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女大学生:我就这样陷入传销泥潭
· 走近都市里年轻的职业守灵人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5 月 12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3上一篇  
    论坛 博客 推荐  
走近都市里年轻的职业守灵人
  他们都是年轻人,许多还是女大学生。他们的工作就是为逝者化妆、守灵,让他们从容离去,这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对逝者家属最大的安慰。为方便丧户守灵、简易办丧事,武汉市14个殡仪馆近期均建成守灵专区,提供守灵服务,也诞生了一批专业守灵人。

  设守灵专区不扰民

  在武汉街道社区,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家里亲人去世以后,免不了通过守灵来寄托哀思。许多丧户在家里或者社区内办丧事,吹吹打打,哭哭啼啼,可以说“一家办丧事,百家听丧乐”,客观上存在扰民的问题。

  为了让哀乐不再扰民,武汉民政部门投资在14个殡仪馆建立守灵专区。2005年12月29日,青山殡仪馆率先设立了守灵专区,在这方面先行一步——至今,已有1000多户人家在青山守灵区举办了文明丧葬。

  前日,家住武昌的市民刘霞对记者说:“我们小区的老人很多,最近就有人家在办丧事。早上五六点就开始吹吹打打,花圈都放到楼梯口了,吵闹不说,搞得不少老人心里蛮紧张的。现在好了,这些仪式都可以在殡仪馆守灵区内完成,可以让死者家属专门到殡仪馆守灵室为亲人守灵,再不会影响其他居民休息,我觉得蛮好。”

  青山殡仪馆馆长韩翠云介绍,随着武汉流动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加上人们隐私意识的加强,越来越多的家庭,不希望将灵堂设在家中,让吊唁者络绎不绝。殡仪馆的守灵服务则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

  武昌殡仪馆馆长周俊透露,今年,他们将建成武汉市最大的守灵专区,设施齐全,彻底改变武汉市民的殡葬观念,倡导文明健康的丧葬方式,让死者家属感到像在家里办丧事一样文明、隆重、经济。

  武汉市副市长邵为民表示,守灵服务能从在家办丧事的传统中走出来,让扰人的哀乐远离繁华都市,健康文明的葬礼形式早日成熟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文明的葬礼形式会慢慢被都市老百姓普遍接受。

  孤灯下独守腿直打哆嗦

  深夜,青山殡仪馆一片寂静,联排的别墅里,是一栋栋守灵房,一张张逝者的照片、一个个存放逝者遗体的冷藏棺,在月光下显得更加肃穆。这时,守灵人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陈鑫,今年23岁,武汉人,在青山殡仪馆工作已两年。除了春节回家休息外,每年很少有节假日,有时24小时在灵区为丧户守灵。青山殡仪馆像陈鑫这样的守灵工作人员有7人,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夜里巡视。

  昨日,记者见到了陈鑫,她身材高挑,面庞清秀,穿着整齐的灰色制服,内配白色衬衣。“我们这些服务人员,每天必须用标准的语言和手势,为丧户介绍守灵的情况,每天倒班,从头天晚上6点到第二天早晨6点,保证灵房不能断人,随时为逝者上香。”陈鑫对记者说。

  白墙、青砖、硫璃瓦,在青山殡仪馆左侧一个院子里,呈环形建了9栋二层仿古小楼。这就是青山殡仪馆的守灵专区,里面比照三星级宾馆标准修建。在守灵区的门上,分别挂着千秋阁、念恩堂、缅怀厅等牌子。千秋阁是其中最大的两个灵堂之一,大厅迎面墙上设有祭台,中间放着“水晶棺”(一种可以冷藏的棺木),周围用金色的护栏和鲜花簇拥,大厅两边有两张自动麻将桌,楼上有两套卧室。千秋阁内空调、饮水机、洗浴室齐全,可供50人同时守灵。

  一个女孩,深夜在灵堂里“巡逻”不害怕吗?陈鑫平静地说:“开始当然怕,这么大的灵堂,两个人一起还好,一个人这么走着,确实心里很慌。”

  陈鑫最难忘的是她在灵堂工作的第一个晚上。“偌大的灵堂里摆放着遗像,冷藏棺里的遗体,烟雾飘渺的香烛,四周静悄悄的,突然,大风把虚掩的门刮得一响,我当时的腿直打哆嗦,给吓了个半死。”半年以后,陈鑫才彻底消除了心理恐惧。“现在早已习惯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为逝者守灵是我的职责,我必须鼓起勇气,这也是很神圣的。”陈鑫对记者说。

  陈鑫毕业于武汉民政学院殡葬专业,2007年被分配至青山殡仪馆。今年26岁的冀志会是天津人,也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青山殡仪馆的。为了在守灵区为丧户守灵,她不得不将才半岁的儿子留在家中。

  替家属尽孝为逝者上香

  据了解,青山守灵区每月为30多名逝者提供守灵服务。青山殡仪馆韩翠云馆长告诉记者,这是武汉市城区首个守灵区,总建筑面积2963.6平方米,有100平方米、80平方米、60平方米三种规格的灵堂。9个灵堂的配置相同,对于无人守灵的,守灵区工作人员将代为上香、烧纸钱守灵。守灵区地处偏僻,请乐队奏放哀乐也无扰民之忧。

