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4版:人间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毛泽东巧为南北二乔断名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毛泽东巧为南北二乔断名
  乔冠华与胡乔木曾经是绚丽灿烂盛开于中国大地上的南北“二乔”,堪称新闻文化界乃至中国政坛的耀眼双星,二人相似之处颇多:共同出生于江苏盐城,都怀有卓尔不群的雄才大略,才华名望不相上下,享誉文坛。却也各有千秋:“北乔”胡鼎新,学识渊博,思想深邃,理论精深,学风严谨,堪称典范。“南乔”乔冠华则博学多才,思想开阔,睿智超群,其才思如行云流水,文章明快活泼,令人拍案叫绝。就是这样举世闻名的南北两大才子,后来竟然发生过一起有趣的“人名官司”,最终是由毛泽东主席给作出了断的。

  两人采用同一个笔名“乔木”

  1935年,乔冠华由清华大学金岳霖教授推荐,考取了公费留德,到德国土宾根大学哲学系进修。1937年,乔冠华回国。由他的留日同学赵一肩介绍,在广东国民党余汉谋部队当参谋。当日本军队占领广州后,他前往香港,在《时事晚报》工作,撰写时事评论。从香港到重庆《新华日报》之前,“乔木”就是乔冠华撰写国际述评时用的笔名。

  乔冠华“乔木”这一笔名的来历还有一段奇妙的故事。它出自《时事晚报》同仁梁路晨。梁先生感到乔冠华写的这些文笔极为流畅,又颇具真知灼见的社评和国际述评登一下就完了实在太可惜,就建议乔冠华找一个通讯社,把所写的文章署名后再发往世界各地,借以扩大影响。乔冠华一听,正中下怀。但是,《时事晚报》属于余汉谋办的报纸,不能用乔冠华的原名发稿,须用笔名。“那么就用‘乔木’吧?”梁路晨信口说道。“好吧!”乔冠华不假思索地便答应了。于是,“乔木”这个遐迩闻名的笔名就这样问世了。于是,一个随手拈来的名字便传遍了南国,乃至南洋各国……

  胡乔木原名胡鼎新,在清华园读的是历史系,当时乔冠华攻读哲学系,二乔那时便已熟识。当乔冠华在香港新闻文化界才华横溢地大施拳脚的时候,胡乔木已经在延安被广泛赞誉为中国共产党大名鼎鼎的“党内一支笔”了。胡鼎新亦以“乔木”为笔名,在《解放日报》等报刊发表大量文章,在读者中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这之前,由于抗日烽火连天,两人天南地北,各显奇异才华,倒也相安无事。

  但是,还是不可避免地惹来了一些麻烦问题。两人同一笔名,给一些读者带来许多不解。有人说,“乔木”一会在香港发表国际述评文章,一会儿又在延安发表社论文章,莫非他有分身术不成?甚至还闹出过一个小小的笑话来。一次,时在白区工作的胡鼎新的妹妹胡文新(方铭)看到香港报纸上刊登了署名“乔木”的文章,以为哥哥到了香港,于是给“乔木”写信,结果,这封信落到了乔冠华的手中,使乔冠华深感莫名其妙。后来,人们终于弄清一南一北的“乔木”不是同一个人。因此,大家以“南乔”(乔冠华)、“北乔”(胡鼎新)相称,以示区别。

  1939年8月,经廖承志、连贯介绍,乔冠华在香港加入中共。1941年12月18日,日军在香港登陆,乔冠华奉命离开香港,到东江游击队去。他不久错道桂林,来到重庆,在八路军办事处外事组工作,同时担任《新华日报》社论委员会委员。

  那个时候,胡乔木早以“北乔”自居,并为各方认同,而且毕竟两个“乔木”不在一地,还算不太麻烦。

  “重名官司”因毛泽东返回延安而暂断

  然而,一旦一南一北的“乔木”相聚在一起,两人重名之事便又纠缠不清了。最大的麻烦,就出在1945年深秋国共重庆谈判之际。抗战胜利以后,毛泽东应蒋介石之邀,离开延安前赴重庆共商建国大计。毛泽东的一列随行要员之中就有当时兼任中央政治局秘书的胡乔木。

  “北乔”南下,跟“南乔”有缘相聚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自然是老友相见甚欢。胡乔木到重庆之初便以“乔木”之名在《新华日报》上发表文章。而乔冠华作为《新华日报》编委、国际述评专栏的负责人自然会耳闻目睹。这样,两个“乔木”欢聚在同一幢楼里,同在一家报纸《新华日报》上发表令人称奇叫绝的文章,太叫人分不清是出自哪一个“乔木”之手。

  “二乔”相遇,交谈中不免会提到重名的问题,由于“乔木”出典于《诗经》,又寓意“高大、挺直”,两“乔”都喜欢这一名字,所以,两人谁也不愿放弃自己已有影响而且寓意深刻的“乔木”之名的署名权,于是,一场“舌战”不无可避免地爆发了。

  “南乔”乔冠华以为,他本姓乔,用“乔木”笔名,顺理成章,他还颇风趣地说:“我本来就姓乔嘛,你看我这一米八二的个头儿,不正是一棵挺拔的乔木吗?”

