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所谓的“避重就轻”和商业用心,作为一种吸引读者的报道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关键要掌握度,掌握分寸。就像你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春晚报道成一场英模报告会一样,你也不应该把一年一度、民众翘首以盼的两会报道成一个“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秀场。
两会正在北京举行,一年一度的政治季节到来了。
依然有必须完成的程序,人大审议、政协讨论政府、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工作报告,以及财政预决算报告。除此之外,还有人民代表、政协委员的议案、提案和会议上的发言。
每至会期,报道铺天盖地而来,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哪怕片言只语,都会被传播开来,并迅速在社会上形成讨论,会内会外,确有某种“交响”之声。
但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两会报道的数量,并不见得能够代表深入的程度;“雷人”言论的丰富,并不见得可以证明议政的郑重;对“普通代表委员”的关注,并不见得足以显示意见的广泛(普通代表委员,本身是一个值得商榷的说法,代表委员虽有活跃程度的不同,但地位上没有普通非普通之分)。
每年两会,总是能够涌现几难尽数的呼吁、意见、批评和建议,但这些都有些类似于各说各话,最后被送交政府和两院作相应处理,尽管会“件件有回应”,公众却未必知其详细,因为一些代表委员的述职对象在哪里也不甚明了,使得这些“回应”因而更像是针对代表委员个人的“回告”。
建议和意见的丰富,形成了每年3月为期旬余的热烈气氛,但是否能形成社会对一些热点问题的可持续的关注,促进各种意见的充分表达,并去寻求解决办法,仍然是一个疑问。很多建议成为瞬间的热点,成为迅速消失的声音,成为一时之“雷人”或一日之灿烂的云霞。议题如何在交流中自然集中,意见怎样相对长久地呈现,以及所议之事是否会有结果(这不同于“有回应”),未可期待。
更加令人感到不安的是,一府两院的报告和财政预决算报告,在琳琅满目的花絮中若有消失之状。这些应属两会当然的主题,政府工作报告,实为一年施政小结与下一年施政要点;法院和检察院报告,实为国家法律执行状况的年度梳理和展望;财政预决算报告,对国民财富的用度合理性至关重要。但我们几乎难以看到这些报告是否经过了充分的审议,有哪些分歧、争议出现。我们能够看到的只是大会作出了报告,分组会议审议和讨论了这些报告,而审议和讨论中是否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什么补充意见,知之不详。
应该说,这些报告无不涉及重大事项,比一些代表委员的建议、批评、意见、呼吁,更切乎中国的现实和未来,这也是民众急于知晓和了解的。可是两会以来,我们在一些媒体的报道中更多看到的还是一些“雷人雷语”,看到的还是一些有着明显包装痕迹的“炮轰”和“反调”。
没有人会刻意指责媒体选择报道的“避重就轻”,也没有人会轻易怀疑媒体的商业用心,在媒体日益成为“大众传媒”的今天,所谓的“避重就轻”和商业用心,作为一种吸引读者的报道方式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关键要掌握度,掌握分寸。就像你不应该也不可能把春晚报道成一场英模报告会一样,你也不应该把一年一度、民众翘首以盼的两会报道成一个“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秀场。
商业领域有顾客是上帝的说法,有的媒体也已经把读者等同了上帝,但是就像顾客到商场购物各有各好一样,读者的趣味也各有不同,不是每一个读者都把每天的新闻都锁定在娱乐版的,还是有很多读者在关心国家的现实和未来。而一年一度的两会,正是民情民意集中表达的时候。(任何时候都不要低估读者的“阅读品质”)在这个时候,有责任心同时也是聪明的媒体,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就是指媒体集中“优势兵力”,尽最大努力报道民众关心的、关乎国家现实、前途的重要新闻,比如两会代表委员对一府两院报告的讨论,对报告评价、补充和建议;比如代表委员切乎民生的切实可行的议案、提案,又比如群众对两会传达的信息的反馈。有所不为,指的是在两会严肃郑重的大前提下,尽量不要把两会报道娱乐化,把代表、委员明星话,把读者、观众粉丝化。
两会是中国人参政议政的政治舞台,客观、真实、充分,是两会报道的第一要义,而“娱乐两会”则是一种极其浅薄的报道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