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视点
3月7日,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政协会议医卫界别联组会上透露,新医改将彻底切断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状况。切断以药养医的收入渠道后,要通过研究增加诊疗费等目前偏低的医生正当劳务费用,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3月8日《京华时报》)
公立医院的改革是新医改的重点,“以药养医”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重点。切断医院以药养医的收入渠道,好处显而易见:医院不卖药了,医生不能再通过大处方推销药物,医生为了拿提成“多开药、乱开药”带来的看病贵将不再存在。这当然是患者的福音,也是还原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应有举措,但我还想提醒一下:在切断“以药养医”之后,必须要防止诊疗费的报复性上涨。否则的话,药费下降了,诊疗费和名目繁多的检查费却相应地涨上去了,对于患者来说,负担依然没有减轻,新医改“大大缓解看病贵”的目标就会被架空。
毫无疑问,在长期以来“以药养医”的规则体系下,公立医院医生的诊疗费是相对偏低的,“5块钱挂个专家号”是很普遍的现象。诊疗费偏低,带来了两大恶果:医生看病像是流水线作业,能马虎就马虎;在推销药品时却是不遗余力,昧着良心的大处方满天飞。新医改切除医院“以药养医”收入渠道之后,提高医生诊疗费,是可以理解的,对患者来说,能体现医生劳务价值的诊疗费,其实也就意味着医生会认真帮你看病。
但提高医生诊疗费却也应该警惕“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报复性心态,诊疗费的提高应该经过充分的讨论,做到公开透明与合情合理。如果医院把不再卖药带来的收入损失全转嫁到医生的诊疗费和检查费上,那么,随之而来的必然就是诊疗费报复性的上涨和医生开出的各种“宁多勿少”的检查单——以前是一个感冒给你开几百块钱的药,现在是一个小毛病让你浑身做检查。
解决的方法只能是加大政府投入。众所周知,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有公共财政投入、社保以及个人医疗支出、药费加成(即以药养医)三条渠道。在很多医院,卖药收入往往占据医院总收入一半以上的份额。现在新医改要杜绝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医院收入大减,要维持正常运作,必然需要寻找新的收入来源。正如我们刚才所说,诊疗费和检查费的报复性提高,必然让“帮患者减负”的新医改目标落空,所以说,诊疗费和检查费的报复性提高绝不能作为医院新的收入来源。能够维持公立医院正常运转而又能实现“帮患者减负”目标的,只能是持续加大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事实上,政府对公立医院长期以来投入偏低,所以默许医院加价卖药,正是当今看病贵的症结之一。新医改的推行,正是政府兑现自身责任的契机。
遗憾的是,新医改方案至今没有告诉我们政府将如何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在政府如何加大投入并不明朗的情况下,听到“切断医院以药养医收入渠道”和“研究提高诊疗费”的消息,实在是让人且喜且忧。(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