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发现 传奇建筑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原民国交通部大楼秘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原民国交通部大楼秘史
A23

  ◎一座皇宫般的建筑为谁而建

  ◎南京保卫战的指挥中枢曾设在此处?

  ◎大楼里的地下迷宫何人能解

  繁华的中山北路车来车往,高楼大厦随处可见,热闹非凡。而道路两旁的民国建筑,更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其中,南京政治学院内的一栋巍峨壮观的西式建筑,吸引了许多路人驻足,并产生无限的遐想。记者随机询问一位市民:是否知道那栋庄严肃穆的建筑过去是做什么的?这位市民回答得很干脆:知道,过去是国民党的交通部,现在因为是军校,没机会进去好好看过,挺遗憾的。

  那么,这个让大多数市民不知庐山真面目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建筑内部究竟是什么样的?围绕着它又发生过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如今它的真正用途又是什么呢?近日,《发现周刊》走进南京政治学院,近距离地参观了这栋走过七十多年光阴的建筑。

  这就是国民政府交通部大楼的庐山真面目 颜道静 摄

  大楼内,长长的走廊四通八达 曹舒雅 摄

  大楼内的装潢别具特色,颇具美感 曹舒雅 摄

  国民政府大员互相攀比盖衙门

  南京民国建筑研究专家苏克勤告诉记者,这栋大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国民政府部门之间相互攀比的产物。

  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5月16日,国民政府交通部成立,第一任交通部长是王伯群,办公地点就设在华侨路的一组平房里。国民政府铁道部成立后,首任部长孙科便在中山北路萨家湾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办公楼。孙科巨资建楼的举动,让交通部长王伯群看得眼红,他想要建造一座比铁道部大厦更好的办公楼,与孙科的衙门对着干,而且,他还特地把位置放在铁道部办公楼的马路对面。

  1928年,大楼设计工作正式启动,刚设计完毕还未开工,王伯群就调任了,交通部长一职由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陈铭枢兼任。10个月后,由于与蒋介石政见不同,陈铭枢辞职去了法国。任职期间,他忙于政事,无暇顾及盖大楼的事儿。朱家骅接任部长后,眼看孙科已经搬进宫殿般的铁道部大厦,而交通部还在拥挤的平房里办公,朱家骅急了,他把兴建交通部大楼作为当务之急。1933年,这项工程正式动工,大概只用了十个多月就完工了。

  苏克勤告诉记者,国民政府交通部大楼面朝东北方向,是一座四层楼建筑。它东西长约一百多米,南北宽五十米,分为三部分,内部是一闭两开的三个大天井,四周是规则的一百五十余间房间。大楼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原屋顶设计采用中国传统宫殿式的重檐歇山顶,琉璃瓦屋面,颇为富丽堂皇。庭院布置了园林绿化,院落占地近两万平方米。大门前则模仿北京故宫前金水河与金水桥的设计。据介绍,这栋楼的建筑材料以灰黄色的砖石为主,伴有作为大梁的大量水泥石柱。宫廷式造型古朴而富于质感,四周伴有青松翠柏,从外观上看,给人一种雄浑肃穆的庄严感。如果从高空俯瞰,应呈“中”字形,同孙中山和蒋中正的“中”字应和。因此,1937年,交通部大楼被评为当时南京最宏伟的建筑大厦。

  大楼的设计者为何是白俄罗斯人

  关于这栋建筑,许多人以为设计者是梁思成,但实际上,在此楼设计建造这段时间里,梁思成大部分时间在美国学习,就算他后来回国了,也根本未到过南京。那么,这栋融合了中西方特色的建筑到底是什么人设计的呢?

  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和近现代建筑风貌区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建筑系博士生导师刘先觉教授告诉记者,国民政府交通部大楼是由白俄罗斯人耶朗设计的,20世纪20年代时,他在上海开了个事务所。至于为什么不找中国自己的设计师,刘先觉教授认为,那时,整个建筑设计市场都是竞争的市场,没有所谓的官方设计所,都是私人的事务所。耶朗能取得交通部大楼的设计权,可能有两种途径,第一是竞标,第二是受到委托。对于竞标,刘教授认为可能性不太大,如果要公开竞标,需要几十个方案,要组织评委会,这样要花很大代价的。民国建筑中中山陵是招标的,而且是对国际招标。所以,刘教授认为委托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可能交通部本身就想要一栋融合西方特色的建筑。

  大楼装修摆设全按部长夫人喜好

  很多人都以为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肯定很有钱,实际上并不是的,在筹建大楼时,根本就无钱可用。后来,国民政府交通部就以建“邮政总局”大厦为名,挪用邮政专款建楼。当时的花费是一百一十多万元。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建成后,“邮政总局”的办公区域实际只占用南楼的五分之一,其他的,都为交通部所用。

  朱家骅夫人程承馨,是个受过高等教育且非常时尚的女性,她对当时大上海无比迷恋。在她看来,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南京比起上海,仍旧“土”了些,在她的观念里,一切都是上海的好,衣服非上海老师傅定制的不穿,生活用品非上海品牌的不用,房子非海派装修不住,甚至她还影响到丈夫,因而,交通部大楼设施和布置也都上海化了。

  据说,当时国民政府交通部的厨师、清洁工,都来自于上海。整个大楼的卫生清洁,都由上海清洁公司负责。玻璃窗、门窗随时都是一尘不染,地板、磨花石地三天两头打蜡,光亮照人。

  今日大楼比初建时矮了许多

  在南京政治学院里,记者遇到了一位刘姓教员,在他的引领下,记者得以较全面地参观了这栋70多年前的民国建筑。

  站在大楼前仰望,记者发现大楼的楼层颇有蹊跷之处,一部分为三层,一部分为四层。刘教员告诉记者,这栋楼原来有六层,是因为日本人的恶行,才使大楼的楼层发生了变化。这是怎么回事呢?

