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1版:人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日本归来话中国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4 月 28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日本归来话中国
  ■袁养和

  好多年前,每有国人出国归来谈观感,总不免要谈到发达国家是如何清洁卫生,例如,“皮鞋都用不到擦,回国时还是闪光锃亮,一尘不染”云云。去年我到西欧跑了一趟,却发现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并非如此,其城市的环境卫生与我们苏南的一些国家级卫生城市相比,差距甚大。最近,我去了一趟日本,这才真正开了眼界。原来皮鞋不用擦的地方就在那儿。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的国情,与我们做一点比较,真是感慨良多!

  “怕丢车”与“怕丢脸”

  谈到日本的环境卫生,我觉得先要从老百姓的坐骑谈起。谈日本人的坐骑,先要谈中国人的坐骑。中国人的坐骑,最普及的莫过于电动车和自行车,而目前,电动车大有压倒自行车的势头。拿我自己来说,就曾先后拥有过两辆价值不菲的电动车;一辆“大陆鸽”被偷了,又买了一辆“洪都”。

  我是个颇注重仪表的人,对坐骑的外观也从不马虎,几乎每隔三四天就要擦洗一番,连轮胎、钢圈也不放过。每回去理发,车子停在一爿小小的理发店门口,在店里打工的一位农村小姑娘总要跑出去,指着我的电动车大声夸赞:“哎呀,你的电动车真像个新娘子!”她告诉我,街上的自行车和电动车,她从来没有看到过一辆像我的车这般干净的。从此,我注意观察。她的话一点不假,无论停靠在路边的还是停在车棚里的,那些自行车和电动车几乎没有一辆是干干净净的,不是蒙上了灰尘,就是沾满了污垢或泥巴,不少车子的车架和钢圈早已锈迹斑斑;即便是刚买不久的新车子,也因为主人的粗疏而变得灰头土脸!我好生纳闷:难道我们的同胞都是这么懒散、得过且过,不顾自身形象的么?直至有一回,我的一位朋友突然问我:“你把车子收拾得这么漂亮,不怕被偷掉么?”我这才恍然大悟。我即刻想到我那辆被偷掉的“大陆鸽”,也曾收拾得十分靓丽。有识之士告诉我,目下盗贼猖獗,偷车成风,自行车和电动车被偷的概率几乎与它们的新旧程度成正比,车子越新,越容易被偷。至此,我终于找到国人的车子之所以都灰头土脸的缘由了。

  这回到日本游览,一到街上,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就是他们的车子。在日本看不到电动车和助力车,摩托车也极少。在街上跑的,除了汽车,就是自行车。自行车的数量之多,并不亚于中国。令我们惊异的是,街上的车子,不管是汽车还是自行车,无不雪亮耀眼,仿佛全是刚出厂的。小汽车光亮得可以清晰地照出人影,自行车干净得简直找不到一点儿灰尘!这样的车不是少数,而是绝大多数。在新宿市,有一天傍晚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我与夫人冒雨去逛街,只见一条街上在露天停放的自行车足足排了一华里长,论数量起码有上千辆。我决心一辆一辆地观察检查,看看擦得干干净净的到底占多少。检查的结果,我惊叹了。那上千辆车子,每一辆从车架到轮胎,从钢圈到钢丝,都找不到灰尘和污垢;其中有好些车子已上了年纪,但仍擦得闪闪发亮。这么多车,百分之百干净整洁,没有一辆例外,在我看来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后来到大阪市,那儿的环境卫生不如别的城市,但是停放在步行街上的千百辆自行车,同样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为什么日本人都会如此注重坐骑的清洁卫生?我询问一位从小在日本长大的中国人。她说,日本人非常在乎自身的形象,他们出门都衣冠楚楚,要是车子不干不净,会觉得丢脸,日久天长,便养成了认真严谨的卫生习惯。我想,中国人怕的是丢车,日本人怕的是丢脸,怕丢车的不怕丢脸,怕丢脸的不怕丢车;国情不同,人的思想和素质也不一样。从“怕丢车”到“怕丢脸”,这是一个飞跃。要实现这个飞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包括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素质的提高,还有社会治安的改善。

  “大张旗鼓”和“不动声色”

