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财经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李稻葵称绝对不可能发生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3 月 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经济学家激辩第二轮金融海啸
李稻葵称绝对不可能发生
疑问

1

疑问

2

疑问

3

NO

  美国的银行业在痛苦中挣扎,英国、东欧的金融体系也出现了问题,一个新的概念“金融风暴第二波”最近被媒体关注,而畅销书《货币战争》一书的编著者宋鸿兵是最早提出该观点的人,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家,但是他的观点常常语惊四座。面对海外股市暴跌和糟糕的经济数据,这是否预示真有金融风暴第二波?

  自从次贷危机在去年九月份转化为一场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的救市资金规模和救市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但是,现在的世界经济已经千疮百孔,在未来破坏力更强大的金融风暴面前,全球经济体系还能经受住考验吗?东欧国家金融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是不是金融危机进一步扩散的证据?

  尽管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第二波会不会出现,在经济学界还充满了争议,但谁都不可否认,它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打击已经超过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大萧条以来的任何一场金融风暴,而与很多国际老牌的金融巨头相比,中国的金融市场却在这场危机中显得平静了许多,中国的金融体系到底能否自己平安度过危机呢?

  随着消费信贷、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等坏账增加,美国金融系统正遭受着新一轮冲击,美国今年前两个月已有14家银行倒闭,像花旗、美国银行这样的银行业巨头也是举步维艰。曾经是全球银行业巨头的花旗银行,2008年亏损总额超过200亿美元,是该行自1812年创立以来最大年度亏损。

  迄今为止,美国已有25家金融企业倒闭,4000多家金融企业陷入财政危机,其中包括在国际金融界举足轻重的美国银行和全球最大保险公司美国AIG集团。

  上周英国的皇家苏格兰银行(RBS)和莱斯银行分别对外公布了公司2008年业绩,其中皇家苏格兰银行超过240亿英镑的亏损创下了英国企业史上最巨额的亏损。

  与这些相呼应的是,2月最后一个交易日,美国股市再度暴跌,道琼斯和标准普尔指数再次创下1997年4月以来的最低收盘价,同一天,美国商务部公布统计数据,美国经济去年第四季度按年率计算下降了6.2%,降幅远大于原来估计的3.8%,这是美国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下降,也是1982年以来降幅最大的一次。

  东欧各国也陷入困境,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先后宣布面临国家银行体系崩溃的威胁,受危机影响,2008年第三季度,拉脱维亚经济出现4.6%的负增长,为欧盟国家之最,第四季度的经济降幅更高达10.5%,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该国长达数周的政治动荡,总理戈德马尼斯被迫辞职,拉脱维亚成为了第一个在危机中倒下的东欧国家。

  金融危机最危险的时刻还没有到来

  去年年底的时候,宋鸿兵曾经抛出过金融危机四阶段论,第一阶段是次贷地震,从2007年2月到2008年5月,以“两房”难以为继为主要标志;第二阶段是违约海啸,从2008年6月到2009年上半年,主要表现为规模为62万亿美元的信用掉期市场发生违约危机。按照这个时间表,宋鸿兵所说的金融风暴第二波,应该对应发生大规模信用和债务危机。他认为第二波和第一波最本质的区别在于:第一波主要冲击的是投资银行体系,第二波主要冲击的是商业银行体系。他表示当商业银行真的出现严重危机,这些商业银行的股票会暴跌,他们发行的十几万亿的金融债也会出现严重缩水,整个金融市场的情况将比去年9月份雷曼兄弟公司倒闭时更为严重。

  各国救市措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他认为美国、欧洲政府采取的各种救市措施,是试图把这场危机当成一种流动性危机来解决,但是实际上美国真正的问题是一个庞大的债务堰塞湖,其所形成的巨大压力使得整个金融体系面临严重的问题,如果只在下游去拯救这个流动性,而不解决上游的支付危机,这不符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分析认为美国的GDP如果是14万亿的话,美国的这个堰塞湖的规模应该是其GDP的12倍左右。

  美政府救市不遗余力

  近期美国政府刚刚把在花旗银行获得的优先股转为普通股,李稻葵认为此举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原先政府使用优先股从银行取得高额回报的巨大包袱,已经从花旗银行的身上卸下来了。

  他举了个例子:美国国际集团保险公司,从美国政府得到大概850亿的注资,美国政府因此获得优先股,年利率是11%,那意味着该公司一年的债务就是90多亿,这超过了该公司在正常的最好年份的盈利。

  李稻葵解释说,与中国的产业振兴计划不同,美国的援助计划在当时遭遇到强烈的反对声音,很多美国民众认为,金融业因为贪婪和其自身经营不善的问题而闯下的祸,绝不应该通过政府使用纳税人的钱去弥补,因此在救援计划当中一面给银行注入资金,另外一方面又要求银行要以高息作为回报,而这一次把优先股转换为普通股,无疑降低回报的要求,与此同时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美国银行保险机构,还有财政部下属的金融监控局,四家机构联合声明,美国的金融机构,无论哪一家出现了资不抵债、流动性短缺的问题,这些机构都会不遗余力,一视同仁给予注资,这些先决条件都决定了美国政府将会不遗余力地动用财政力量,以及其大量的国债资源和印钞权来救助银行系统,因此将进一步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并不大。

