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得病就挤到市区的几家大医院,排队要等很长时间,看病难的问题一直是市民的头疼事。昨天,从苏州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了解到,2009年苏州将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提升社区卫生的服务水平,力争让社区门急诊人次达到全市总量的55%。此外还将合理调整资源,确保一批卫生重点工程,用4年时间在东南西北四面打造新的医疗机构布局。
社区居民一半拥有责任医生
之所以看病难,是因为医疗资源过多集中在部分大医院中,导致市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少信心,一旦得病首先想到的就是大医院。为缓解这一矛盾,2009年,苏州市将进一步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年内实现50%的农村卫生服务机构达到省、市标准。同时,每5万服务人口设置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达到省级示范标准,年内将新增省级以上示范中心5家。
为了提升社区卫生服务水平,苏州市将组织2500名基层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医师转岗培训,力争让55%以上的社区居民拥有责任医生,并力争社区卫生机构门急诊人数达到全市总量的55%,门诊均次费用比二、三级医院低30%—50%。除此之外,苏州还将巩固发展新农合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不低于300元,其中政府出资70%以上,住院费用按病种结算的范围扩大到60种。
东南西北都能方便就医
除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外,苏州还将加快重点工程建设,调整目前不合理的卫生资源布局,让市民无论在苏州哪个方位,都能方便就医。
根据计划,2009年苏州将完成一批重点工程,其中包括中医医院的迁建、市立医院东区门急诊楼(市肿瘤诊疗中心)主体封顶,同时苏大附一院平江分院、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开工建设,市立医院本部门急诊楼、市公共医疗中心也将完成前期筹备。与此对应的是,苏州古城区将减少1800张床位,而古城外将增加床位12000张。
按照《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修订稿)》,未来4年时间内,苏州市将打造“四点一片”的卫生资源分布格局,并逐渐形成规模。中部古城片区的医疗卫生资源呈分散布局,东南西北四面都将有大医院,方便市民就医。
其中东面以九龙医院、苏大附儿院园区总院为中心;南面有吴中区人民医院、沧浪新城内的中医医院;西面有苏大附二院高新区医院、明基医院;北面则是相城区人民医院和苏大附一院平江分院。李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