  出门在外,找不到厕所,是一件最尴尬的事。去年在西欧,我就曾多次碰到这种情况。一次在巴黎,下了埃菲尔铁塔,要乘船游塞纳河。等船期间,在附近找厕所,却怎么也找不到;导游帮着找,也是徒劳。导游无奈,只好劝慰道,暂时熬一熬吧,等游船来了,船上有厕所。这一熬,足足熬了三刻钟!还有一次在瑞士温泉湖,厕所倒是不难找,但收费之昂贵却出人意料,小便一次,竟要付零点五欧元,折合人民币将近五块钱。五块钱,在国内可以买一斤半鸡蛋,也可以吃一顿像样的早餐!勤俭节约的炎黄子孙,算来算去觉得太吃亏,一行人竟齐刷刷地向后转,谁也不愿进去了……

  这回到日本,情形完全不同了。那儿厕所之多、之好、之舒适,简直叫人赞不绝口!难怪有人说,在日本上厕所是一种享受。此话没有半点夸张。

  在日本的街道上、风景区,几乎一抬眼就能找到厕所,这是因为厕所大多建在最引人瞩目的场所,而厕所的指示牌也多用大红字书写,特别醒目。进得厕所,会使人眼前一亮。在洗手处的上方,那一字儿排开的镜子明净得没有一星儿灰尘,也找不到一点儿手指痕,真可谓“光明洞彻”!最叫人佩服的是,厕所的空气始终清新流通,连一点异味都没有。那些稍为讲究一点的厕所,还定时喷洒空气洁净剂,散发着兰花似的幽香;厕所的各个角落,摆满了各色花卉和盆景,打扮得花团锦簇。更有甚者,是在墙壁上挂上油画和工艺品。男厕所的小便池,各地采用的是规格统一的立式落地便池,落地部位形成突出的尖角,两边容双脚站立,即使是老年人也不会滴在外面。大便间既配备蹲式的便池,也配备坐式的马桶,还有专供残疾人用的便缸。手纸洁白柔软,质地细密而富有韧性。天气寒冷时,人一坐上马桶,身下便有一股暖气涌出;大便结束,一揿按钮,就有一股温暖的水柱为你冲洗。有的厕所里,还设置了摇篮似的宝宝床,让带着婴儿的人轻松解手。

  令人惊讶的是,人们享受了如此高质量、人性化的服务以后,竟不必付一分钱!

  我们中国,出门上厕所一直是件令人头痛的事。厕所既少又脏,臭味浓重,那洗手池上的镜子,何曾见过有一面光亮洁净的?那大便间里,何曾见过有一卷像样的手纸?即便有,转眼之间,就不翼而飞了!厕所稍为干净一点,就有人拦在门口,伸出大手,向你要钱。今年春节,我在上海火车站广场的一个厕所门口站立了十分钟,专听那不锈钢的收钱桶被一元钱硬币撞击后发出的清脆的响声,其频率是平均每分钟响二十次左右。我算了一下,每天按十个小时计,这个厕所共可收费一万二千元。一天收了这么多,一个月呢?一年呢?真是一本万利!

  同样是建设公共厕所,日本政府考虑的是怎样把服务搞得好上加好,中国人琢磨的是怎样把钱赚得多而又多。

  日本的公共设施的高质量又何止是公共厕所!我记得苏南的张家港市在全国率先设置步行街时,全国各地的人都跑去参观,只见街上像被大水冲洗过一样洁净无尘,找不到一个烟头,看不到一点纸屑,大家惊叹不已,传为美谈。这回到日本,无论是上大街,还是进小巷,无论是东京,还是横滨,像张家港步行街那么干净的公共场所可以说到处都是。

  但是,令所有的旅游者感到困惑不解的是,不管在大街上还是厕所里,都看不到打扫卫生的人。而在我们中国,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穿着黄背心的扫街人,厕所里也不乏清洁工的身影;特别是爱国卫生运动不时大张旗鼓地开展,突击性的卫生大检查更是常年不断。可是,环境卫生还是老样子,没有多大改观。原因何在?两相比较,就不难明白,日本搞卫生看似不动声色,其实在这背后不知做了多少艰苦、扎实、细致的工作。改变环境,先提高人的素质,人的素质提高了,又进一步改变了环境,如此年复一年,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环境怎能不越来越美呢?我们的毛病就出在“大张旗鼓”、“大搞突击”、“大搞群众运动”上,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收效甚微;运动一过,突击停止,山河未改,面貌依旧!

