留在了他所魂牵梦萦的喜马拉雅的冰雪中。在下山途中,因为突发严重的高山疾病,经抢救无效,吴文洪于昨天凌晨4时许在海拔8750米处不幸罹难。

  “他永远长眠于珠峰8750米处!”在吴文洪的博客里,家人帮助他敲上了最后一句话!而在博客的正文之上,还留有吴文洪为纪念汶川地震特意做的一组心形的蜡烛,上面写着:5·12,这一刻我们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攀登途中的吴文洪

  每个人都在攀登“珠峰”

  吴文洪

  多年以来,常常思考一个问题——人活着的目的,应该怎样活着!

  自从珠峰之旅拉开序幕后,对于这个问题渐渐有了自己的答案。

  其实,每个人都在“攀登珠峰”。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自从生命的第一声啼哭起,就开始了攀登珠峰的历程。我们从母亲那里汲取成长的养分,母亲一点一滴的乳汁,滋养着我们的每一个细胞;在老师一遍又一遍的解说声中,我们明白了礼仪及做人的道理;知晓了宇宙万物的轮回。于是,我们每个人有了自己的理想,有了自己的“珠峰”,并有了自己攀登的“海拔高度”。

  营养让我们长大,知识使我们成长,阅历让我们成熟,困难使我们坚强,挫折让我们坚定。从不闻不问、似懂非懂到不耻下问,从腼腆害羞到泰然自若,从坐井观天到“登泰山而小天下”,无论在人格上,还是在精神上,渐渐有了自己的“定位”。

  一点一滴的精心准备,一步一步严格、科学的攀登训练,一天一天耐心的等待,终将迎来冲顶的那一天。虽然,不一定成功登顶,不一定能站在8844.43米的海拔高度,但是,努力了,奋斗了,我们无怨无悔。

  攀登珠峰,莫不如此。                                         (选自5月4日吴文洪博客)

  5月18日 10点

  博客报喜讯:登顶成功

  《文洪的世界》,这是吴文洪在搜狐上的博客名字。当他在向人生梦想的8844.43的高度冲击的时候,这个网络世界,就成了外界了解他最直接的窗口。由于在登顶过程中通讯相当不便,吴文洪只能通过网络将这沿途的所见所闻所想,通过文字通过图片和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5月17日,今天早上9点出发,下午3:30到达8300米的C3营地,今天夜里就将向最高峰攀登!”登顶前,吴文洪在博客中仅仅记录下这一句话,这句话没有透露更多的信息,但是可以看得出吴文洪对登顶的期待。

  “5月18日凌晨1点冲击顶峰,上午10点终于成功登上珠峰8844.43米的最高峰,目前正在下撤过程中!”(此信息由其亲友代发)这是吴文洪博客向外界发布登顶的最新情况,而这也成了吴文洪通过博客向外界发出的最后一条信息。

  5月18日 13点

  下撤途中发生意外

  5月18日13时左右,在珠峰大本营坐镇的攀登总指挥、西藏登山队队长尼玛次仁一直在营房外关注着珠峰顶上的一举一动。看见几个人开始从珠峰下撤,尼玛次仁知道吴文洪终于圆了自己多年的梦想。

  一口气还没完全松下来,经验丰富的尼玛次仁突然发现,下撤行动非常缓慢,而且情况有些异样。位置大约在第三台阶的位置。尼玛次仁试图通过卫星电话和下撤的向导取得联系,但是始终无法和向导进行通话。好不容易通上电话后,尼玛次仁才了解到前方的情况。在下撤途中,登山队员吴文洪因为体力衰竭,无法行动,滞留在了第三台阶,8750米的位置。这时已经到了5月18日15点左右。

  通过电话,尼玛次仁和吴文洪进行了简单的沟通,在安抚了吴文洪的情绪之后,尼玛次仁立即通知留守在海拔8300米营地的3名接应队员紧急向上攀登,实施援救。

  考虑到在这个高度身体出现透支,危险非常大,救援队伍还带上了五支氧气瓶、帐篷和火炉等急救物资。此时,山顶的天气极为恶劣,空气对流还伴有暴风雪,在向导的陪伴下,吴文洪静静地呆在8750米的高度,大家都期待吴文洪能够挺过这段生理的极限,转危为安。

  据前方人员介绍,8750米是下撤的一个关口,这里有举世闻名的“中国梯”。由于在这个地方有一个90度直上直下的冰壁,因此“中国梯”是登顶和下撤的必经之路,而人在上下这段仅有几十米的“中国梯”的过程中,经常会伴有缺氧等高原反应。任何人在通过这个“中国梯”的时候,只有依靠自己,外人是无法实施帮助的。

