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门”是中国古代官场上的陋习,其实质是一种依仗权势而互相拉拢、利用的手段,以达到互惠互利的双赢目的。
拜门只是建立一种名义上的师生关系,门生并不计较被拜为老师的辈份、年龄、人品、学识,只要有权有势就行。
拜门经他人引荐后,呈上“门生帖子”,并交纳一笔丰厚的礼金,再行拜师礼。“门生帖子”要写清双方姓名,自愿建立师生关系等内容。拜门以后,门生就可以凭借老师的权势在官场上春风得意,步步高升。自愿为“门生”者想攀附权势人物,而“老师”也想广收门生以捞钱。有的官员为了敛财,竟不惜屈尊“倒拜门”,即登门到所认门生的家中强行行拜师礼。
光绪年间,有个家居汉口的侍郎,当地一周姓富翁想让其子拜他为师,并准备银币百元为礼金。后来周某见侍郎居处俭朴,怀疑他是个骗子,犹豫不决。侍郎正为花销太大犯愁,所以想尽快收此门生,他让介绍人领着,亲登周宅,威逼周某让其儿子行拜师礼,侍郎则携钱而归。其实,收富家子弟为门生,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流行了。
晚清官场中还有“拜断”、“缴帖”的规矩。如果门生平步青云,官居老师之上,门生就要持帖子拜老师之门,名曰“拜断”,告知往日的老师,解除师生关系,老师则要把当初收的门生帖子交还门生,是为“缴帖”。
(王东峰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