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文娱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南京“地下话剧社”大起底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21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南京“地下话剧社”大起底
在这个城市,有一种你所不知的“地下话剧”,有一群你没关注的“艺术工作者”
  前不久

  快报报道了话剧《八美千娇》在南京演出只卖出50多张票的消息,让不少读者开始关注南京的话剧市场。其实,对于话剧这种比较高端的艺术形式,南京也有不少拥趸,一些爱好者甚至自发成立了话剧社排演作品。由于这种社团彩排的话剧多数无法通过正式渠道演出,因此业内有些人把它们称为“地下话剧社”,由其排演出来的作品自然是“地下话剧”。这些社团没有专业老师指导、没有固定训练场地、没有观众、没有盈利……它们的定位和空间究竟在哪里?它们蹒跚的步履究竟能走多远?

  缘起

  一个地下剧社的成立

  日前,记者也在南京找到了一家地下话剧社:棉花剧社。这个话剧社可以作为南京地下话剧社团的一个缩影。棉花剧社的发起人是一个叫花戏的网友,他想在专业的话剧团和高校社团之外,创立一个自发形成、仅凭兴趣组织起来的话剧团体。于是,花戏在网络上发帖,棉花剧社就诞生了。

  今年2月,花戏刚刚发起了棉花剧社,一个月之后已经有100个人参加。发起人并非大腕,参加的人也没有明星梦,更不是图钱,单凭“兴趣”二字,一个月就有100个人响应。成员们都是业余人士,来自各行各业,甚至有一个徐州的参与者每个周末跑到南京。花戏喜欢把棉花剧社的成员们称为“戏子”,“浮光掠影人世迷,谈笑回眸一折戏”则被他们用作座右铭,这是《赵氏孤儿》导演陈昊洋的话。

  网络上响应花戏的人多了之后,剧社的活动就慢慢地开展了起来。首先是基本知识的普及,成员们纷纷在网上贡献自己掌握的戏剧基本知识,贴出著名的话剧剧本。2月初的时候,网络上志同道合的朋友们终于聚到了一起,开始正式地组织活动。

  剧社的第一次活动是在南大附近的一家咖啡馆里进行的。虽然是自发组织的话剧团体,但是成员们仍然制定了自己的规章制度:会费半年一缴;每个周六活动;排练的内容从基础的放松练习、即兴剧开始。此外,成员们经过讨论而制定的原则是,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急着排戏。

  这样的自发组织,最大的根据地就是网络,此后,剧社每一次活动安排都是通过网络进行,每一次的训练总结也都是贴到网上去。

  训练

  “业余”的“集体智慧”

  整个棉花剧社的活动和排练都没有专业人士指导和参与,那么他们的排练和练习计划到底是怎么制定出来的呢?剧社发起人花戏对记者表示:“基本的知识多了去啦,哪里都可以查到。”根据自己查到的戏剧基本知识,成员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用花戏的话说,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这样的训练计划,是否真的能操办起一个剧社呢?花戏表示:“我们不可能走学院派路子的,人家戏剧学院是花4年学习表演的,我们哪里消耗得起?”在花戏看来,这样的自发团体也有其优势:“学院派有学院派的问题,套路太多就死了。纯粹才是民间戏剧的可贵之处。”花戏还补充,业余有业余的训练方法:“很多高校的话剧团就是拿着本子直接排了,有些东西要靠悟性。”

  前景

  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花戏的棉花剧社才刚刚起步,几次活动仍然在基础训练阶段。因此对于前景,谁都没有把握,这也是花戏刚开始抗拒媒体报道的原因,因为他担心媒体报道会给剧社压力。花戏也不知道这样的活动可以持续多久:“到时候万一没戏唱,还丢人。”

  虽然是这样,经过一个月的运行,剧社的成员们已经有了进步,刚刚开始学习表演的成员们已经可以放松下来进入状态。台词和发声是下面练习的重点。除了技巧上的进展之外,剧社的运行也慢慢地走上了正轨,主题T恤、会员卡的设计方案都在征集当中。

  剧目方面,棉花剧社也在筹备。第一个准备排练的剧目是著名的女性话剧《V字独白》,现在仍然在人员招募阶段,最终能否拿出作品,仍然是未知数。因此剧社对合作剧场、将来的运作模式一直没有明确的方案,甚至没有明确的想法——不确定到这样的程度,让旁观者也捏一把汗。

  效应

  吸引北京网友关注

  棉花剧社成立不过一个多月,正式排戏也还没有开始,但是这样自发的民间剧社已经引起了不少关注。花戏发帖号召成立剧社之初,就已经有北京的网友留言表示了关注:“我在北京紧张地观望。”

  除了外地的网友密切关注棉花剧社的行踪之外,高校社团也向棉花剧社频频示好。因为剧社的聚会经常在南大附近的咖啡馆,南大的学生话剧社团“第二话剧社”就向棉花剧社发出了邀请,表示愿意一起合作。南师大曦和剧社的一位成员更是直接加入了棉花剧社,并牵头把棉花剧社的活动根据地转移到了南师大的大学生活动中心。

  ★业内动态

  南京“本土话剧”

  演出活动面面观

  在大阪,每年都有6000多个新的话剧作品被搬上舞台;在首尔,每晚平均有50场戏剧演出。这些都是和南京在经济上有可比性的城市,但是南京的舞台显然太过冷清。除了那些途经南京的全国巡演剧目,南京的本土话剧活动都在哪里呢?

