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接到一封由六位教师联名撰写的电子邮件,他们在邮件中表达了一个愿望:愿意拿出6000元,请当年同样参加过1977年高考的老考生,明天免费观看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正在全国上映的电影《高考1977》。
本报当即通过信中的联系方式拨通了对方的电话,原来此信是由六位同是在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写的,如今他们同是南京某高校的教师。做出这一举动,正是因为他们在4月4日共同观看了《高考1977》这部电影。
这些教师在电话中的讲述和情深意切的来信感动了编辑部所有同仁,本报当即派记者与他们见面,并了解了详细的情况,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本报决定将来信全文刊登如下,以帮助这几位老师一了蕴蓄了30多年的77高考情。
《现代快报》编辑部:
我们六个人都是77级考生,当年有四人是知青,分别在西南川北、江苏近海农场等地插队,两人是青工,在工厂做工。在度过了那段既艰辛又激越的岁月后,如今我们已成为一起工作的同事,也是经常相伴的好友。而就在今天,我们一起去观看了《高考1977》这部电影,如同穿越了时光隧道回到了当年,感慨万千,故冒昧向贵报发出此信。
记得在1966年之后的11年里,我们和身边的很多人一样,都把上大学当作自己的梦想。我们六人中有的在农村插队,有的在工厂干活,可那时的“推荐上大学”对我们来说却是无缘参加的。但在1977年10月,当在广播里听到即将恢复高考的消息时,我们是又惊又喜,喜的是因为我们都不敢相信自己这辈子竟然可以通过高考上大学,圆自己的梦想,但又有些担心,到底是学业荒疏多年。
从听到通知到高考初试只有短短两个月时间,时间很紧,当天晚上,我们和很多人一样都拿起了煤油灯,从当地的中学和旧书堆里翻出了课本,开始复习,没有课本的就想方设法油印、手抄。
记得在当时,白天我们有的人要下农田干活,有的人要在工厂里忙生产,根本没有时间复习,要想学,只能自己晚上熬夜。当时农村里还有很多好心的中学老师,自发开办补习班,免费为我们辅导。这种“大课”,每晚都有很多人去听,点着汽灯的破旧教室里,每天晚上都被围得水泄不通。
就这样白天干活、晚上复习,两个月以后,也就是12月,我们在各地都参加了高考初试,然后是1月份的复试。那时候的高考和现在完全不同,电影再现了当年的情景,大多数在农村插队的知青,坐着拖拉机或者步行去参加考试。初试的考场多在乡村中学,破烂的窗户吹进寒风。
我们就如电影里追车的过程,我们算是赶上了那班车的人。1978年2月前后,我们先后收到了录取通知书,这一刻我们期待了太久。就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在知识面前,我们第一次抓住并且改变了自己的未来。回忆那个和命运抗争的年代,想起来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1977年高考对我们这些有幸的参加者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既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个人的命运,使得我们有机会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国家和民族尽一点力。我们中间的一些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有那一代人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精神,都有走过那个时代高考后百倍珍惜的积极心态。
如今的我们都已年过半百,常会不由自主地回忆过去的日子,回想起各自插队及在工厂时的经历,更忘不了1977年高考对我们心灵的震撼。面对今天高考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都不知该如何去思考“高考1977”,它似乎已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似乎是一个没有止境的追问……
影片唤起了我们太多的回忆,感动之余,我们突发奇想,想借贵报一角,特邀请当年参加过高考的老同学,在4月6日这一天,一起看一场《高考1977》的电影。
贵报的不少编辑记者也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真心希望你们能帮助我们,满足我们的愿望,也欢迎你们中的老知青、老考生一起来参加。
六个在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
陈晓律 陈启美 张伯伟 曹虹 陈仲丹 马卫宁
2009年4月4日
王学兵、孙海英
来宁谈高考
影片《高考1977》上映以来大受欢迎。昨天,该片主演孙海英、王学兵、周显欣以及导演江海洋来到南京,在上影国际影城召开了记者见面会,并在观众看片后,跟观众亲密接触。
影片中,王学兵出演颇有思想的青年潘志友,为了让自己心爱的女人放下思想包袱参加1977年的高考,潘志友也陪伴她高考,做出了很多牺牲,一路坎坷。现实中,王学兵形容自己的高考很愉快:“我当时是个艺术生,考得比较顺利,我选择的专业也是自己喜欢的,因此考得很愉快。”不过,他的父母都曾经历过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高考的时代。王学兵向媒体表示:“我父母都有片中类似的经历,他俩对我的影响非常大,我也在潜移默化中对那个年代产生了好奇。开拍前一周接到剧本后,我一下子发现这是我一直苦等的机会,能够以我父母的视角去体验历史,而不再只是做一个听众,所以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部戏。”孙海英则希望借助这部电影,激励现在的孩子好好学习。
快报记者 沈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