  “吃出来的病”和“急出来的病”

  在日本,饭店给我们安排了好多次他们的家常饭,令人难以忘怀。原来日本普通的家庭用餐都是分食制,每个人面前都摆了一大堆盛菜的锅盆碗碟,另有一个装饭的小木桶。饭是优质大米,量也不算少,菜却少得可怜!日本人吃菜很注意荤素搭配。荤菜往往是一条小鱼,一只虾子,还有少量肉片。小鱼比男人的指头大不了多少,却堂而皇之地装在一个漂亮的碟子里。这样的小鱼,家里的猫一顿至少可以吃三条。虾子长度也不超过五厘米,一口就可以吃完。它与一点儿蔬菜放在一起,也专门装一个碟子。那少量的肉片,切得像纸一样薄,与白菜一起放在一个小巧玲珑的火锅里煲汤。其他一些碟子则主要用来装素菜,几根寸把长的芹菜装一碟,一小撮牛蒡也装一碟,几片香菇也装一碟……我们将这些东西一点不剩,扫荡一空,仍觉得肚子没有吃饱。但日本人对这种吃法颇感满意,也很自豪。他们总结出三大好处:一是卫生,二是绝对不会造成浪费,三是每顿都只能吃个七分饱,对健康非常有益。据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的八十四岁,男的七十九岁,在全世界名列第一,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此!

  与日本人相比,中国人吃饭真可谓“狼吞虎咽”、“大吃大喝”!日本人说,他们看到中国人在饭店吃饭,总感到很震惊:那么多菜,怎么吃得下!他们说,中国患心血管病的人特别多,毛病硬是“吃出来”的!同时,他们也坦承,日本得心血管病的人也不少,毛病不是“吃出来”的,而是“急出来”的。

  我不胜惊讶:此话怎讲?他们坦率地说,日本经济是较发达,但是日本人活得并不轻松,无论男女老少,心理的压力都很大。根据他们的话,我作了一番考察,终于明白了个中奥妙——

  在日本,压力最大的是年轻人。以大学生为例:他们毕业后五六年,月工资约为二十万日元。这笔钱,在日本只能买到四百多斤优质大米。而同样年龄的中国大学毕业生,月工资约为人民币二千元,可以买到五百斤优质大米。日本的鸡蛋不是论斤而是论个卖的,在超市每个约四十日元,一百日元只能买到两个半。这一百日元,折合人民币七元,在中国却可以买到二斤鸡蛋,约有二十个!可见日本的生活必需品是何等昂贵!结婚买新房,日本的年轻人都采取贷款按揭,从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不少人一直拖到退休才勉强还清。日本鼓励生育,但每生一胎,政府的补贴仅三十万日元,折合人民币二万一千元;这些钱与孩子的抚养费相比,实在是“杯水车薪”。至于上班时诚惶诚恐,谨小慎微,看上司的脸色,应付日益激烈的竞争,就更使人心力交瘁,紧张得喘不过气来。

  老年人的生活更为艰辛。日本男子六十岁退休,但要到六十五岁才能领到退休工资;六十五岁之前的五年,必须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在日本期间,我们到处都能看到两鬓苍苍的老人在紧张地干活;大巴司机、酒店厨师、宾馆服务员等工作,几乎都由他们承担。他们的平均月工资是十三万日元,而最低生活费要十万元,除了开销,所剩无几。那些没有子女的老人,晚景更是凄凉,不少人沦为流浪汉。在上野公园,我们看到成百上千的老年流浪汉,身背行囊,在公园内集会;到了晚上,他们就在那儿露宿。

  在中国,离退休老年人是最轻松、最自在的一个群体。他们无忧无虑、优哉游哉,在家不愁吃穿,出外享受优待,公园里、风景区、娱乐场所处处洋溢着他们的欢声笑语。他们比日本的老人幸福多了。这也许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吧!我想,凭着这种优越性,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只要不断摈弃自身的缺点,吸取外国的长处,久而久之,我们中国人就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优秀、最幸福的民族!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