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
美国国际集团(AIG)巨亏和接受政府援助的消息引发美股2日重挫,道琼斯指数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跌破7000点关口。美股重挫进而引发全球股市动荡,投资者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愈加浓重。种种迹象表明,各界此前对全球经济将在下半年复苏的预判或过于乐观,形势发展的反复波折很可能超出预期。
综合新华社、央视《经济半小时》
最糟糕的时候还没有过去
美国
英国
正在由衰退步入萧条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频频出台各种强力干预措施,力图将危机范围限制在金融领域,但从最新的经济数据来看,金融危机已不可避免地祸及实体经济,并引发破坏力更加巨大的全球经济危机。
奥巴马政府虽然成功地使国会参众两院通过了价值7870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并有可能扩大到1万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但由于美国金融危机形成的复杂性,任何计划都不能实现在短期内药到病除的效果。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美国第四季度GDP增长环比由上季度增长2.8%转为下降0.3%,其中消费下降3.1%,私人投资下降1.9%,自2007年12月进入衰退以来,美国就业岗位减少了360万个,目前失业率高达7.6%,是16年来的最高点,而据估计,今年失业率可能会上升到9%左右,此外,消费支出反弹乏力、制造业持续萎缩、房地产价格跌势难止……如果说去年今日各界讨论的是美国经济是否陷入“衰退”,那么此时此刻这种担忧已经升级成美国经济是否会陷入“萧条”。
美国马里兰大学经济学教授彼得·莫里奇2日接受美联社采访时说:“美国很可能已经陷入萧条。”萧条一词令人联想到上世纪30年代。莫里奇解释说,萧条与衰退最大的不同在于:金融业等基础经济结构出现问题,导致经济无法自我修复。
美联社2日发表文章称,近期种种迹象表明,美国经济衰退可能正在演化成更严重的萧条。美国股市最近两周的连续重挫,正反映出投资者对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复苏前景的信心严重不足。
英国
各行业都在遭受冲击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英国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少相关救助措施,例如降低增值税,对汽车制造业进行补贴等等,特别是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和增加对失业员工的培训计划方面,已经投入至少6亿英镑,当然这种投入与对银行业的救助计划相比,数额还是相差不少,从目前的状况看,这些政策对于整个实体经济的提振作用也并不明显。首当其冲遭到重创的是房地产业,目前,英国平均每套房产的售价同比下降了约3千英镑,降幅达12.5%,出租房屋平均租金也大幅下跌了25%,英国第二大消费品汽车的销量出现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同比下降21%。零售业的销售量已经连续下跌8个月,开业一年以上的商店销量同比下降1%,有调查显示,15%的英国人准备增加网上购物的预算。
东欧
新的系统性风险发源地
由于出口下滑、资金抽逃、汇率波动、主权评级受到影响,东欧市场近期波动剧烈,成为全球新系统性风险的一个发源地。上周末召开的欧盟峰会未能就建立对东欧地区的援助基金达成共识。对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卡恩批评欧洲缺乏集体应对危机的能力。
投资者担心,东欧危机一旦爆发必将拖累欧洲经济陷入更深度衰退,并将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新一轮系统性风险。哈佛大学教授肯尼斯·罗格夫日前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说,欧洲大陆经济状况恶化,将导致全球避险情绪升温。一些因为欧洲市场下跌而损失的投资者将不得不抛售美国资产来筹资,从而给美股造成进一步压力。
本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都将召开利率会议,市场普遍预期两大央行可能降息50个基点。美联储主席伯南克3日也将在国会发表对经济前景的讲话。市场普遍期待主要经济体当局进一步出台强力措施,挽救经济危局。
新兴市场
发展脚步放缓
受世界经济下行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经济增长也明显放缓,印度2008年经济增长率为7.1%,低于上年度9%的增速,据印度联合工商会报告,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侵入实体经济,印度金融服务、信息科技、消费商品、零售业均面临挑战。
在经历了连续四年的疯狂上涨之后,印度房地产市场正进入近年来最为低迷的一个时期,业内专家预计,2009年印度的房地产市场仍将处于价格修正阶段,要恢复买家信心、使房地产业恢复到以往的繁荣景象,还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
为了应对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经济大幅降温风险,印度政府宣布了一项约600亿美元的振兴经济方案,包括调降增值税以降低物价、刺激消费、拨款激励纺织及出口等多项产业,此外,印度央行去年12月6日宣布,将回购利率从7.5%降至6.5%,为该行10月份以来第三次降息。
国际舆论指出,在发达国家整体经济出现显著下滑的条件下,印度等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稳定世界经济的关键。
复苏的曙光何时出现?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
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陈雨露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去年9月份,华尔街风暴骤起的时候,经济界对危机最具代表性的预测有两种:一种认为实体经济毕竟不完全等同于金融体系,世界经济仍能保存一部分增长活力;另一种认为世界经济在危机中会呈现“U”型走势,大落之后迅速强劲回升。可今年以来的现实表明,这些预测都过于乐观。那么,世界经济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复苏的曙光呢?
谢国忠:低迷状态至少维持5年
谢国忠认为,从数字上来看,去年第四季度跟今年第一季度是全世界经济最糟的时候,这是世界经济硬着陆。可能到今年二季度和三季度,由于存货消耗和投资下降见底,世界经济会趋于稳定,但稳定并不代表复苏。因为西方消费的去杠杆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消费要很快火爆起来不太可能。世界经济处于比较低迷的状态至少要5年。
陈雨露:危机远没到结束的时候
发达国家无论从经济结构,还是产业结构,应当说都比发展中国家好得多,为什么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特别是汽车业在此次金融危机中被破坏得最快、最严重呢?