  据介绍,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时,大楼被日军炮火击中,宝盖式的屋顶与上面两三层都着了火,烧了很长时间,火被扑灭后人们发现,这栋建筑被焚毁得比较厉害,有的部分被烧掉了两层,有的部分被烧掉了三层。当时,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澳大利亚人哈罗德·约翰·廷珀利亲眼目睹了南京城的混乱,他提笔写下了这样的文字:“南京最漂亮的建筑物——交通部大楼及其富丽堂皇的礼堂,都在大火中燃烧。但究竟是中弹起火,还是中国士兵败退时放的火,我们就不知道了。”

  这把火究竟是怎么烧起来的?

  刘教员告诉记者,他也听过类似的说法,国民政府在撤退时曾下过命令,火烧一些重要的建筑,也许交通部的火就是国民政府的人自己点的。就此问题,记者询问了对南京保卫战有较深研究的南京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裴志海,他告诉记者,此种说法失实了,国民政府从未在南京下过此类命令。如果真是人为纵火,那大火也应该从一楼往上烧,不可能从五六楼烧起。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还都,着手对此楼进行修复,但被烧毁的楼层没有再重新修葺,直接在现存的楼层之上加盖屋顶。

  这里曾是南京保卫战的指挥部?

  在战争年代,这样一栋大楼想必也是城市巷战时的必争之地,当年这里都发生过怎样的故事?

  在学院里,有不少教员、学生都认为,南京保卫战中,唐生智的卫戍司令部可能就设在国民政府交通部。但这方面的资料比较少,总是模糊地说大概就在这个位置,后来,越来越多的人也就默认了这个观点。不过裴志海告诉记者,南京保卫战中,唐生智确实将南京卫戍司令部从百子亭唐生智公馆迁到这一带,但并不是在交通部,而是在它对面的国民政府铁道部,时间是1937年12月9日。

  一位上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政治学院的老学员陈先生告诉记者,他曾听说,南京保卫战中,虽然唐生智已下令撤退,但有一部分不甘心撤退的国民党散兵在城内且战且退,最后就以此栋大楼为据点,与敌人周旋。裴志海认为,虽然此事在历史上并无记载,但极有可能是真实发生过的。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会有血性的中国军人不顾上面命令而抗争到底的。

  工作十年的教员为何在楼里迷路

  七十多年过去了,记者迫不及待地想见识这栋经历过硝烟和战火的建筑,在刘教员的引领下,记者走进大楼,顿感进入了古代皇帝的宫廷,楼内拱形通道纵横交错,曲径通幽,极其深远。但这个穿插交错的拱形走廊着实迷惑人,很快,记者就没了方向。

  刘教员告诉记者,他是十年前来到学院任教的,在最初的两年,他经常会在迷宫一样的回廊里迷路。虽然如今他对大楼里面的布局已经很熟了,但冷不丁,他还是会在走廊的分岔处愣半天,得花费挺长的时间才能找到路。果真,在参观完二楼准备下楼时,他领着记者左转右转,愣是花了好几分钟,才找到了楼梯口。

  而接受采访的学生也说,许多学生,尤其是新生经常迷路,以至于下了课,除了上厕所,他们哪儿都不敢跑,乖乖地坐在教室里等上课。

  谁也没有探过的神秘地道

  南京许多重要的民国建筑,都修有地道或者地下防护工事,这如迷宫般的奇特大楼,会不会也有神秘的地道呢?

  刘教员告诉记者,大楼下面应该是有地道的。他清楚地记得,刚来到学院时,他无意中找到过地道入口,只是现在他已记不清具体位置了。他领着记者在迷宫一样的回廊里转了几圈,找到了一处能通向地下的入口,但门已上锁,门上挂了一块木牌,上写“闲人不得入内”。

  难道大楼里只有这一个入口吗?记者采取“走格子”的方法,继续在楼内“侦察”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转悠半天之后,终于让记者又发现了一个地下入口。走进去一看,那里原来成了花房,一位老师傅正坐在小凳子上修剪花草,在他的周围有许多吊兰,枝肥叶绿,长势喜人。

  据老师傅介绍,这下面挺大的,说地道也好,说地下室也行,反正是由一个个房间组成的,每个房间的墙壁上都留有一个80厘米见方的入口,想必是通往另一处的,里面应该也是四通八达,但他平时就是侍弄花花草草,没空在里面走一遍,也不敢走,万一迷路了咋办?

  记者通过花房最里面墙壁上的入口往里看,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试着喊了一声,竟然有回声,看来,里面确实有极大的空间。

  刘教员告诉记者,虽然很多人对此也很好奇,但很少有人打它的主意,想想看,地面上的通道都绕不出来,还想玩地下的,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看着大楼就像看着自己的心上人

  走出大楼,再回头看它,仿佛在记者身后的是一座静谧的城堡。高大的松柏树、茂盛的万年青浓郁葱翠地掩映两旁,将春天的信息到处传递,前门的小桥、护城河,又有了小桥流水的意境。

  刘教员告诉记者,学院里的师生对此建筑尤其喜爱,他用了这样一句话来形容:“看到这栋楼,就像看到自己的心上人一样。”他表示,尽管时光走过了七十多年,大楼内部的设施已经有了天壤之别,但它的魅力依旧赢得了学院同仁深沉的爱。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张荣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