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生活苏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盗版苏绣将真品逼进了深闺
· 昨天像入夏今日大降温
· 申请保障性住房请备齐材料
· 今年起六中初中部停止招生
· 苏州站10趟列车售票情况调整
· 警方悬赏万元征无名女尸线索
· 多条干线公路开工
· 一季度人均可支配收入近7800元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4 月 1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盗版苏绣将真品逼进了深闺
绣娘疾呼:“不解决抄袭问题,苏绣将无精品!”
  “不解决抄袭、盗版问题,苏绣将无精品!”日前,“中国刺绣之乡”镇湖十多位获得高级职称的绣娘向苏州版权部门提出,希望自己的绝活能够得到知识产权保护,同时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对仿冒的打击力度,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行当不受影响。据悉,拥有8000绣娘的“刺绣之乡”镇湖,目前已经向工商部门申请集体商标。

  盗版价格不到真品十分之一

  “现在仿制我刺绣作品的太多了,我自己的真品都快卖不出去了!”在镇湖“江南一绣”绣坊,刺绣高级工艺美术师王丽华如是说。王丽华曾在苏州市区十全街看到一家绣品店,发现橱窗里悬挂着的几幅刺绣很是眼熟,走进一看才发现刺绣的图案竟和自己先前创作的作品一模一样,而落款绣章上“王英华”三字绣得也和自己的名字十分相近。但这些刺绣无论是针法还是图案的设计布局都十分粗糙。“明显就是假借了我的名头在卖仿冒品。由于我的作品都没有进行商标注册,而且绣章又有区别,所以只得不了了之。"

  王丽华从事刺绣制作的几十年中,类似情况经常发生。“有人甚至照抄我的作品连绣章都不更改,盗版速度更快”。一次,王丽华的一副金奖作品刚登上杂志,没过几天,这幅作品的盗版就已悄然上市了。王丽华坦言,在申请商标保护成功以后,今后再碰上这样的事,一定会与对方对薄公堂。

  据刺绣高级工艺美术师薛金娣介绍,由于名家刺绣价格不菲,近年来冒充镇湖刺绣的越来越多,大约占到了市场份额的30%左右。这些作品多数都是粗制滥造,有的甚至直接用机器制造。她边说边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长约60厘米,宽度约30厘米的中型古代山水刺绣,画中山水浑然一体,针法精密,就连画中小指甲盖大小的人脸都栩栩如生。薛金娣说,这种作品至少要四五个月才能完成,价格近万元。而那些仿冒品往往制作时间只有数周,机器制作只需几个小时,卖价三四百元,不到真品的十分之一。

  仿冒品风行 精品只能藏深闺

  除了作品被仿制外,对刺绣技法的“盗版”更令镇湖绣娘们一筹莫展。王丽华说,在绣坊里她经常会碰到一些所谓的“摄影师”,进门就对挂在墙上的刺绣一阵猛拍。虽然在一般人看来,刺绣技法十分难学,但对专业人士来说就不一样了。王丽华说:“镇湖刺绣的针法非常多,在针法上创新非常困难,因此我们自创的针法基本都是各种针法的巧妙组合,而业内人士只需看过实物图片,即可悟出其中道理。我们辛辛苦苦想出来的针法就一钱不值了。”王丽华透露,镇湖的很多刺绣大师都会将自创珍贵的刺绣藏于家中,不会轻易示人。“比如我现在主要绣青铜器,珍品我一直都会保留。”王丽华坦言,有了商标保护后,这些精品或许就能“重见天日”了。

  薛金娣绣了一幅《孔雀》,因为在细节处理手法上有独到之处,使作品的色彩等效果非同一般,“绣品卖得很不错”;但很多人你学我仿后,原来属独门秘笈的《孔雀》如今成了大众货,“自己辛辛苦苦、花了好长时间钻研出来的东西,一转眼就成了人家的,确实有点不服气。”刺绣大师卢福英认为,打着镇湖幌子的李鬼作品,往往制作粗糙,不能展现镇湖刺绣的特点,很可能使普通消费者误解镇湖刺绣,进而危及镇湖刺绣的金字招牌和传统产业。

  申报商标 苏绣保护将成规模

  昨日,苏州市高新区镇湖街道刺绣协会以及版权分会的负责人表示,目前,当地知识产权保护部门已为维权的绣娘们办理了相关手续,争取通过法律手段主动维权。当地政府部门也已申请镇湖刺绣集体商标、原产地地理标识。

  苏州高新区镇湖街道素有“中国刺绣之乡”的美誉,苏绣也已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镇湖街道现有8000多绣娘,年刺绣销售收入达到6亿元。街道副主任赵国琴表示,市版权协会镇湖分会成立后,将帮助绣娘办理相关手续、组建版权数据库,协调或通过法律手段处理纠纷、主动维权。 何寅平 王彪 文/摄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