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5版:生活常州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常州人有望“五一”吃上十大名点
· 天气
· 同一地点 两黑车女司机险遭强奸
· 绿色殡葬受欢迎
· 常州市宣传系统 实施“五走进工程”
· 居家养老 政府买单
· 常州首次出口 仿真火车车厢模型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常州人有望“五一”吃上十大名点
  “常州的名点小吃,沉淀了百年历史文化,魂牵着常州情结。现如今,正逐渐萎缩淡出市场。正宗上品的名店小吃已难觅芳踪,一半老字号已经不复存在。”今年2月召开的常州市两会上,一些政协委员提出“重塑常州十大名点”提案。昨天,钟楼区政府召开的“打造双桂美食坊,重塑十大名点”项目推进会上传出消息,3000多平方米的美食坊一个多月后就将建成,常州人有望在今年5月1日吃上常州传统名点。

  常州名点小吃正在消失

  今年两会上,民建常州市委递交了一份名为“重塑常州十大名点”的提案。提案中提出,随着常州大规模城市改造,小吃名店大多淡出市场,仅存的川良美食城、美味斋糕团店、三鲜馄饨店几家名点小吃,当年的风味一去不返。分散在城边的义隆素菜馆、迎桂馒头店、马复兴名点小吃品种单一,场地狭小,成不了气候。

  “早在南大街、双桂坊、青云坊、西瀛里、天宁商都等城市中心拆迁改造之前,常州市对名点小吃、美食一条街就规划了方案,之后又有多次规划,但最终均告流产。究其原因,主要有场地租金太高,有关职能部门间缺乏协同落实机制。”政协委员们在提案中认为,常州对名点小吃的扶持政策未能持续,名点小吃缺乏出新,经营也缺乏创新。近二十年来,常州名点小吃品种逐渐消失,质量每况愈下,老字号网点加速减少,经营者缺乏市场开拓力等是重要原因。

  “双桂美食坊”预计五一开张

  昨天钟楼区政府召开的“打造双桂美食坊,重塑十大名点”项目推进会上,钟楼区政府有关人士介绍,为了配合南大街商贸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街区的需要,这次在常州福源恒大楼成功引进“缤纷亚洲”品牌,其规模为22000平方米,初期投资为3000万元,由于项目的不断深入,企业从长效考虑,将投资追加到1亿元。

  负责投资建设“缤纷亚洲”的江苏汇辰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盛雅琴介绍说,去年就有政协委员提案重塑十大名点,目前,重塑名点得到了常州市政府各相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恢复常州传统“十大名点”将作为“缤纷亚洲”项目的重点内容,地下室和一楼外广场近3000平方米都用来打造“双桂美食坊”。

  据了解,“双桂美食坊”(常州十大名点)预计于4月30日前完工,于5月1日正式和市民见面。“我们打造美食坊,不仅仅为恢复名点小吃,还从商业休闲旅游的角度来考虑。常州城市原来的景点不多,打造旅游城市,让游客能留下来住一晚,能有东西可看,可玩,这也是我们重塑常州十大名点的一个重要原因。”盛雅琴说。刘国庆

  ■相关链接

  民建常州市委提案所称的“常州十大名点”即为常州名点小吃的统称,但主要是指常政发[1989]272号文件所指的10多种名点小吃。它们分别是:马复兴馄饨点的菜肉馄饨;三鲜馄饨店的三鲜馄饨;美味斋糕团店的四喜汤团、酒酿元宵;双桂坊光明酒酿店的桂花甜酒酿;迎桂馒头店的小笼包;常州麻糕店的大麻糕、蟹壳黄;双桂坊麻糕店的清真麻糕;银丝面馆的银丝面;义隆素菜馆的麻油面和酥点心;常州糕团店的各式糕团。这“十大名点”中,历史最久的是清咸丰年间的大麻糕、清道光年间的加蟹小笼包,曾被收录《中国小吃谱》和《中国名点菜谱》的有大麻糕、老人酥、加蟹小笼包、银丝面等,常州酒酿元宵曾在解放前作为上海“大世界”招牌小吃。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