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下旬刚刚结束的南京200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即“二模”)有近3.3万名考生参加,这是南京市2009届高考考生在六月高考前的最后一次统一测试,测试贴近高考,有很强的权威性。
“二模”中出现了哪些问题急需解决?“二模”后高考还剩一个月如何冲刺?南京市教研室组织权威一线专家深入分析“二模”,对考生的冲刺复习提出了最优建议。本版组稿 快报记者 黄艳
建立健全知识网络
语文
存在问题
语病题(第2题)、语言得体题(第3题)、文言文虚词用法(第6题)、文言文翻译(第7题)、现代文大阅读(第11-14题)、论述类文本语句理解题(第15题)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冲刺建议
一、做好心理疏导。行百里者半九十,鼓励学生在最后冲刺阶段不放弃、不放松,把临阵状态调整到最佳。
二、利用“错题集”和“分类汇编”,少做整卷,多去整理,建立健全知识网络;加强计划性,用足用好最后一个月。
三、增加个别辅导。针对不同学生存在的不同问题,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四、袖手于前,方能疾书于后。进一步强化审题意识和审题能力,无论大题、小题,选择、简答、作文,都要先审题,再动笔。审题力求准确、全面。
五、进一步强化语境意识,无论文言文、散文、小说,论述类、实用类,充分利用上下文所提供的信息,不仅通读全文,而且读通全文。
六、进一步强化思辨意识,将平时积累的作文材料反刍消化,化为营养,以备不时之需。
概念定理要掌握到位
数学
存在问题
一、对基本的数学概念、定理理解和掌握不到位。
二、重点知识和重要方法提炼不够。
三、对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认识不足,没有使用的意识。
四、表达规范欠缺,主要表现在立体几何题、附加部分的平面几何题、不等式题。
五、计算能力比较弱。
六、部分学校对理科附加部分重视的程度仍不够。这部分有空间,要重视。
冲刺建议
一、加强对主要知识的再梳理。
二、立足于已经做过的试题,做好知识梳理、题型分类、方法整理和提炼工作.针对高考中常考或必考的问题;针对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做好专题复习。
三、在原有的填空题专项训练的基础上,做到既准又快,同时书写规范。
四、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要在“比较”上下工夫。比较考生的做法:思路、书写、运算等,通过考生的真正活动,把解决这一类问题的一般方法明确,不要贪多,不要贪难。
五、对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还要加强对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化归与转化)的渗透多角度看问题;加强对新背景问题的研究。
关注生活 关注热点
政治
存在问题
全卷失分情况所暴露出的问题主要有两点:第一是考生基本观点掌握情况仍然不理想,特别是对教材中一些最基本内容的理解很不理想;基础不牢靠,出现了许多知识点写不全、错写、漏写,甚至胡乱搭配的现象造成失分;规范性还不够,不联系材料的现象很凸显;审题不清,写错题目规定内容的范围等。第二是考生解题能力——包括审题、信息读取、知识点定位、综合组织答案、答题规范性、层次性能力等不全面、不到位。主观题做的不理想,读不明设问,部分考生想不到答题要点或者很难想的全面,也就是说一旦遇到较为开放、灵活的题目得分就会比较低。
冲刺建议
一、紧扣教材,回归书本,夯实基本观点。
知识的掌握与运用首先取决于知识的记忆,最重要的是对基本观点的记忆。所以对教材上的主干知识、主要原理、基本观点和重要段落等都要记住、记牢、记准、记清,只有这样才能对高考题中的种种材料进行有效分析。
二、整合知识,构建网络,整体把握教材内容。
复习中一定要注重知识的系统化,这就需要打破模块、单元、课、框的限制,对知识进行整合,把知识形成立体的网络。架构知识网络、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把握考点之间的联系,对基本观点必须懂得“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这样才有利于考生对知识的记忆。
三、精选试题,不乱不滥,加强复习应考的实效性。
考生做题不在多,在于精;不要一天一张试卷,要归类,要纠错。重温南京市高三年段的四次政治学科考试试题。通过精选题目让考生明确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考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存在的缺欠。
四、关注生活,关注热点,努力提升四种基本能力。
四种基本能力,即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是09年江苏省高考特别强调考核的内容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热点)是新高考的命题方向,“源于课本,高于课本,题在书外,理在书中”是命题的基本思路。试题往往以现实中有关实际和理论问题为材料,创设新情景,提出新问题,要求考生整合书本知识来组织答案。因此在下阶段复习中,要帮助考生重温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政策等,帮助考生多储备一些政策性语言,认真关注本年度的社会热点,并遵循“宏观把握、微观切入”的原则,重点关注国内热点(如抗震救灾、神舟七号、应对金融危机、宏观调控、CPI、食品安全、十七届三中全会、建国60周年大庆等)和本省热点(江苏CPI、民生问题等),即“以我为主”;关注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与考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的热点;关注党和政府长期关注具有长效性的热点以及关系到人类社会发展未来的重大问题等;用热点联系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生活与哲学的知识。
