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封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18楼居民拒用“18”门牌号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2 月 24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18楼居民拒用“18”门牌号
原来是避讳“18层地狱”的说法,小小门牌背后故事真不少
  连串的带“8”门牌号,是怎么回事?明明高层住户有13层,开发商申报时怎么变成了15层?更有甚者,住在18层的住户,却拒绝使用“18”的门牌号,一问,竟是因为要避讳“18层地狱”的说法。日前,记者在采访有关部门时发现,这个小小的门牌,背后还真有不少好玩的故事。

  尴尬

  中山门大街

  有名无实

  南京中山门外有条通往中山陵风景区,并与宁杭公路相连的景观大道。令人奇怪的是,这条建成多年的道路至今没有路牌。路没有“正名”,路两边的住宅小区的门牌也因此十分混乱。

  市民华先生说,有一次,他从中山门走路到卫岗。出了中山门外,是一条与宁杭公路相连的东西向景观大道。一路上,他没有见到一块指明路名的路牌。于是他就看路边的门牌辨认,一细看更让他吃惊了。出了中山门不远,“紫金山水苑”小区门牌号码是“苜蓿园西1号”。但仅仅过了一个路口,“长发公寓”的门牌号码则成了“卫岗西18号”。在往前是“凯祥花苑”,门牌号码是“卫岗西16号”,再往前走到“卫岗西12号”时,这里是一家单位的宿舍区。“这条大道到底叫什么名字?”华先生很疑惑。他问了不少当地居民,但他们都说不清楚。

  “其实早在2003年,这条路就有了正式的名字,中山门大街!”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南京市行政区划地名协会会长马永立介绍说,当初之所以将这段路命名为中山门大街,是参照南京一个不成文的命名规定,即城门以外新开的主干道以“城门名+大街”来命名。比如,集庆门外有集庆门大街,草场门外有草场门大街。所以,2003年,中山门外这条道路当时就被命名为中山门大街。“但可惜的是,中山门大街虽然已经命名5年了,但道路两边却没有‘中山门大街’的路牌,道路两边的建筑物门牌更是没有变更过,因此这个地名等于名存实亡。”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南京户政处负责编制门牌号的专家告诉记者,该命名确定后,遭到沿线住户的“软抵抗”,因为路名统一后,门牌号也要相应更改,这就牵扯到住户的房产、身份等所有证件地址的更改,在这里生活已经很多年的居民嫌麻烦,导致此事被搁置。

  混乱

  大明路店家

  自编吉祥门牌

  “做生意的,当然喜欢‘8’了,所以给门牌自编个号,就是图个吉利!”谈起吉祥门牌号,让南京市公安局户政处的一位专家想起了发生在大明路上的自编门牌闹剧。

  据悉,前段时间,警方接到市民李先生的报警,说去大明路办事时,左找右找,最后差点迷了路,“门牌太乱了,眼花缭乱,满眼看去好像都是‘8’吗!”接到市民的反映后,民警赶紧前往大明路实地走访,没想到,果然发现门牌混乱。

  走进大明路后,入口处近十家店面的门牌确是按照单、双数规则分布,但走了几步之后便变起了“戏法”:路的东边,23号紧挨着3号,与8号一墙之隔的是120号;而路西面,129号被夹在了58号与218号之间。越往南走,门牌号码越乱,几十米内相连的5个店铺,号码竟分别是:188、128、168、98和18。走完整条街,民警发现门牌号大都含“8”,而像“4”之类“不吉利”的数字却没见踪影。

  一条路上,怎么会有这么多不相连的“8”啊?带着疑问,便衣民警向一家店面的工作人员打听,店员笑着说,“8”是吉祥数字,做生意的图个吉利。至于门牌号怎么批下来的,店员说,门牌号都是自己做的,“这条路上店面不是很多,自己做块吉利门牌,方便人家好记!”

  核实清楚后,户政处民警当即按照程序对这些私自设置门牌号码的店家发出整改通知,并按照规定将原有的门牌号牌下发,并督促这些店家将原有吉祥门牌全部更换。

  迷信

  “13”“14” 门牌号失踪

  吉祥门牌号不能随便自编,看似“晦气”的门牌号,市民也不得随意篡改。据专家介绍,前段时间,民警在为城北某高层住户安装门牌号时,遭到一位居民的反对。

  “我们家明明是1506,你们凭什么给我们安装1306的门牌?”业主拿出了当时与开发商草签的购房合同,指着上面的1506告诉民警。民警仔细一看,顿时明白了争执的缘由。于是,在向市民做好解释工作的同时,当即通知开发商前往南京市公安局说明情况。

  原来,房地产开发商对于“13”和“14”这两个数字都比较感冒,所以,开发商在建造高层住宅出售时,往往有意回避了这两个楼层,到了12层后,便直接跳至15层。而其在出售时,也是按照这一规则售房,结果,就给买房的市民造成了误解。

  “开发商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门牌号的编制是一项很严肃的事情,有明确的编制规则,不允许任何人随意自己更改!”民警依法下发了整改通知,很快,这些标注为“13”和“14”的门牌号便全部被钉在了门上。

  而跟这个小区的更改“13”不同,有一个小区的市民,甚至将“18”私自更改。这让民警怎么都想不通,“18”在很多人看来应该是很吉祥的数字啊。后来调查发现,原来这个“18”位于高层楼房的18层楼,这户居民认为生活中有“18层地狱”的说法,因此认为“18”就是晦气的数字。

