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弃二级市场上一单就能全部高价卖出的机会,转而以大宗交易方式在近乎跌停板上“割肉”,这个异乎寻常的行为连同另外11笔大宗交易将攀钢钢钒整合进程中的蹊跷内幕暴露无余。
从2008年8月5日到上周五,攀钢钢钒共出现过12笔大宗交易。除2008年8月28日的那笔成交价格高于收盘价外,其余11笔大宗交易成交价均大大低于当日收盘价,超过9%的高达8笔。在这12笔大宗交易中,10笔发生在“攀钢系”整合方案上会之前,另外2笔发生在今年2月20日和上周五。统计发现,这12笔大宗交易总的成交金额高达5.36亿元,大资金运作迹象相当明显,分别发生在世纪证券、信达证券、国泰君安、江南证券和宏源证券,其中世纪证券、信达证券互为对手交易的高达9笔。
发生在世纪证券、信达证券之间的9笔大宗交易存在主力通过大幅下跌的成交价格来震仓、洗盘的可能。因为当时,市场对“攀钢系”整合能否顺利推进普遍存在怀疑态度。而随着“攀钢系”整合将获顺利推进的趋势明朗,攀钢钢钒的股价扶摇直上。后面的3笔大宗交易,尤其是上周五的那笔交易,则可能是同门主力不同账户之间的利益重置。
攀钢钢钒3月16日盘中最低价和最高价分别为9.54元和9.53元,如此狭窄的振幅并不表明有意出局者难以抛售。截至收盘时,攀钢钢钒9.53元、9.52元、9.51元价位上分别挂有529.05万股、544.75万股、400.65万股的买盘。也就是说,想抛售的特大投资者一单就可以卖掉约1500万股。但蹊跷的是,竟然有攀钢钢钒投资者上周五以只比跌停价高1分钱的8.6元甩卖了400万股。放弃在二级市场高价卖出,却通过大宗交易以接近跌停价格的方式“割肉”,显然另有蹊跷。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攀钢集团给攀钢钢钒提供的9.59元现金选择权整合实施在即,在股价极度接近现金选择权价位而大买单频频上榜,表明确实有机构投资者积极吸纳以期在“攀钢系”整合完成后进行炒作的可能。
快报记者 陈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