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第二次参加比赛,就获得了四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名列全国高校前列,成绩超过哈佛大学,而学校成立也才不到四年,这就是西交利物浦大学参加2009年美国数学建模大赛的成绩。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数学建模领域的权威赛事,开始于1985年,是由美国数学学会、美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等举办的国际性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目前,已成为全球性知名度最高的大学校园学科竞赛之一。
在没有任何现成方法和数据的情况下,在一个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交通控制或通讯能耗分析领域, 他们凭着自己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分析应用能力,以及扎实的英语功底, 在短短三天时间内,用全英文完成了一份长达二、三十页的数学应用研究报告,所得结果得到了来自美国著名大学的国际评委们的肯定, 成绩十分突出。
“我们三个人合作与分工很明确:方舟是数学尖子,一些关键问题得听他的,我计算机比较好,一些计算与网络搜集资料的工作由我来做,至于潘文,她英语是最棒的,她负责论文的写作。”一等奖获得团队成员王浩反复强调的一个关键词是“Team(团队)”。
西交利物浦大学副校长史密斯教授认为:“我们的育人模式分成五点,也就是说我们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扎实和整合性的知识体系;主动的态度和坚实的执行力;积极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互动与合作的行为方式。”他还认为:“这次美国建模比赛获奖基本上说明我们的努力是成功的。”
从二年级开始,所有专业全英文教学,作业也必须用英文完成。“我们连寒假过年回家都要看书,否则连课都听不懂。”王浩这样说,“但也有好处,在很多大学生忙着准备四六级考试的时候,我们已经可以用英文撰写学术报告了。”
史密斯教授这样解释学生的压力:“这其实是学习习惯的不同,中国的学生往往喜欢被动等待老师去教,在课堂上,国内老师需要分解很多知识点,十分详细地解释问题。而在英国,老师的作用主要是开拓学生视野,点拨思维方式。至于上课,学生应该事先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否则无法听懂——这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区别。另外,学生的作业方式也促进了他们的答题水平,平时,学生的作业一定要自己开动脑筋才知道怎么做,没有现成的模式。”
美国建模比赛显然与学校倡导的主动学习的思路是吻合的。学校数理中心的教师们积极改革教学方式,特别注意把建模思想融入到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建校以来的三年里,已举办了两届全校性的数学建模竞赛,为这次多位参赛学生的脱颖而出打下了很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