  据户政处门牌编制专家介绍,在门牌编制规则中,“4”、“13”、“14”甚至“25”这些看似不好的门牌号,都没有排除在门牌编号外,因此,编制门牌时,民警将按照顺序依次将这些数字编入门牌号中。

  忧心

  “××花园”取代传统地名

  春节刚刚过完,不少市民对给亲朋好友寄明信片的情景还记忆犹新,因为细心你可能会发现,绝大多数南京人在填地址栏的时候,已经不会写某某大街某某巷多少号,而是直接写龙江小区、长江花园、清江花苑等楼盘名称,大家也都能收到。

  据介绍,南京从1995年开始,新楼盘名称开始缓慢增长,每年差不多产生六七十个。但到了2000年,新的楼盘名字开始层出不穷,据统计,从2000年开始到2008年,8年中新增的地名超过了2500个,其中至少有七成是居民住宅及高层建筑的名称。楼盘名多了,原来的门牌号码也逐渐被某某“花园”之类取代了。地名专家认为,楼盘名飞快发展,甚至“吞”了原来的门牌号码,成为人们习惯性用来标指位置的名称,这个现象要引起注意,否则,久而久之,直接反映南京历史内涵的路、街、巷将被淡忘。 应该保留完整的街巷名称制度,社区名称只作为其附属使用。

  门牌趣谈

  最长的中山北路却不是门牌最多的

  在南京人的印象中,市区最长的路段应该算是中山北路了,从中山码头开始,一直延伸至鼓楼广场,且沿线商家林立,门牌号也应该是最多的。但警方逐一核实,却发现这条全线约为5公里的中山北路上,门牌号最大仅排至640多号,而长度仅有该路一半的珠江路,门牌号却已经排至了760多号。

  据警方介绍,门牌号有其特殊性,尽管中山北路很长,但沿线门面房和住家的密度,远没有珠江路密度大。珠江路沿线商家众多,部分路段,在十来米长的路段上,甚至有二三十个门牌号,“寸土寸金,一米宽的地方,甚至都能挤进来两个门面房!”与此相对照,长达10多公里的滨江大道上,门牌号却少得可怜,仅有几十个。

  记者从警方获悉,南京的门牌号大多集中在500号以下,跟上海等城市相比,较小的门牌号其实更有利于市民通过门牌号识别具体的位置。其中,超过500的门牌号路段主要有中山南路、太平南路、中华路、龙蟠中路以及中山北路、珠江路等几个路段。

  至于南京哪些路段的门牌号最少,警方表示,很难说得清楚。警方举例说,比如洪公祠,这条仅有100多米长的路段上,目前有门牌号的,好像只有洪公祠1号,剩余的门牌号,很难查找。还有一些地方,尽管从表面上看没有几个门牌号,但实际上,在登记系统中的门牌号还是有不少的,出现误差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大多数跟市民不愿意随意更改门牌号有关!”

  ■新闻链接

  建国后南京门牌

  历经四次编制

  新中国成立以来,南京共进行四次大规模的门牌清理行动。从1954年南京门牌“辞旧迎新”到1968年“全城门牌一片红”,从1982年门牌“拨乱反正”到2004年“城市名片”的全新亮相,小小门牌不仅折射着南京的发展历程,也关系到南京千万户家庭。

  50年代统一蓝底白字

  首次门牌编制工作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1954年2月全城整顿门牌,由户籍管理部门制作蓝底白字的街巷门牌,统一规格(15×10厘米),旧南京沿革下来的繁体字门牌全部拆换。

  文革期间“革命门牌”印上“主席语录”

  文革期间,南京兴起了一股“改名风”,路名、街名、巷名、院名,几乎一夜之间改头换面,东风路(珠江路)、反帝路(太平路)、东方红路(中山东路)、东方红广场(新街口)、向阳院等等,秦淮区也被改成了“鼓舞人心”的“遵义区”。文革“破四旧”之风甚行,蓝底白字的门牌竟被人联想到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上,小小门牌背负着“复辟民国”的历史罪名,于是造反派、红卫兵们纷纷举起榔头,逐门逐巷地敲烂了这些所谓的“青天白日牌”。1968年前后,在“全国江山一片红”的革命浪潮中,带有历史色彩的红底白字的“革命门牌”出炉,一些门牌上直接印有“主席语录”,有的门牌下还另缀“语录牌”。

  80年代,恢复老地名

  八十年代初南京部分旧城改造,市内3402条街巷有牌无户、有户无牌、居民自己随意编写门牌等现象极为普遍,“革命门牌”破损严重。1982年,南京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的门牌清理工作,一大批文革中更改的地名得以恢复,街巷门牌也恢复原来的蓝底白字。材质有铜、铝、塑钢等,牌面文字有楷书、方头体等,有的文字下配有英文或拼音字母,大小也不尽相同。

  2004年起,警方编制门牌号40多万个

  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大批新地名先后出现,一些老地名因城市拆迁、老城改造自然消失,门牌的缺、漏、重等现象给市民及外地群众的通邮通信、走亲访友带来诸多不便。2004年,南京市政府专门为此发文,并明确街巷门牌、楼牌的设置、编排、制作、安装和日常管理统一由公安机关负责。南京建国以来第四次门牌大清理工作于2004年初启动,至今,南京警方已经编制门牌号40多万个。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