  东欧地区金融危机无传导性

  至于东欧国家金融业出现严重的问题,他认为一点也不奇怪,即便西方不出现金融危机,这些国家也会步入自己的金融危机。因为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早已非常糟糕,巨额的贸易赤字、财政赤字加上两位数的通货膨胀率和几年前不断升值的货币,在这样一个宏观经济背景下,又遭遇到了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因此西方银行纷纷把最不能赚钱的东欧地区的资金迅速撤回,而这种撤资行为是导致东欧发生金融困境的直接原因。

  中国银行业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对于中国的金融业,他认为,就整体而言,可能是近60年来最好的时期,各种指标从利润率、自有资金的比率、呆账率,种种指标显示现在是最好的时期,这给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宋鸿兵

  1994年赴美留学,2002至2007年,先后在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公司担任咨询顾问,2007年随着他所编著的《货币战争》在全国热销一举成名,现为环球财经研究院院长和宏源证券首席国际金融分析师。

  李稻葵

  

  1992年获哈佛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香港科技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经济学家协会主席,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现为清华大学经济学院金融系主任、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谢国忠

  

  1990年获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同年加入世界银行,担任经济分析员。1995年,加入新加坡的Macquarie Bank,担任企业财务部的联席董事。1997年加入摩根士丹利,任亚太区经济学家。现为独立经济学家。

  陈雨露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财政金融学院院长,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国际金融学会副会长。

  谢国忠

  不认同金融危机第二波的说法。他认为从2007年8月次贷危机出现,金融危机就越演越烈,蔓延到现在,金融危机的脚步从未停止。

  NO

  金融危机从没停止过

  谢国忠认为,金融危机到现在为止,一波一波已经很多了,一直没停过。如果说现在有什么新情况的话,只能说是一个金融跟经济之间的一个恶性循环——也就是金融不好引起经济不好,经济不好引起金融资产的质量下降,这样对金融机构的影响更不利,这两者之间的恶性循环给世界经济带来很大的风险。

  中国金融体系问题不大

  至于中国的金融业,他认为跟西方不一样,中国金融业这几年杠杆用得不是很多,贷款率相对比较低,而杠杆化过高正是这次金融大危机迅速恶化的主要原因,此外,银监会对土地贷款也有很多限制,因此房地产泡沫对于银行业的冲击有限。

  他同时指出,中国金融不能说完全没有问题,像中小企业中出口企业的问题;此外包括造船、钢铁、大宗商品交易、电子、汽车等行业的还贷能力也令人担心。不过,总的说来,中国的银行体系相对健康,保证了中国金融机构能够把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波降到最低,但2009年不良资产的比例会有比较明显的上升。

  陈雨露

  美国商业银行危机不断加深,倒闭银行数量越来越多,这是由于美国单一的银行体制所造成的,并不能就此判断金融危机第二波来临。

  金融危机还在自然延续中

  陈雨露认为,美国商业银行危机之所以不断加深,这是因为全球金融危机从投资银行领域开始发端,然后自然地会延伸到或者深化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结果。不能简单地看成是第一波还是第二波,它是一个自然延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完全不相关的两次金融风暴。

  至于美国的救市方案,在陈雨露看来,2万亿美元左右的救市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至少要拿出5万亿到6万亿美元才有可能起到救市效果。

  东欧地区金融体系本身有缺陷

  他指出,东欧地区由于外债和对外资的依赖程度太高,比如像波兰、匈牙利,在它的整个金融体系当中,有百分之六七十都是外资银行,自己本国的民族银行很小,那么欧美国家现在银行体系出了问题,他们就要进行杠杆收缩,结果这些东欧地区的企业,根本就得不到贷款,它的经济自然就要出问题。

  中国银行业将独善其身

  他表示,中国银行业尽管会受到传导和传染,但中国的银行却是最稳健的,再加上中国政府果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拉动投资,拉动内需,这样银行业会更加放心。只要这些钱按照规划投下去,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率和我们企业的利润率都不会出现失控的下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有保证的,所以银行体系,不管是从历史的原因来讲,还是从未来发展来讲,应该说都是它的表现,大家是放心的。

  ■记者观察

  未雨绸缪 抵御危机

  无论按照宋鸿兵的细分法,还是按照几位经济学家的整体论,金融危机无疑都将在更深更广的层面,冲击正常的世界经济秩序。

  和欧美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现在的良好表现,一方面得益于前期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在于我们应对经济下滑所动用的财政货币手段,尤其是新近制定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为中国经济下一步应对危机夯实了基础。不过,我们应该更充分地把握到当前的金融变局中的关键环节,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只有我们把中国经济中的那些短板加长一分,我们未来面对的风险才能降低一分。否则,任何一点疏漏和缺陷,都可能在更巨大的风暴中,成为冲垮堤防的蚁穴。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