  而“北乔”胡鼎新也毫不示弱,他津津有味地说:“我的名字本来就叫乔木,此名自然非我莫属。我取《诗经·小雅·伐木》‘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中的‘乔木’为名,也是偏好乔木高大、挺拔之树。1938年7月,我与李桂英结婚后,我还将她的名字改成了‘谷羽’。谷羽者,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鸟也。”

  两个各说各的理,一时互不相让,难分难解。好在“北乔”不久就回到延安去了,想争也争不起来了。这场署名之争,因重庆谈判的结束,毛泽东离渝返延而暂告休战。

  “重名官司”引出“二桥”小插曲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冤家路窄”。中央人民政府正式成立之后,南北“二乔”竟然走到了一起,又相聚于北京并同时在中央领导机关任职。除了在刚刚成立的周恩来兼任主任委员的外交部外交政策委员会担任副主任委员外,乔冠华还兼任新闻总署下属的国际新闻局局长。这新闻总署署长不是别人,就是胡乔木!

  南北“二乔”天天在眼皮子底下碰面、共事,于是两人重名的问题又显得突出起来。两个“乔木”,虽说是同窗好友,又是同乡,但为了拥有“乔木”之名,双方各持己见,仍然互不让步。

  事情终于惊动了毛泽东主席。这数年无法了断的“人名官司”,无奈最终打到了毛泽东那儿。毛泽东也为此事动了一番脑筋,一天,毛泽东将两人召到办公室,特意为两人断名。

  毛泽东首先询问乔冠华:“你原来用的是什么名字?”乔冠华回答:“我原名叫乔冠华。”毛泽东沉思片刻,随即把手一挥,一语定乾坤,作出“终审判决”:“这个名字很好嘛,以后你就叫乔冠华,仍然姓乔。”毛泽东说完,又转向胡乔木:“至于你‘北乔’嘛,本来姓胡,你可以恢复原姓,保留乔木一名,就叫胡乔木好了。两位意下如何?”

  这真是一种极佳的平衡:南乔留姓,北乔留名,利益均等,分而享之。乔冠华和胡乔木一听毛泽东的这一裁判,言之有理,况且又打了个“平手”,两人便双双接受了毛泽东的“调停”。毛泽东的话一言九鼎,在他的调解下,两个“乔木”都很满意,“二乔”重名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毛泽东对南北“二乔”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曾作打油诗云:“古有大小二乔,今有南北二乔……”

  关于毛泽东与南北“二乔”的故事,后来还延伸出一个妙趣横生的小插曲。

  1964年12月底与1965年1月初,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正在北京举行。中南海灯火通明。毛泽东破例为自己的71岁寿辰举行了一次小规模的庆祝宴会,宴请了部分工农代表。来京参加全国人大会议的江苏盐城籍代表、当时上山下乡先进典型人物董加耕等荣幸获邀。席间,当毛泽东得知董加耕是盐城人时,兴致顿来,搁下酒杯,笑吟吟地问董加耕:“你们盐城有‘二乔’,你知道吗?”一时间,董加耕不解其故,以为毛泽东问的是盐城的风情地理,就回答说:“西门登赢桥,东门朝阳桥。”毛泽东连忙摆摆手,朗声笑道:“不对,我说的是人,不是说桥。”略作停顿,毛泽东环顾四座,掰着指头对众人说:“盐城‘二乔’,一个是胡乔木,一个就是乔冠华!”

  胡乔木痛悼乔冠华

  岁月流逝,时光荏苒。弹指几十年过去,乔冠华于1983年9月22日上午在北京医院北一楼118号病房溘然长逝。当天下午,获悉讣讯的胡乔木从广州急电王炳南和章含之,痛悼老友:“惊悉冠华同志于今日逝世,不胜痛悼。冠华同志投身革命近半个世纪,对党和国家的贡献不可磨灭。晚年遭遇坎坷,方庆重新工作,得以博学英才,再为人民服务,不幸被病魔夺去生命。这固然是党的一大损失,也使我个人痛失一良友。惜因在外地,未能作最后诀别,实深憾恨……”

  数年后,胡乔木也一暝长逝,辞别人世。

  孟红/文 《世纪风采》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