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昨日了解到,紧邻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的苏州刺绣研究所即将改造升级,建设面积为9700平方米的刺绣艺术馆,目前筹建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建成以后,这个刺绣艺术馆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刺绣展馆,并且该馆不仅会展示出以苏绣为主的一流刺绣精品,还将设立苏绣培训中心,为苏绣爱好者提供一个学习和文化交流的平台。
新建刺绣艺术馆需内外兼修
昨日,笔者来到苏州刺绣研究所,生产车间里几十位绣娘还在紧张地工作着。刺绣研究所前身是苏州市文联民间艺术研究组刺绣生产小组,建立于1954年,车间、办公楼都显得非常破旧。
刺绣研究所负责人蔡尚卫介绍,新建刺绣艺术馆是在现有刺绣研究所的基础上建造的,原来的建筑将全部拆掉,由专业的设计人员设计出一个定位准确、功能完善、设计独到的刺绣展示馆。目前清华大学设计院和苏州规划设计院都已经提交了概念设计,其中还有日本设计师参与了设计。待确定施工方案后,工程就将进入拆迁、建造、布展阶段,整体建成大概需要2年时间。
蔡尚卫说:“这个刺绣艺术馆,不仅在硬件设备上要做到一流,还要有一流的内涵。”他介绍,艺术馆内主要由精品展示厅、大师工作室、培训基地、休闲室四部分组成。届时,刺绣研究所80名绣娘的队伍将不断壮大,更多的刺绣“行家”将加入到刺绣的研发、制作中。另外,新馆还会具备艺术品交易、小型拍卖等丰富功能。
“绣娘”队伍中,年轻人太少
建一个刺绣艺术馆,不仅是为了弘扬刺绣文化,作为四大名绣之一的苏绣的发源地,苏州更有责任将苏绣这一“绝活”传承下去。
刺绣工作者以女性为主,苏州很多女孩从小就会刺绣,苏州人管女孩叫“小娘”,这些会刺绣的女孩则习惯地被大家称为“绣娘”,并且不管年龄大小,统称“绣娘”。
蔡尚卫介绍,苏州刺绣研究所里的七八十个绣娘,都是十七八岁就来到研究所,平均绣龄达到了20年,其中的30%具备高级职称。
然而,问题是年轻的绣娘少之又少,即使有一些刺绣爱好者,都做不到持之以恒。他说:“现在年轻人没有以前有耐心,做不来刺绣的细活。在新建的刺绣艺术馆里我们设立了培训中心,为一些年轻的刺绣爱好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刺绣历史的场所。只有通过理论的学习和文化氛围的感染,才有可能让他们真正喜欢上苏绣。通过这里系统的培训,其中说不定就会有学员成为将来的苏绣接班人。”
扩展中端消费市场是出路
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苏绣艺术,早已闻名于世。苏州刺绣研究所以研究为主导,结合生产,为国家提供了大量刺绣礼品、展品。至今已有近百幅绣品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外国元首,也常常承担着为名企、名人定制绣品的重任。
不过苏绣传人们更希望看到的是,苏绣不仅仅可以用来欣赏,还可以融入到寻常百姓的生活中去。
蔡尚卫说:“首先,苏绣的产品包装需要寻求突破。其次,我们需要扩大苏绣的消费市场。原先,苏绣面向的社会圈子太小,因为都是手工绣品,成本极高,具备消费能力的人不多。我们想,苏绣可以运用到礼品、日用品、工艺品等中端消费中,做成真正百姓喜欢又消费得起的东西,这才是苏绣产业化运作的最好出路。”王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