西方大企业的利润率都很薄,靠的是规模,一旦全球经济出现了下滑,需求也会跟着下滑,亏损立马就会出现;另外一个原因是,金融业出现问题后,信贷规模收缩,这些大的企业无论是资本密集型还是技术密集型,一旦流动资金得不到保证,现金流枯竭,实体经济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
这轮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今明两年是最关键的,我们寄希望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明年能够见底稳住,这取决于政府对实体经济的支持的力度。
李稻葵:这个大问号现在还看不清楚
发达国家的实体经济还在继续恶化,很多制造业厂商的销售量还在下降,因此带来的企业亏损和失业问题都在加剧。
一方面,美欧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破产还在持续增加,而且银行资产大幅度缩水,目前花旗银行的市值已经缩水到1/10,欧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如果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不恢复到正常状态,实体经济难以运转起来,除了美国以通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业以外,一直被外界看好的日本电子业,现在也出现了全行业性的急剧衰退,实体经济何时能够见底,此时被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大问号,我们现在还看不清楚,可以说全球经济形势现在都是比较微妙的、比较困难的。
中国经济有望率先复苏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访谈
2009年,中国经济走势会如何,危机中蕴藏着哪些机遇,就业难题该如何破解,改革的突破口又在哪里?当前经济中存在诸多热点,备受社会关注。
针对上述热点问题,新华社记者近日采访了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
8%左右的增速有望实现
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从2008年三季度起,中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第四季度降到6.8%,这一水平的季度增速多年未见。2009年,中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压力空前。
“国家大量投资下去以后,经济会起来的,增速不一定有多高,但不会还是6%左右的水平。今年,经济增长可能会到8%或者更高一点。”厉以宁说。
厉以宁认为,经济能否实现8%左右的增长,需要两个先决条件:一是内需启动起来,投资、消费都上来的话,“保八”是完全有可能的。二是世界经济形势的发展,不取决于我们自己。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存在变数,对出口不要寄予太大希望。
尽管世界经济形势的变量很多,但厉以宁认为中国经济有望在全球实现率先复苏。“因为我们的问题不像外国那么复杂,出口虽然有一定的对外依赖度,但中国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大内需上,这实际上会培育以后的增长力。”厉以宁说。
厉以宁指出,中国启动内需最要紧的是两个方面:一是增加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农民数量庞大,他们的收入提高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会非常大。二是加快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解除老百姓的后顾之忧。养老、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体制的改革一定要跟上去,让人们敢花钱。
危机中蕴藏发展机遇
厉以宁指出,尽管经济形势不乐观,但政府正在加紧落实4万亿元投资,并帮助农民工、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对政策措施的有效性,老百姓应该有信心。
“从中国整个经济形势来看,没有太大问题。当前出口下降了,有些外向型企业停业了,但经济的基本面并没有变。”厉以宁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带来两大挑战:一是经济增长下滑,二是失业人口增加。同时,两大挑战也伴生着两大机遇:一是推进产业升级、经济转型的机遇,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机遇。
“稳住经济增长,同时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不仅经济增速可以重新起来,经济质量也会比过去好。另一方面,抓紧时间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充实各方面人才不足,有助于企业迎接未来更大的冲击。”厉以宁说。
具体来讲,厉以宁认为,购买海外资产、资源要抓准、看准,不能盲目“抄底”,否则不一定是机遇,反而可能是包袱。同时,把银行的质量搞好,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
解决就业应是当务之急
厉以宁分析指出,按照经济学的规律,经济增长周期往往在前,就业增长周期滞后一点。当前,经济增长有了好的迹象,但就业的谷底还没有到来。
“两个曲线不一样,而且就业周期不如经济周期回升快,因为每经过一轮危机,往往伴随着技术的改进、装备的更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用不了过去那么多人了。现在重要的问题,就业是当务之急。”厉以宁强调。
2008年,中国确定的年度新增就业目标为1000万,实际完成1113万。而今年,国家把这个目标调整到了900万。“完成这个目标不容易,但国家正在积极想办法。”厉以宁说。
如何破解就业这个难题,厉以宁说,当前需要特别帮助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使他们吸纳更多的就业。同时,厉以宁建议,可以考虑给那些从沿海返回内地的农民工提供创业的机会,比如为他们发放小额贷款,鼓励他们根据自身所长创办一些小企业、小作坊。这可能比通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来吸纳就业更有效。
城乡一体化改革最迫切
“2009年最重要的改革是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城乡一定要一体化,这不能再拖了。”谈起改革这个话题,厉以宁的观点很鲜明。
厉以宁解释说,长期存在的二元体制,造成城乡之间工资待遇差别明显,这使得农村成为一个庞大的蓄水池,劳动力不断转移出来。这样,不仅需要解决劳动力增量的问题,还有大量的劳动力存量在那里,经济必须保持较高的增速,就业才能缓解下来。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就是走城乡一体化,是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差距应该缩小,待遇应该一样。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保障体制改革,也必须统筹城乡,这样的话农民就进出有序了。”厉以宁说。
厉以宁指出,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他们社会保障的依托。农村体制改革不能停,但土地流转应该有规划、有秩序。土地流转所得的钱,应该提一部分用作农民的社会保障,这一点很重要。
除了城乡二元体制改革,厉以宁认为改革的另一重要突破口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快速发展,能够吸纳更多的就业。但当前民营企业仍在遭受不公平的待遇,包括市场准入等许多方面,这是体制上的问题,也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据新华社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经济学家厉以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