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饮食观偏向日本料理
如果活在当下,袁枚也必定是那种可以讨女孩子欢心的老流氓,他的文字很漂亮,他的菜式很江南,他除了做文人之外,还有种“糖心爹地”兼情人大厨的姿态:“嘿,亲爱的,要不要来一口清蒸鲥鱼?”他的《随园食单》以其浪漫性和条理清晰的厨艺讲解成为可以跟我们走得最近的古代食谱,但它当然不是唯一的。
清代美食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篇有种清淡、自然、讲究悲悯的饮食观,现代很多提倡清淡饮食和动物保护主义的人应该很看得进去。因为李渔总觉得“肉食者鄙”,“脍不如肉,肉不如蔬”,所以食物是越脱离了复杂的烹饪程序越好,口味也是越本味越好。在各种食物中,李渔又最推崇笋,其次是疑似松茸的菌菇,他也对芥辣特别感兴趣,最爱吃的荤食则是蟹。这样看来,李渔如果活到今天,应该会很热衷于参加去日本的豪华美食旅游团。
中国古代食谱大多是文人作品
中国古代的食谱大多都不是厨师所撰,而都是文人的作品,掌握了文字权,文人可以对很多食物进行胡思,对很多菜式加以乱想,有时候是说得好听,但实际在操作上有着种种不便。比如《清异录》里抄了份唐代韦巨源的《烧尾食单》,是当时韦巨源升官之后请皇帝吃的一顿饭,其中包括了用羊骨脂拌的小牛肉香肠,叫做“通花软牛肠”;用蟹黄蟹膏蟹肉制成的切开呈现黄白相间的煎糕,叫做“金银夹花平截”;用鱼白和各种河鲜蒸的鸡蛋羹,叫做“凤凰胎”。
而另一种情况,则是极端不靠谱,比如元代人写的《饮膳正要》,里面轰轰烈烈地记载了狼肉汤、熊肉羹之类的珍馐,有些后来的学者惊为天人,但其实这些也都是些唇舌没良知的,用脚指头想一想也会知道,就算蒙古人饮食真的粗豪到要吃狼肉熊肉,那些野兽的糙皮厚肉也不是用来做汤羹的料,当时的大汗们也不至于会吃到那种地步的。更何况《饮膳正要》所列举的一盆小菜所用的食材常常是羊蹄20个、猪头2个、羊头5个、鲤鱼10条、肥鸡5个、姜和葱各1斤,这样的搭配和这样的量实在是会把人活活吃死的。写这本书的忽思慧还是宫中的太医,难怪隋以来的皇朝中,元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最短的,跟太医这种天马行空的做派也许有点关系。
文人菜谱写得出,做不到
中国的传统是文人兼任美食家,所以有时候,所谓的锦衣玉食被描绘得做作得可怕。《筵款丰馐依样调鼎新录》整个儿是用诗词写成的菜谱,雅得不行,但到头来,究竟是用了什么油盐酱醋做的,通通没说明白,想来不是作者故意藏着掖着,而是他自己根本没去过锅台。
而真的有水准的文人菜谱则比较少,其中的佼佼者有元代倪瓒的《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写了很多精致而朴实的太湖菜,烧鹅、蜜酿蝤蛑、煮麸干、雪菜、青虾卷之类,现代的苏锡帮还有很多菜式源自这本菜谱。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