  1. 大学生话剧展演月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戏剧家协会每年的11月都会和高校合作推出“水杉杯”大学生话剧展演月,南京市主要高校的戏剧社团都会带着自己的剧目参加,每周都会有一两台演出。除了高校剧团的交流演出之外,学生们也会邀请专业剧团和老师来开讲座、做演出。

  2.江苏省话剧院小成本话剧

  江苏省话剧院将和牛达剧场合作,在4月份持续地推出一系列小成本话剧,其中有他们原创的话剧《午夜》,也有已经风靡全国的剧本《MR.情剩儿》。江苏省话剧院的口号是:“月月有新戏,周周有戏看”,目的就在于树立起“南京制造”的话剧品牌,同时用低票价培养起市民观看话剧的兴趣。

  ★专家说法

  “闷头搞”不是办法

  南大愿意提供剧场

  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系主任:

  “闷头搞”不是办法

  南大愿意提供剧场

  记者就南京地下话剧社的问题采访了南京大学戏剧影视系主任吕效平教授。吕教授一方面对这种剧社的尝试很赞许,另一方面也有自己的担忧:像棉花剧社这样的地下话剧社完全靠自己探索的运作模式,未必能有良好的前景,还是应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话剧就该年轻人自己搞

  记者向吕效平简单地介绍了棉花剧社的情况。听说南京有这样自发组织的话剧社之后,吕教授立刻说了三个字:“太好了!”

  吕教授说,在国外由年轻人这样自发组织的话剧团是很多的。常见的做法是,政府设置一定的资金援助,戏剧爱好者们自己排戏申请资金。如果资助的话剧团体演出效果好,政府就会长期资助,扶植民间艺术。

  “投资超过5000万以上的剧场,江苏有超过70座,”吕教授介绍道,“硬件可以一下子抓上去,但是软件不是一下子能抓上去的。政府曾经投资1000万搞过一个戏,但是观众们不喜欢。如果把这1000万撒到民间,10万就能让年轻人搞一个很豪华的戏。”吕教授对棉花剧社这样的尝试非常欣赏:“话剧就该年轻人自己搞。”

  地下剧社不能“闷头搞”

  对于地下话剧社的训练方法,吕教授说:“他们的成员虽然未必都是‘业余’的,但是闷头搞,进度会很慢。戏剧艺术是经过几千年探索才发展到今天的,他们要从头开始自己尝试,进度肯定会很慢。”吕教授说,剧社自发搞话剧的精神很好,但是还是要向专业人士和学院讨教。他还用赖声川的“表演工作坊”举例,虽然赖声川他们都是独立搞艺术,但是仍然有一套专业的训练和探索方法,棉花剧社应该参考他们的经验。

  吕教授说,这些地下剧社可能会排斥官方的管理,但是不应该排斥专业的指导。吕教授更表示,自己乐于提供帮助:“只要他们需要,我可以提供帮助。我正在仙林和南大本部搞小剧场,专门提供给学生们和年轻人用。等他们的戏排出来,我的场地可以免费提供给他们演出。”

  ★他山之石

  学习上海好榜样

  南京地下话剧如何浮出水面?

  学习上海好榜样

  运作经验1

  运作经验2运作经验3

  在距离南京不远的上海,2000年起就有大量的小剧社涌现,就像一茬一茬不断生长的韭菜。其中记者发现了一个“YY剧社”,成立3个半月就已经成功演出。上海这样生气勃勃的局面究竟来自何处呢?

  运作经验1

  向专业人士学习

  YY剧社发起人洛迦告诉记者,上海的小剧社众多,其中有一半是高校的话剧社团,此外都是专业的带着业余的在搞。因此这些小剧社都不是“闷头搞”,全都是借鉴或者学习了专业知识后才展开活动的。

  不过洛迦发起的YY剧社有些例外。和南京的棉花剧社一样,YY剧社都是“业余班底”,但是发起人洛迦已经在很多个小剧社做过编剧,跟着专业人士学过一阵子,她的编剧工作虽然不讲究学院派的技巧,但是仍然注意从经典的成熟剧本当中进行借鉴。因此准确地来说,YY剧社虽然业余,但是仍然在向专业学习。

  运作经验2

  找准定位拼人气

  YY剧社没有把重心放在特别深刻的表现人生疾苦的题材上,走的是无厘头的轻喜剧风格。洛迦解释说:“YY剧社是个很年轻的团队,希望做出有年轻风格的东西。生活已经很累了,我们想提供轻松的东西。”另一方面,这样的风格也有对团队水准的考量:“那些特别深刻的题材,我们也没有办法驾驭。”

  YY剧社的创作都是以“笑声”为目的,贴合年轻人的需求。比起棉花剧社缓慢的排练进程,YY剧社成立3个半月之后就迅速拿出了原创剧无厘头话剧《私奔》。《私奔》免费演出,300个座位的场地挤了将近400个观众,还有不少观众站着观看,效果“好得出乎意料”。

  运作经验3

  大胆宣传推广

  相比棉花剧社的小心低调,YY剧社显然更有海派风格,大大方方地将自己的剧社推到了公众视野之下。网络是推广的第一平台,YY剧社在豆瓣、开心网、圈网都有自己的“据点”,喜欢剧社的观众以及剧社的核心成员都在上面活动,目前剧社粉丝团保守估计超过1200人,影响力已经初见端倪。

  YY剧社在演出话剧

  YY剧社《私奔》全家福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