五、强化训练,掌握解题路径,提高规范答题技巧。
在复习中要精选试题适当地做一些练习,一方面可以深化对考点内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解题答题能力,力求与时俱进。
坚持“天天读”“周周写”
英语
存在问题
一、听力:主要表现在一些考生没有真正听懂和理解所听的内容,对听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握不够,没有推导和归纳出其中的隐含信息,对新闻类独白的听力训练不够。
二、单项选择:部分学生对常见冠词省略的情况不熟,部分学生混淆日常交际用语的问答,部分学生对句子结构分析不到位以及不能很好的将意义与结构整合的问题,部分学生不能根据语境识别“虚拟语气”与“对过去推测”的不同。
三、完形填空:主要表现在固定搭配、介词和副词的判断、上下文的逻辑关系的推断等掌握得不够理想。
四、阅读理解:主要表现在部分学生在做阅读试题时,缺少对上下文关系及信息的分析。
五、任务型阅读:主要表现在学生对单词和短语的拼写、意义(概括与替换)、用法结构等掌握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书面表达问题主要有:
⑴要点遗漏。此次考查要点非常明确:①热议话题,分歧严重;②支持者两点理由(取消利于全面发展,不取消会导致文科生……理科生……);③反对者两点理由(取消加重负担,分科尊重差异);④个人观点(两点)个别考生对个人观点阐述只有一点,或对反对者、支持者理由阐述要点不全。
⑵布局与卷面 (分段与书写)。有相当一部分考生分段不缩进,导致分段不明显,涂改现象仍较严重。
⑶高级词汇很少使用, 基本词汇使用不当。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lack, concern, benefit,lead to sb. doing, result in sb. doing等词汇或短语的使用不当,结构错误较多。
⑷话题虽然贴近学生,但容易造成表达过繁,严重超字,或观点肤浅,无实质内容的情况。
冲刺建议
一、针对学生存在问题,突出考前一个月训练重点。
二模考试后,根据学生存在问题,一定要拟定考前训练计划。计划要有明确的复习内容,具体的复习时间备课责任人,以及卓有成效的复习措施。考生要归纳记忆考试重点,注意考试技巧,积累考试经验,调节好考试心态。
二、依据教材,强化高考词汇识记,夯实语言基础
阅读理解是高考的重点,词汇是阅读理解的基础。有目的、有计划的识记《09考试说明》中的词汇是高考备考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要变换识记方式,不仅要英汉互译,还要采用归纳,联想,对比等方法来提高单词识记的效率。另外,教师要督促和帮助学生每天坚持记忆一定量的词汇,并不断回头看没有记住的词。
三、加强听力训练,掌握答题技巧。
在听力训练时,要注意掌握答题技巧。如,在听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充分利用听录音前的时间和听各段对话之间的停顿间隙,速读一遍该语段的全部题干和选项。然后聆听、理解、推测并作出选择。在听语篇时要抓住以下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便较好地理解主旨要义;获取具体事实信息,推断说话背景和说话者之间的关系;理解说话者意图、观点或态度。听力训练中遇到困难时,要学会保持良好的心态,切忌因急躁而影响聆听后面的内容,有时还要学会放弃。
四、坚持“天天读”“周周写”。
现在阅读理解题,词汇量较大,近2300词,4篇文章和过去高考5篇文章的量差不多,其中还有一篇小说题材的阅读理解。因此建议从现在起,教师每天要精选适合学生阅读水平的各种题材短文2-3篇,阅读速度为每分钟80-120词。所选文章难度要稍高于学生的实际阅读理解水平,阅读太易或太难的文章都不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另外每周还要让学生坚持写2~3篇书面表达,写作时要做到:写好字、开好头、分好段、造好句、不漏要点,不超词数。
归纳总结 提高综合能力
生物
存在问题
一、综合运用基础知识能力弱。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理解不透彻,知识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有欠缺。这也是本次考试的多选题正确率不高,非选择题答题总有疏漏或答不到位的原因。基础问题,基础知识综合运用问题仍是问题。
二、审题能力欠缺。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对题目的“题眼”和一些关键信息没有很好地把握,导致不能从题干中迅速提取有效信息,导致答题失误,甚至是答非所问。
三、知识迁移能力不够。学生的读图能力较弱,不能获取图表中的有效信息来回答问题。例如第27题光合作用的分析、第30题种群出生率和死亡率的曲线的画法,32题黏性末端的表示方法等,学生的失分率较高。最后一题实验题丢分也很严重,对于没有任何提示的实验步骤和实验结论的书写,很多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四、文字表述不规范。不少学生不能使用正确使用生物学术语,出现了例如“植物细胞离体培养”“植物离体组织培养”“基因倒位”之类的不规范名词;答题中出现的错别字也比较多,如“磷酸二脂(酯)键”等。非选择题中语言表述中存在不科学、不规范、不完整等问题,如食物链的表示方法不规范等,这也是在最后冲刺中应该重点解决的问题。
五、答题技巧与答题速度不够。当试卷文字量和书写量增大之后,学生感觉答题时间紧张,不会合理取舍。在最后复习阶段要加强限时训练与解题指导。
冲刺建议
一、认真上好试卷讲评课。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认真总结分析本次考试的得失,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指导纠正,找出学生提升生物成绩的空间,鼓励学生继续抓紧冲刺,不能放松。
