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馗,民间传说他系唐初终南山人,生得豹头环眼,铁面虬鬓,相貌奇丑,但很有才华,满腹的经纶,且为人刚直,不惧邪祟,是驱鬼逐邪之神。
《唐逸史》中,说的是唐玄宗有一次从骊山回宫,身体不适,太医治了一个多月,也不见效。一天晚上,唐玄宗病中梦见一小鬼盗走玉笛以及杨贵妃的绣香囊,大怒,忽见一大鬼奔进殿来。大鬼身穿蓝袍,蓬发虬髯,面目可怖,头系角带,身穿蓝袍,皮革裹足,袒露一臂,一伸手便抓住那个小鬼,剜出眼珠后一口吞了下去。玄宗骇极,问大鬼:“你是何人?”大鬼说:“我就是多次参加武举考不中的钟馗,羞见江东父老,所以触阶而死,感谢皇上用蓝袍为我殓葬,现虽在九泉之下,仍发誓要为皇上斩除妖孽。”说完,化作一片红光飞驰而去。唐玄宗醒后,病也霍然而愈。
玄宗病好后,便令画家吴道子按其梦中所见画一幅钟馗图。图成,玄宗在画上批曰:“灵祇应梦,厥疾全瘳,烈士除妖,实须称奖;因图异状,颁显有司,岁暮驱除,可宜遍识,以祛邪魅,益静妖氛。乃告天下,悉令知委。”有司奉旨,将吴道子《钟馗捉鬼图》镂板印刷,广颁天下。此后,一到岁末,家家都在门上张贴此画,以驱鬼避邪。
唐朝时,这个故事是否就已流传,并无依据可考。至于钟馗其人,在唐代所有的官方文献中也无法寻见,类似上文中的考场冤案更是没有记载。但皇帝在岁末时,把钟馗画像作为礼物赐给大臣,是盛唐以来就有的惯例,文人名士皆有记载,如唐玄宗时的大臣张说所撰《谢赐钟馗及历日表》一文记载了钟馗画融入新春年节民俗的情景:“中使至,奉宣圣旨,赐画钟馗一及新历日一轴……”
诗人刘禹锡也撰写过两份同类性质的文书《为李中丞谢钟馗历日表》和《为杜相公谢钟馗历日表》,记载了德宗朝颁发和悬挂钟馗画驱邪的年俗。另有敦煌遗书中发现了唐写本《除夕钟馗驱傩文》,说的是钟馗在大傩仪中扮演主角的实证。由此可见,在唐明皇时代,钟馗就已经是声名显赫的捉鬼大神。所以,有人推测钟馗故事的起源可能早于唐代。
后来宋朝人根据唐明皇当时赐给大臣的钟馗神像判定钟馗是读书人。
画钟馗画像的画圣吴道子的画作虽现在已失传,但在北宋时,却有人在宫廷里见过。如北宋鉴赏家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卷六《近事》中写道:“昔吴道子画钟馗,衣蓝衫,革敦一足,眇一目,腰笏,巾首而蓬发,以左手捉鬼,以右手抉其鬼目。笔迹遒劲,实绘事之绝格也。”这是现存年代最早的钟馗画像,只不过不是吴道子画的,而是五代时期人物画家石恪的作品。这些画除了可以知道钟馗确实面目丑陋之外,却寻不到他的真实来历。
有人根据跳钟馗面具与商周时期面具在仪式中的作用相似,因此推测:早在商周时期,钟馗就已出现。而钟馗的名字,有可能源自当时的一位巫师。
有学者考证,在殷商时期,传说出过一位叫仲虺的著名巫师。他最擅长的法术是求雨,每每他出面主持的求雨仪式,最为灵验,所以人们用他的名字来代指巫师这个职务。而仲虺、钟馗两词发音相近,在流传过程中被误记为钟馗二字。这便成了钟馗的来历说法之一。
《钟馗全传》中,玉帝安排殿前司薄总管幻化美女,色诱钟馗;钟馗便表现了“金石不逾之操”。在《平鬼传》中,阎君向玉帝举荐钟馗:“他为人正直。”《庆丰年五鬼闹钟馗》里,中阳真君称赞他:“正直贤能。”
(韩复龄 来源:联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