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所学校,学校代表着青涩时代的回忆。有很多人毕业以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竞争,依然对学校流连忘返,寄居在学校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不愿踏入社会。时下,这类人群被冠上了“校漂族”这样一个颇具诗意的名字。
“校漂族”代表了一种生活和精神状态。不少培训机构人士坦言,在学校的咨询电话里,“校漂族”占到不小的比例。如何让这群人找到自己的方向,确实成了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期,我们将关注这群人的生活,并请培训机构的老师出谋划策,帮他们找到“靠岸”的方法。
他们处于临界状态
小崔是南理工2003级的本科生,专业是机械设计,毕业后在湖南一家工程机械公司工作过1年,但枯燥无味的车间生活让他倍感疲倦。最终,他辞去了工作,回到南京,在南理工附近找了一处房子住下,准备一边找工作,一边考研。平时他就在学校里吃饭、看书自习,过着类似学生的生活。“想在南京找份工程设计方面的工作,找不到就考母校的研究生!”
张扬(化名)毕业后就一直没有离开过学校。上大学时他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打印店,赚了2万多元,毕业后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重操旧业,在学校附近和一个朋友合开了一家打印店。目前的状态就是一边找工作,一边经营自己的打印店。“开店只是暂时的,我的理想不只是开家打印店。只要找到合适的工作,就把打印店交给朋友做!”
据了解,“校漂族”大体可以分成五类人群:一类是在求职过程中遇到不如意准备考研深造的;一类是等待签证结果,或准备签证的留学一族;一类是没有找到如意工作,留在学校附近,密切关注学校的就业信息,准备再找工作的;一类是放弃就业在学校附近创业的创业族;还有一类是纯粹出于对母校的依赖,留恋校园生活,感受和回味单纯的象牙塔式的生活。但不管是哪一类,“校漂”都只是临时状态。
他们需要职业规划指导
和上期我们介绍的“奔奔族”有所不同的是,“校漂族”在职场规划上还没有清晰的定位,这使得他们常常会陷入矛盾和不确定中。所以通过培训,使他们认识到自身的人生定位,显得尤其必要。
华育国际南京校区有关人士认为,“校漂族”们在大学期间没有做好职业规划,毕业后显得手足无措。所以,培训学校在对其进行咨询时,要先为其讲职业规划,并进行相关的测验,以确定他是否适合学习相关IT课程。
实际上,在南京各大培训学校里,都有着“校漂族”的身影。“‘校漂族’来咨询的不在少数!”南京一家北大青鸟培训中心人士介绍,目前的就业压力大,不少往届毕业生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所以不少“校漂族”选择了充电培训,来寻找自己未来的方向。而“校漂族”大都刚毕业不久,生活介于学校和社会的临界状态,所以自己可以安排的时间比较多,更适合选择一些自己有兴趣的培训课程来培训。
他们可选择有难度的培训课程
那么“校漂族”该如何选择培训课程,以结束自己的校漂生涯呢?记者了解到,目前市面上适合“校漂族”学习的课程其实非常多,而“校漂族”大多毕业不久,比较年轻,时间又充裕,有足够的精力来进行培训,所以更适合学习一些有难度的就业培训项目。
比如,华育国际日前推出的网络工程师入门课程,为“校漂族”们提供了基础的网络工程技能,可以帮助他们在短时间内掌握企业局域网组建,维护企业网络服务和常用服务器架设的工作,解决企业网络连接、故障等常见的技术问题。而北大青鸟各培训中心,也推出了标准化的课程,帮助“校漂族”们学习到软件、网络、测试等方面的知识。
快报记者 张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