  5月19日 4点

  吴文洪呼吸停止

  在这个危急的关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险情发生后,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登山协会高度重视,指示西藏登山队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营救。尼玛次仁说,由于吴文洪所处地带海拔很高,天寒地冻,道路艰险,无法像低海拔平原地区那样背负遇险者行进,救援难度非常大。

  救援队员仅仅用两个小时就赶到了吴文洪的事发地点,在3位队员的协助下,吴文洪只能勉强站立起来,根本无法继续行走。大家都在等待,等待吴文洪能够恢复体力,能够站起来,能够通过“中国梯”。

  此时,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山顶上的温度慢慢接近零下三十摄氏度,天一旦黑下来,救援的难度将骤增。队员们争分夺秒地对吴文洪实施抢救,输氧、保暖和药物治疗……但是一个个常用方法用完,吴文洪的身体状况并未好转,身体反倒越发虚弱,体温也急剧下降,心跳也越来越微弱。

  此时,大本营里的总指挥尼玛次仁也非常焦急,得知情况没有好转,他紧急向西藏自治区体育局、登山协会和中国登山协会汇报了这一突发事件,并请求协调有关部门,从尼泊尔派直升机过来救援(事发地距离尼泊尔较近)。不过这个想法最终未能实现,因为受空气对流的影响,直升机只能飞到6500米的高度,这个高度距离事发地还有两千多米,根本无法实施救援。

  19日凌晨四点,吴文洪还是未能挺过自己的生理极限,心脏停止跳动,在确认其遇难后,指挥部只能通知营救人员紧急下撤。

  昨天,尼玛次仁接受采访时表示,“吴文洪在成功登顶后,当下撤至海拔8750米的第三台阶时突发严重高山疾病,体力衰竭,无法行动,经全力抢救无效,于19日4时许停止了呼吸。19日白天,我们将再组织人员攀登到吴文洪遇难地点,清理遇难者遗物。”

  快报记者 付智勇

  登珠峰是为圆高中时的梦

  说起吴文洪,在盐城当地可谓名人,其创办的“中达杯”业余足球比赛,在盐城已经举办了14届。踢足球,乐于公益事业,这几乎是记者从他周围人口中了解到的共识。

  玩足球

  花费相当一辆宝马

  毕业于盐城师范学院体育系的吴文洪是一个足球爱好者。1994年他创办了盐城市中达电热设备厂,事业刚刚起步,第二年他就和朋友在盐城创建了“中达杯”业余足球比赛。

  谭成群是他的好友,也是其球队的负责人,据他介绍,这些年吴文洪投资足球比赛的花费,足以买一辆5系的宝马车。“在中国搞足球只有砸钱的份,他家人曾极力反对,可吴文洪从没想过停办赛事。”十多年过去了,吴文洪的事业越做越大,足球比赛的规模也越办越大,如今一年吴文洪要办两次比赛,一次11人的标准足球赛,一次五人制的小场比赛。

  除了玩足球,吴文洪还非常乐于公益事业,汶川地震发生后,他购买了价值近两万元的食品和医疗物资,亲自驾车前往地震灾区。

  登珠峰

  是他高中时的一个梦

  吴文洪是一个非常执着的人,谭成群用“不达目的,不罢休”来形容吴文洪。

  登顶珠峰,这个念头产生于吴文洪心中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读高中的时候,语文课本中的一篇关于珠峰的课文,让不到18岁的吴文洪对珠峰产生了向往。“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登上珠峰!”吴文洪少年时就许下了登顶的心愿。

  吴文洪身体素质打小就不错,高中毕业的时候,喜欢挑战自我的吴文洪跨上家里给的一辆山地车,独自一人骑车前往无锡、苏州和杭州跑亲戚。

  3月30日,吴文洪出发去拉萨,为登顶珠峰开始为期一个月的强化训练。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这是我的心愿,今天,终于真的开始了这个梦幻之旅……

  去珠峰

  他瞒着父母偷偷报了名

  去年秋天,吴文洪开始将登珠峰付诸行动。据谭成群介绍,从2008年开始,吴文洪有事没事都会上网关注登珠峰的信息,一些登珠峰需要做的准备,如何报名等事情,吴文洪都在有意地进行收集。去年8月,通过推荐,吴文洪搭上了2009年攀登珠峰的末班车,他如愿参加了由新疆乔戈里高山探险有限公司组织, 经国家体育总局批准的登顶珠峰活动。

  谭成群告诉记者,“吴文洪报名登珠峰,是瞒着父母的,他只告诉了老婆。”今年3月,吴文洪向谭成群透露了自己的计划。据谭成群介绍,这次登珠峰仅报名费用就花了22万,算上他全部的花费,总费用接近25万元。