二、认真做好基础知识回归复习。帮助学生回归课本,查漏补缺,继续强化基础知识的复习。对于一些易错的概念和题型进行归纳总结。要精练精讲,适当加强综合题的练习,对学生的审题能力、解题技巧、解题速度和规范答题进行针对性训练,同时要加强图表题、多选题、实验题的复习。
三、认真做好因材施教,针对训练。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进行分类辅导,分类要求,分别提高。
四、认真研究试卷,精选试卷。最后阶段信息多,试卷多,要依据考试说明,精挑细选,避免重复无效训练。反对大剂量不筛选的题海训练。
灵活题型得分率较低
物理
存在问题
一、学生对于较为灵活的题型应对缺乏经验,得分率较低。
二、一些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没有夯实,尤其是选修模块部分的考题失分比例很高。
三、考试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本次考试相对第一次模拟考试,学生感觉容量较大,一些同学没有做完。但从花了大量时间完成的选择、实验、选修模块考题来看,得分并不理想。计算题的解答由于时间仓促,错误较多。说明学生的限时模拟训练不够,时间掌握和使用缺乏经验。
四、审题不清,分析不细、考虑问题不准确不全面。
冲刺建议
一、注重基础,回归课本,共同进行考点梳理,实现知识的系统化。
二、加强薄弱点的教学,重视选修模块的考点梳理.针对模块题薄弱的现状,在后面的复习中,对相应考点进行比较到位的复习和巩固练习,保证较高的得分率。
三、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实验应试能力。
四、关注科技动态,重视联系实际问题。
五、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图景的创设能力的培养。加强灵活题型的训练,贴近高考的命题趋势;对学生进行解题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题目信息与原有物理知识方法综合分析的解题策略,提高学生灵活应变的能力。加强审题、分析、列式、计算等解题环节的规范性要求,不仅书写要规范,审题和分析的思维方式也要规范,避免草率、想当然、经验主义等不良习惯。
六、分类要求,分层指导,共同推进。针对各种类型的学生,制定相应的考试策略和考试目标,对考试中出现的困难,进行预先分析和应对的指导,使学生在心理上有所准备;在模拟训练中,各种类型的试卷争取让学生有所体验,积累相应的经验。
七、关注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合理分配考试时间;进行限时模拟训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的节奏,建立正确的时间分配习惯。
加强专项训练 规范整理
地理
存在问题
一、信息提取的精准度不够。提取试题中的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地理高考中十分重要,本次测试中反映出一部分学生在信息的提取过程中不全面、不精确。如第6题的题干中给出了对“降水变率”含义的解释,要求学生结合图3进行判断,但不少学生选择了“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大小无关”这一选项,说明学生没有对降水变率含义准确理解。如第20题选B的人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学生对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的规律了解不够,但更主要的是没有学会利用试卷上的地图提取信息,本题的解答可以利用第14-16题的中国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示意图,在图中找出乌鲁木齐和广州,只要稍加注意就不会把太阳辐射最高点当成吐鲁番盆地了。
二、联系实际的能力欠缺。在给定的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是高考的一项能力要求,本次测试反映了一些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不太熟悉,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如第26题,很多学生选择了D答案,说明了学生对世界金融危机情况的了解甚少,不理解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三、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不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充分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如第17题关于鲁尔区的产业问题,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十分基础,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对相关的内容也比较熟悉,但该题误选B项的考生很多,主要原因是部分考生对鲁尔区三大产业的发展趋势及相应的就业人数变化规律理解不到位。
冲刺建议
一、加强专项训练。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专项训练。专项训练可分为两类,一类为内容专项,主要是针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设计,一类是题型专项,特别要注意限时训练,把握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帮助学生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复习效率。要注意读图的训练,引导学生运用各类地理图像、图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适当安排填图训练。
