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祭船上,亲属们撒下鲜花寄托哀思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
|
|
快报讯(记者 项凤华) 昨天上午,340名手捧鲜花的市民齐聚中山码头,登上了今年清明首艘“江祭船”,以撒鲜花和默哀的方式祭奠逝去的故人。
滔滔江水,缕缕花瓣,简朴而隆重的江祭仪式寄托着人们对逝者的情思。“我是特地从苏州赶回来看妈妈的。”今年58岁的于女士紧靠着船舷一边撒花瓣,一边流泪说:“我是南京人,后来嫁到了苏州。记得小时候,母亲宁肯自己饿着,也要省下来让给5个孩子吃。母亲生病时要求骨灰撒江,我当时是反对的,但母亲的一席话说服了我。母亲说,长江是咱母亲河,咱们从小喝的是长江水,葬在长江里就像葬在母亲怀里一样。2006年母亲92岁去世,我们兄妹按照她的遗愿把骨灰撒入了长江。”于女士告诉记者,其实她母亲是个连名字都不会写的人,但是对骨灰撒江却很坚持,说土地很紧张,尽量少占地。现在她每次看到长江,就像看到自己的母亲,她也已决定百年之后骨灰撒江,永远伴着母亲。
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办公室主任陶四海告诉记者,江葬是一种典型的不占地葬式,自1991年开始,南京已连续举办20多次江葬活动,共有9000余故者长眠于长江。但平均每年只有四五百人选择江葬,这个人数与目前南京市每年去世约3.5万人的总数一比,就显得太少了。“其实骨灰撒江的成本在800元到1000元之间,集体撒江的费用则更低,仅每具400元左右。”陶四海说,每年清明民政部门还会组织集体江祭,每张25至30元的轮船票,凭票可领一束鲜花和一袋花瓣,“江祭船”除在骨灰江葬处停留外,沿途还将经过阅江楼、燕子矶、八卦洲等多处景点,让市民欣赏到南京春景。据悉,今天上午和4月3、4、5日上午,还将举行4场江祭。
另外记者还了解到,为了节省土地,殡改部门考虑加快推荐占地少空间大的壁葬,目前普觉寺墓园已建成可以容纳4000具骨灰的壁墙,江北龙王山公墓内有2000具骨灰存放量的室内葬位,目前也几乎空置着。据悉,这些不占地的壁葬方式,将依照目前功德园内的壁葬模式打造,为未来选择绿色殡葬的市民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