  前不久,青山一位80多岁的婆婆去世。惊闻噩耗,全家人哭成一片。但老人的儿子和女儿均在外地上班,根本没有时间安排守灵的琐碎事情。打听到殡仪馆有守灵服务,老人的儿子和女儿便委托冀志会等人帮忙看护老人遗体。青山殡仪馆将老人安排在守灵区最大的一间灵堂——千秋阁。

  在那里,有灵区工作人员24小时的守护,老人不会觉得孤独。得知老人生前喜爱白色的花,冀志会、陈鑫等人专门去花店为老人挑选了白色的百合花、菊花放在冷藏棺周围。晚上,陈鑫默默地守在老人遗体前,为她上香祈祷。

  清晨6时,青山殡仪馆守灵区千秋阁灵堂,哀乐缓缓地在大厅中回荡,老人安详地躺在花丛里,十多位前来送丧的亲朋好友与她作最后的告别。老人的女儿激动地握着陈鑫的手说:“如果在家里办丧事,大家看到母亲突然不再说话,心里会更难受,你们替我们为老人尽孝,真比亲人还亲啊。”

  今年1月,一名18岁的女孩朱丽(化名)因病去世。她的母亲痛不欲生,不住地亲吻女儿的面颊,不愿相信这是真的。朱丽的遗体从医院送到了青山殡仪馆,她的母亲选择了守灵服务。她说:“女儿生前最喜欢安静,不愿惊扰别人,如果在家里办丧事,打搅周围的邻居,她肯定会不高兴的。”

  朱丽的母亲还给守灵人员提出要求:“孩子生前特别爱漂亮,能否让她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走?”由于朱丽长期因病住院,身体的部分地方出现破损。23岁的守灵女工胡燕年轻漂亮,平时也喜欢化妆,她主动接过为朱丽妆扮的活。她利用自己的巧手,足足化了4个多小时,把朱丽打扮得像安详睡着了一样,为她装上长长的睫毛,在她的头上,胡燕还打了一个漂亮的蝴蝶结。

  在向遗体告别时,朱丽的母亲一再向守灵人员鞠躬表示敬意。她说:“你们让我女儿走得风风光光,太谢谢了。”

  既是守灵人也是化妆师

  人在世上最后一道程序,是由殡葬行业来完成的。陈鑫她们就是在这个特殊而平凡的守灵岗位上,默默地从事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工作,实践着平凡中的伟大。陈鑫对记者说:“一般守灵的时间为三天左右,最令我难忘的,是一次长达一个月的守灵。”

  今年3月,青山殡仪馆运来一具小伙子的遗体,年约二十五六岁,孩子的母亲一直守候在周围,痛哭得几次昏厥过去。原来,小伙子是因一次事故离开人世。由于事故很严重,原本很帅气的小伙子面目全非,头肿得很大,脑袋上还有一个大洞。陈鑫和其他几个守灵员给他擦洗身体时,皮肤一块块脱落。

  孩子的母亲无力操办孩子的后事,便委托给青山殡仪馆的守灵员工。由于各种原因,小伙子的遗体在守灵区的冷藏棺里存放了一个多月。为照顾小伙子的母亲,陈鑫每天给她端茶送饭,嘘寒问暖。她采取各种方法,对照小伙子生前的照片,一点点为他整容,让他看上去就像活着的时候一样。小伙子下葬那天,他的母亲握着陈鑫的手,热泪盈眶地说:“孩子,你就是我的亲生女儿啊。”

  前不久,守灵区迎来一位古稀老太的遗体,其家属说,老人生前很爱干净,请一定帮忙把她的遗体照顾好。守灵员工冀志会、陈鑫想尽一切办法为老人整容。老人遗体僵硬后没有合上下颌,员工们细心地用热毛巾一点一点地“按摩”,直到让逝者恢复了安详的神态。

  生活圈子十分狭窄

  武昌殡仪馆的守灵员周碧芳对记者说,第一次和记者见面,她没有主动伸出手来握手,因为这是有忌讳的。自从她从事这个工作以来,从不主动跟人握手,也不对别人说“再见”。另一名年轻漂亮的守灵女工对记者说,刚从学校毕业分配到殡仪馆工作时,父亲一个暑假都没有理睬她,认为她干了个晦气的工作。直到工作几年后,在单位不断受到好评,才逐渐得到父亲的认同。

  还有一名守灵女工对记者苦笑着说,她曾谈过三个男友,都是因为男方家人反对她这个职业而告吹的。直到现在找了一名殡葬职工,这才谈婚论嫁。“我们殡葬职工一辈子很少接到婚礼请柬,即便接到了,也都自觉地不参加。尤其是逢年过节,心里就更加寂寞。”青山殡仪馆的陈鑫对记者说。她说:“春节期间,别人可以串个门,走亲访友,但我们一般都呆在家里。从来都不敢出去,因为怕挨骂。”

  按照规定,守灵区的门口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可少数丧户照放不误。每到这个时候,守灵员也只能等他们放完鞭炮,默默地清扫垃圾。

  据《楚天金报》

3上一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