二、加强知识整理。经过两轮复习、四次统一测试,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和解题技巧,在下一阶段的复习中,要对知识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类,同时要整理错题集,对自己曾经做错的题,特别是多次做错的题要分析原因,并要进行同类试题的再训练,巩固所学的知识,避免犯同样错误。
三、加强规范要求。在训练中应注意解题每一个环节的规范要求。审题环节一定要注意材料的关键词和核心内涵,要能够将文字内容和图像信息结合起来,提取出有效信息。回答问题时一定要明确理解设问的要求,答案的组织要科学、全面、有层次。要养成用地理语言回答问题的习惯,突出重点,书写清晰,杜绝错别字。
尽量拿足基础分
化学
存在问题
一、实验题、无机推断题、有机推断与合成题的得分率仍然偏低。
二、在实际和陌生情境中应用基本化学原理的能力较差,看不懂流程图,不会阅读信息和图表,不会迁移。
三、课本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特别是《物质结构与性质》部分。
四、各种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对于陌生方程式的书写不会分析和推断。
五、填空、简答题表述不准确,答不到关键的给分点。
六、计算题解题能力很差,解题过程不规范,差量法、关系式法、守恒法等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到位。
七、不注意审题。
冲刺建议
一、加强选择题针对复习和训练,特别要注意提高多选题的得分率,尽量拿足基础分。
二、复习中一定要回归课本,夯实基础。例如:要加强对基本课本实验的梳理,加强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化学用语书写的规范性训练,加强对核外电子排布、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杂化轨道理论、晶体类型、熔沸点比较、等电子体、氢键等物质结构基础知识的掌握等。
三、加强简答题的答题技巧训练,特别是关于一些实验检验方法的叙述,一定要答清楚“怎么做”、“现象是什么”、“结论是什么”这三个方面,并且要有“取样”的观念。
四、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训练学生阅读信息和图表快速找到解题关键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对试卷所给信息和已有知识的理解和迁移能力。
五、在教学中注意帮助学生归纳无机推断题的“题眼”,加强无机推断题的训练,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分析和推断书写陌生方程式的能力,总结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六、对于有机推断和合成题一定要注意认真审题,充分运用题给信息,强调官能团的转化,特别要注意加强合成路线的书写训练,并且要提醒学生不可忽视反应条件。
七、在教学中要对中学阶段的定量实验进行梳理,特别要注意强化实验评价和误差分析。
八、强化工业生产流程题型的分析和解答训练,强化化学反应原理(主要是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部分知识)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特别要注意联系理论与实际选择化工生产条件。
九、加强计算题的训练,在教学中要注意规范学生的解题过程,强化差量法、关系式法、守恒法等基本解题方法的运用,在细节上还要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并且要设法消除学生对计算题的恐惧心理,让学生不要轻易放弃计算题,尽可能地多拿分。
十、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分配考试时间,不要一味按照题目顺序做题,不要在一道题上浪费太多时间,要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最多分数”为答题原则。
基础薄弱 审题能力欠缺
历史
存在问题
一、基础薄弱。
⑴基础知识点、主干知识点记不清,对教材不熟悉。
⑵错别字问题依旧存在,如:21题 “郡县制”已不太会写成“群县制”;但宣慰司的“慰”写成“尉”。
二、审题能力欠缺。
⑴阅读、分析、概括材料的能力欠缺,文字理解错误。
⑵看不清设问的条件限制。
⑶回答时不结合材料,自说自话。
三、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欠缺。
⑴不能准确回答关键词。
⑵回答问题思考不够全面,思路比较狭窄,答案不全面。
⑶不能把握题目的立意主旨。
四、答题不够规范。
书写格式不规范;语言表述不规范。
⑴不会使用历史学科规范语言,专有名词术语表述不准确。
⑵照抄材料,特别是文言文材料。
⑶口语化严重。
冲刺建议
一、回归课本:本阶段回归课本,重温基础,是复习教学的重中之重。基于时间因素,全面复习不现实,建议:⑴通史强化式梳理,即选择重点单元,重点强化复习。理清每一历史阶段发展的基本线索、阶段特征和内在联系,构建通史体系,宏观把握历史发展特征。⑵主干网络式梳理。即注重主干知识网络结构多次构建,牢固形成主干知识网络体系,以应对不同的情景材料,以不变应万变。⑶查漏补缺式梳理。即针对几次模考反映的问题,采取补缺式“点到为止”的方法进行点拨强化。
二、有效训练:有效训练,强化训练也是本阶段主要工作,但要注意精选内容,重在方法,强化规范。
三、注重两大题型解题方法的讲解与训练,并归纳成几大口诀,强化训练。
四、审题,要善于抓有效信息和关键词,特别是概括、分析、指出、认识、评价等等行为动词的概念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