  吴文洪对谭成群说:“登珠峰一直是我心中的梦想,今年我40岁了,再往后身体条件可能就不允许了,所以我要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

  作为好友,谭成群善意地提醒吴文洪,“你想清楚了吗?你家里和企业都离不开你哦!”谭成群知道,自己的提醒并不会改变吴文洪的决定,“他是个非常执着的人,认准的事一定会去做,家里人都劝不住他,我们做朋友的更是不行。”

  快报记者 付智勇

  队员们艰难地向高处进发    (本版照片均来自吴文洪个人博客)

  家人今日赴藏带回其遗物

  昨天下午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吴文洪的妹夫张笑。据他介绍,吴文洪的家人将于今天从上海直飞拉萨,带回其遗物。

  据张先生介绍,其实家人在18日晚上11点多就已经接到拉萨方面打来的电话,电话中他们得知吴文洪情况比较危险。接到电话后,张先生没敢第一时间通知其妻子和父母,只是和吴文洪的弟弟进行了沟通。张先生说:“我们一晚都没法入睡,我和他弟弟在外面找了个休息的地方一直守着电话。”

  到了次日早晨6点,不幸的消息还是来了,在得知吴文洪遇难后,张先生和吴文洪的弟弟立即通知了家人。由于吴文洪的父母年事已高,这个消息,家里人还是通过家中长辈告知老人的。而其妻子在得知丈夫遇难后,整个人就哭成了一个泪人,且无法行动,只能睡在床上。

  昨天吴文洪的家人和拉萨方面进行了沟通,希望能将其遗体运回盐城。但是由于事发地太高,其遗体根本无法运回大本营,只能留在原地。张先生说:“前方队员已经将其遗物带了回来,今天我和他弟弟以及舅舅将乘坐飞机前往拉萨,收取遗物。”据悉,吴文洪一直有登顶珠峰的想法,而这想法也一直被家人反对,他报名登山的过程也一直对家里人遮遮掩掩。其妹夫说:“按照常理,没有登过6000米高峰的人是不允许登顶珠峰的,一开始他告诉家人走不了,可是后来突然又说能走了。”

  快报记者 付智勇

  去高原前

  测测危险指数

  快报讯(通讯员 曹震宇 崔玉艳 记者 刘峻)江苏登山爱好者吴文洪在18日成功登顶珠峰之后,在回撤途中突发严重高山疾病,体力衰竭,不能行走,经多方彻夜抢救后未能恢复,于19日凌晨不幸遇难。每年6—8月的季节,除了登山爱好者外,很多市民也都喜欢去西藏游玩。但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普遍海拔在3000米以上,很容易导致人体缺氧,引起高原病包括急性高原反应、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等。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秦鸿云主任医师介绍,该院已经开设了南京首家筛查高原反应危险因素的门诊,目的在于帮助需要去高原旅游的人们,进行一次有针对性的全面体检,以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到底适不适合高原旅游。

  据悉,现在很多年轻人依仗自己身体好,盲目到西藏旅游,结果出现高原反应最多的就是他们。也有些市民患有慢性中度以上心肺疾病却没有引起重视,贸然上高原后果不堪设想,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特别是有心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贫血、消化道溃疡史者更应该注意筛查。

  秦鸿云说,如果平时你的心脏处于一种临界状态,平时没有什么不适的感觉,一旦进入高原地区后因体能剧耗或处于极限状态,便会诱发心绞痛等险情发生。最主要的就是做呼吸气体分析、心电运动试验等专项检查,以了解自己对缺氧的适应能力,并接受康复医学科专家安排的一系列相关体能测试,让医生对你的健康状况作合理的医疗评估,看有无疾病或某些隐匿性内脏疾患。对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间质性肺病、活动性肺结核、尘肺病、各种呼吸功能不全,器质性心脏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病,各种血液病,未获控制的糖尿病,胃肠道疾病,癔病、癫痫、精神分裂症等神经与精神性疾病,重症感冒、呼吸道感染,以往患过高原肺水肿、高原脑水肿、高原高血压、高原心脏病、高原红细胞增多症,高危孕妇及其他严重慢性疾病等,不宜到高原旅游。

  最后,秦鸿云提醒,即使检查后医生认为符合去高原旅行的条件了,在去西藏前也要做好充分准备,适量储备一些急救药品,如感冒药、心脏药、利尿药和平时需经常服用的药品,维生素类有一定预防高原反应的作用。此外出发前一个月内最好不要感冒,否则容易造成抵抗力低下,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