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4版:最南京/人文
3上一版  
PDF 版
· 水袖1598
· 水袖1598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4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水袖1598
  亭子式的古戏台,四合院模样的清徽派仿古建筑,月夜星辉下,古装扮相的清秀恋人神情相望,缓缓轻唱“为你如花美眷 似水流年”……这可不是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片段,最近,江苏省昆剧院的演员们就在南京熙南里西北角的古戏台上,唱起了那出著名的昆曲《牡丹亭》。

  曲 古戏台上曲笛啭

  白色水袖轻轻一甩,碎步点点,缠绵婉转的“水磨腔”便从亭子里柔曼悠远地荡漾开来。这一折正演的是《牡丹亭惊梦》,台上的杜丽娘粉妆玉琢,气质温婉,在若明若暗的光线里,颦笑顾盼间的丝丝哀怨忽隐忽现。削瘦的背影,灵动的眼波,送出庭院深几许中的落寞无奈;如泣如诉的唱词,柔媚中有一种沁入人心的刚劲,像一壶带着甜味儿的老酒,微醺着这个初夏夜晚的老城南。

  只一刻的工夫没有人说话,空气里便生了几分醉意。四合院内,安静却不空洞。除了作为舞台的亭子之外,其它地方的灯光并没有都打开,看戏的人尽可隐匿脸上或沉醉或沉思的表情。亭子前面的一方水池里映出了台上清晰的倒影,风一吹,穿着精美戏服的身影便微微晃动,流水一样的唱腔缓缓飘过耳际,恍惚间真如梦境一般。

  “听一听你就知道为什么当年《牡丹亭》一出,连《西厢记》都无声了,”江苏省乾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裁黄佳星说,“《牡丹亭》盘活了昆曲。在露天的戏台听古老的昆曲,再合适不过了,如果换到戏院里,你是听不出这股味道来的。”

  史 六朝烟水寻旧影

  昆曲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昆曲的兴盛是在南京,江苏人对它是很有感情的。你看李渔、孔尚任的代表作,不都与南京有关系吗?”

  决定在熙南里演昆曲前,黄佳星将昆曲和熙南里之间的渊源查了个底朝天。上世纪30年代,以梅兰芳、俞振飞、言慧珠等为代表的一批颇有名气的戏剧表演家云集南京,成立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戏剧“新生社”,地点就设在了今天古戏台所在的南捕厅19号花厅。“那时‘新生社’主要对明清戏剧进行了改革,不过昆曲的变动不大,只是节奏加快了。”

  再往前看,清朝嘉庆年间,南捕厅这里曾是甘家大宅子所在地,而巧的是,甘家几代人也是昆剧的忠实推崇者。 清朝年间,甘家是当时的大户人家,因为喜爱昆曲,经常把戏班子请到家里来唱,还养起了戏班子。甚至抗日战争爆发后,甘家后代甘贡三还经常在南捕厅的家里请来当时的昆曲名宿,切磋唱腔和曲谱,当年梅兰芳、马连良等名家都是座上客。直到今天,甘家的许多后人还在从事与昆曲有关的工作。

  而选择昆曲中的《牡丹亭》,除了它的代表性之外,还因为汤显祖与熙南里之间的亲密关系。“汤显祖在南京做了十年的官,当年他就住在熙南里评事街一带,1598年辞官归乡后创作了《牡丹亭》。这部有55折的戏,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长篇的电视连续剧,根本不可能在一年内完成。可以肯定的是,汤显祖在南京的时候,就已经酝酿大半了。”黄佳星说。

  景 亭台楼阁显韵味

  因为只是试演阶段,还没有对外公开,所以观众就只有记者和几位工作人员,可以从任何角度和距离去欣赏,足够“奢侈”。站在离亭子中央最近的地方,隔着水池,台上演员的每一个细微神情都清晰可见。亭子两边的木柱上刻着一对楹联:“昆乃正声抑扬顿挫水磨腔自人间起”“曲洵雅韵婉转轻柔清平乐从天上来”。

  “看到那两个门了吗?”黄佳星手指着舞台的一角,“演员从那里掀门帘出场,叫‘出将”,从另一边的门离开,叫‘入相’,这‘出将入相’也是只有在古戏台才能看得到的风貌。”正说着,清秀书生柳梦梅做了一个拂帘的动作,款款登场。黄佳星说,他打算用南京的云锦来装饰两扇门和整个屏幕,让来听昆曲的外国人光是看到这就惊叹不已。    

  四合院里的建筑,除了坐南朝北的亭子之外,其它都是两层小楼,靠亭子的一面全是玻璃。从里面看过去,在某些角度,一层层玻璃折射出舞台上的影子,大大小小,如真如幻。戏台正对的小楼,称为神殿,也是最尊贵的位置。因为在古代,神庙演戏是演给神看的,戏台从来都是对着神殿。爬上二楼,看戏台的角度由仰变俯,亭子的翘角飞檐在夜幕的映衬下隐隐显现,而亭子里的婉丽妩媚、一唱三叹,和带有吴侬软语的碎碎念白,则从这里飘向远方。

  延伸阅读

  昆曲与南京

  昆曲自明清以来,就与南京结下不解之缘。南京不仅出现了“兴化部”“华林部”“李渔家班”“曹寅家班”等名扬全国的专业昆班,而且清音小部和文人唱曲之风亦绵延不绝。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每天都要欣赏《琵琶记》。朱元璋在皇宫中设立了专门的演出机构教坊司,在秦淮河南岸建造倡优聚居的“富乐院”。1394年,朱元璋还在南京建造了16座公共戏台。明成祖朱棣迁居北京后,仍在南京保留了中央六部和“南教坊司”,南京的戏曲活动因此持续不断。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