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8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经济学家为何总是挨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20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经济学家为何总是挨骂?
不讲真话、屈从利益、本位主义是三大主因
  最近几年经济学家挨骂的事例已不鲜见。有人将此现象归结为精英阶层与草根民众间的情绪对立;有人把哗众取宠视作某些经济学家挨骂的原因;还有些人认为,学者之所以在百姓眼里被贬值为“砖家”,主要原因是理论与实践脱节,是对财经实务和基层民情了解程度的不足。

  以上几种解释都有一定依据,但笔者认为,一些经济学人在百姓眼中贬值,主因不是知识不够多、水平不够高,而是实事求是作风的匮乏。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唯上不唯实,本位主义盛行,以及陷入一些小圈子、为利益集团所囿等。其中,三种现象值得关注。

  其一,“抬轿派”的日益壮大。近些年来学者讲真话的风气较以前淡薄了,有些研究者习惯于揣摩领导的意思。只要上面已经作了决定或领导已经表了态,一些专家就会为此找依据,为此造势,为此阐释细节和意义,甚至该决策的负面作用因形势变化和时空转换而越来越凸显,“抬轿派”有时也会极力维护原有的观点。

  以人民币汇率为例,虽然2005年7月的汇率改革十分正确,但此后3年的渐进升值方式却有弊有利,而且越到后来弊端越大。比如21%的升值幅度已非外向型企业所能承受;渐进升值产生非常明确和一边倒的升值预期,导致热钱大量涌入、国内流动性泛滥,国际收支、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规模不仅没有因升值而减少,反而持续、急剧地膨胀等。但是国内相当部分专家一直一边倒地宣传人民币升值的种种好处。除汇率问题外,在对未来经济形势的判断上,抬轿派也表现得比较明显。早在2008年4~7月份,国内经济形势已经出现逆转,国内企业的日子已很艰难。但“抬轿派”却习惯于报喜不报忧,把经济增速下滑作为某种调控的成绩来宣扬。

  每个人观察问题的视角不同,每项政策总是有利有弊,每样决策总得接受形势变化的挑战。当时易势移的时候,当发现问题已经存在的时候,有责任心和爱国的研究者应该站出来说真话、讲实情。温家宝总理曾说,“知政失者在草野,知屋漏者在广宇。”其意就在勉励学者要坚持唯实不唯上的思想作风,期待学者敢于指出政策的不足之处、善于为中央提供不同视角的政策建议。

  其二,利益集团对经济学界的不断渗透。比如,黄光裕明明涉嫌洗钱、造市、侵吞银行贷款等多种严重性质的犯罪,有些学者却有意无意地提倡豁免民营企业家的原罪,有的甚至公然在国内外媒体上为黄喊冤;明明我国大中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已普遍超过10倍,高价房已成为积累金融风险、影响社会和谐、削弱基层民众消费潜力的负面因素,却偏偏有一些学者不断为高房价辩护;明明对人民币升值施加压力是美国政府的国策之一,在持有大量人民币资产的欧美金融机构任职的经济学家却一边倒地为升值政策唱赞歌。

  这些案例说明,随着商业化和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一些学者确实已为“钱途”所困,沦为国内外利益集团的“御用”专家。

  其三,学风中本位主义问题严重。一些机关下属研究机构的研究者,几乎都受到观点和政策建议须与所在单位一致的“内部纪律”约束。虽然这些机构的许多研究报告都很有深度,但在涉及主管单位所辖职能、权限、政绩和存在问题等方面,研究者大都会取用相对有利于本部门或本级政府的论点和论据。

  如果部门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在从属不同的研究机构之间,观点相左的可能性就会更大一些。在日常的学术交往中,笔者有时就会听到某些研究员被领导批评为“拿本单位工资、不为本单位说话”的信息。在有关宏观调控的方向争论很激烈的时候,有些部门甚至在基层调研时,给被调查对象发出“请正面评价某某政策积极作用”的标题。如此调研、如此研究,某些经济学家挨骂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姜艾国(中国改革开放论坛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理事)原载《瞭望》周刊2009年第11期

  ■链接

  刘革新委员:

  部分经济学家须淘汰

  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科伦集团董事长刘革新在分组讨论中大声疾呼:“主流经济学家的判断已经证明不行了,要淘汰一部分经济学家。”刘还拿出自己的经验和与会代表共享:“我们企业做的事情和主流经济学家的说法反其道而行就行了。”这枚“炸弹”抛出后,立刻引发了在场委员们的热议。

  主流经济学家为何频频失误?多位与会者总结道:“我们很多的学者都是教科书思维,照本宣科。”“很多学者都没有深入实际,只是摸着领导的脾气做研究。”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政府决策单纯指望官办的研究机构,可能会出现偏差。如何进一步加强宏观政策的前瞻准确性?多位委员建议:“加大力度扶持民间的研究机构,并且着力畅通民间机构和决策层的沟通渠道。”

  ■观点

  经济学家挨骂是正常现象

  “经济学家挨骂”在中国好像是一大独特景观,以至于一些媒体、社会研究机构以及社会舆论开始研究“经济学家挨骂”现象。为何挨骂?骂得是否有道理?骂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笔者认为,一些经济学家的确有该骂的理由。如有人走穴骗人,收了钱昧着良心代言,去年就有人忽悠股市要上冲一万点,说房价只涨不会跌,害了不少人;也有人脱离实际,躲在象牙塔里说昏话,提议什么涨价可解决春运买票难。但更多的情况是,经济学家虽然被骂也不一定真有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经济学家更关注经济效益,而对社会公平着眼较少。经济学家的本职是判断用怎样的手段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转型期的社会要求经济学家不仅指出什么是高效的资源配置,还要求他们在效率与公正之间作出最佳选择,否则经济学家就可能被口水淹没。

  在一些人心目中,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了,但心理预期和现状有不小反差,一些人的不平之气就撒到了经济学家头上。

  过去,主流经济学家说,彻底市场化改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能够使资源配置效率大大提高,社会财富迅速增加,百姓很快会过上幸福生活。民众都认为这确实是一剂灵丹妙药,都期望尽快实现这个目标。但是,市场化改革走到今日,在经济社会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贫富差距扩大、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暴露出来,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矛盾日益凸显。一部分百姓上不起学、看不起病、买不起房、养老无着落,甚至下岗失业,没有基本生活保障。百姓把这些社会不公现象都怪到主流经济学家身上。而主流经济学家面对这些问题提不出什么有效解决办法,只会说“是市场化改革不够、不彻底造成的”。他们甚至与民意针锋相对地为自己百般辩护,而不是提出有建设性的对策。这是经济学家遭骂的另一个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复杂化,层次的多元化,今天的媒体比过去开放了,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为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表达不同的观点提供了渠道,再说做人做事,破易立难,指出什么道路行不通容易,指明什么道路该走很难,而后者往往要依赖于经济学家们的智慧。有人说,经济学家更关心效率,而政治家更关心公平。从这个意义上说,经济学家挨骂也属正常现象。

  据新华网、《京华时报》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