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根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陆续制订发布了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以及物流业十个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昨日上午,国新办就此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铁男、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朱宏任介绍了相关情况。
房地产为何落选
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铁男说,对重点产业的选择有多种考虑,房地产业是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这次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很多措施,其中也包括房地产业。
他进一步指出,不是所有行业应对措施都要以振兴规划的形式来体现,已经制订的十大规划,也要随着形势的变化来进行必要的调整,包括充实、修正,宏观调控也要不断地根据形势的变化来进行调整,采取相应有效的措施,包括十大产业之外的如房地产、能源和其他行业。发改委表示,重点产业振兴规划既不是简单的应对危机的措施,也不是面面俱到的长远规划,应是一个远近结合、标本兼治,既立足于当前保稳定发展,又抓住机遇促进结构调整,有目标、有重点、有抓手,务求实效的行动计划方案,在实施时间上按三年考虑(2009-2011年)。
据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将在3月中旬陆续颁布,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落实规划提出的政策措施,密切跟踪产业运行情况,做好规划实施的有关协调工作。刘铁男表示,十大振兴规划的着眼点一是应对当前,二是着眼长远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十大产业举足轻重
发改委认为,上述十个行业中,有的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战略性产业,有的是重要的民生产业,其中九个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接近80%,占GDP的比重达到1/3,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金约占我国税收收入的40%,直接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的30%,将近60%的上市公司集中在这十大产业中。
我国是一个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和国际化面临的发展和建设任务艰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可预见的将来,这些行业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如果上述十大产业形势能够稳定的话,中国的财政、税收、就业以及“三农”形势就能基本稳定。
保增长、增后劲作用毋庸置疑
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将刺激这些行业自身的需求。他举例说,上万公里的高速客运铁路建设,核电、常规电力、钢铁和炼油行业的建设项目将为装备制造业带来可观的商机。为扩大居民消费,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税费减免、补贴等措施。今年用于家电下乡的财政补贴资金有200亿元左右,据商务部测算能拉动约1500亿元的农村消费,加上补贴农民购买农用汽车等产品,可望拉动上万亿元产品的消费。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魏杰表示,短期来看,这些规划有利于解决相关产业目前遇到的实际问题,缓冲世界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长远来看,将对中国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结构调整等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崔大鹏认为,上述规划产生的最大作用是将带动整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即从“出口拉动”向“内需拉动”转变,从生产、流通、政策、标准等方面全面进行优化和升级。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家庄健表示:这些规划将有助于中国实现今年经济增速达到8%左右的目标。同时,它将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升级转型赢得战略机遇。
是外部倒逼,更是内部需要
国家发展改革委认为,当前一些产业出现的困难暴露了我国工业发展方式粗放等深层次矛盾。这些产业大多数产品处于国际产业分工体系的低端,大而不强是其共性问题,主要表现为: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规模化和集中程度低、创新能力薄弱、企业管理需要加强。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也是难以为继的。
上述行业和相关企业遭遇的困难为实施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目前国家的实力、企业的实力和市场配置资源的能力增强,为应对危机和结构调整,提供了雄厚的要素保证。另外,我国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竞争意识和承受能力都不断增强,做大做强的内在动力比较足,有利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同时,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有条件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有助于实现产业升级,提高竞争力。
综合新华社报道
(相关报道详见今日A18、A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