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发现 金陵奇人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金大侠的南京地下寻宝远亲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2 月 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金大侠的南京地下寻宝远亲
  个人在童年都听过《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的故事,那些神秘莫测的藏宝方式和耀眼的金银珠宝,是那样令人心驰神往。但是,寻宝并不仅仅存在于传说中,在南京,在我们身边,就活跃着一批寻宝人,其中的高手甚至将淘宝地点都延伸到了塞纳河畔……那么,他到底为什么而淘宝,又淘到了怎样的宝贝?在这个过程中,他又有怎样的酸甜苦辣呢?

  这仅仅是查夏泉寻宝收获中的一小部分

  淘宝行动源于家族渊源

  査夏泉是在江苏海事学院工作的一位教师,对搜罗地底下的宝贝有特殊的嗜好。每一个来到他家的人,都会被他的家底儿“雷”一下——客厅的柜子上,放置着各式各样有些残破的不同年代的器皿;卧室里,整个六门橱柜,摆满了零零碎碎的瓷片;沙发后、床底下,随手就能拎出一个个储物箱,里面也是满满当当的宝贝……

  査夏泉大概十五六岁时就开始收藏古物了。按他的话说,这和他们査家的家风有密切的关系。査夏泉的老家是安徽泾县査家村,也就是金庸的老家。査家历史久远,有许多祖先遗留下来的物品,包括家具、瓦罐、文房四宝之类,这些物品都被妥善地放在査家祠堂内保管,也算是对先人的一种纪念。査家名声在外,许多古董商闻风而动。对于村民收藏之物,古董商甚至出价上百万欲以收购,但村民多会拒绝。査夏泉在这样的氛围内长大,自小就对古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古物所承载的历史底蕴更是痴迷。

  考上大学后,査夏泉到驻河南的某部参加军训,其间,熟知殷墟文化的査夏泉跑遍了驻地附近。大学上了没两年,文革开始了。査夏泉跟着同学一起大串联,全国各地到处跑。每到一处,他都热衷于淘宝。工作成家以后,他又在南京及周边城市的建筑工地和沿江沿河地带到处找寻。即便到法国探望留学的女儿,他也不忘在塞纳河和罗瓦尔河边躬身寻宝。

  自制小工具淘大宝贝

  在查家阳台上,记者看到了一件奇怪的工具——铁质的钉耙,如幼童的玩具般大小。査夏泉告诉记者,别小看了它,这可是他的挖宝工具。

  査夏泉自工作之后,就将淘宝的目标放在地下,因此,他需要实用的工具。那为什么会选择钉耙呢?査夏泉解释道,地底土层的分布被称为文化层,越是接近表面的土层,里面的掩埋物距离现在时间就越短。考古上把最表层的土层叫做灰坑,挖灰坑最好的工具,就是铁耙子了。但是,普通的农具钉耙不行,过于笨重,还容易伤害地下物体。所以,査夏泉就自制了一个铁耙子,大小、重量非常适用。

  灰坑挖完之后,査夏泉就得换另外一种工具,即钳工使用的刮刀。这时,经验至关重要。刮刀垂直插入软软的泥层,碰到硬物之后,手要试探性地移动。如果是砖,再使劲,刀纹丝不动;如果是瓷片,稍一用劲,刀就有移动的感觉,这之后,就要刮刀和铁耙子交替使用,动作一定要细致,切不可用蛮力。

  寻宝原来是有秘诀的

  査夏泉告诉记者,宝贝不是处处有,寻宝是有秘诀的。

  首先,要做好准备工作,先确定地点。査夏泉平时非常关注报纸上的楼盘分布信息,比如,房源信息参考图、楼盘最新分布图等。然后筛选并圈定重点信息。査老师筛选信息的原则是,一定要靠古河道。因为,那是古时居民集中之地。那时交通不发达,以车马和水路为主,尤其是水路;另外,要多看相关书籍,储存必需的考古及历史知识,还要多跑多走。査夏泉告诉记者,南京周围的河道,特别是城南,他都跑遍了。

  其次,将寻宝计划付诸行动。査夏泉基本上是在晚上骑着自行车,到建筑工地考察一番,确定好详细位置,第二天天没亮就再出发,天微亮正好到现场。这时,工地人少而安静,等到天亮,工人都上班了,安全员就不允许他在工地上出现。去得早的话,有的时候在工地边就能捡到好东西。头一天施工时,施工人员偶尔会发现一些器皿的残片,他们会随手扔到一边,这些,在査夏泉眼里,那可都是宝贝。

  差点命丧寻宝之旅

  由于淘宝地点多在施工工地,难免会遇到一些险情。査夏泉告诉记者,1998年的一天,在长白街一家施工现场,他正在观察周边土层,突然发生了塌方,若不是一位施工人员眼疾手快推了他一把,他可能就没命了。这次险情,使他右边的三根肋骨骨折。如今想起来,身体右侧肋骨位置还隐隐作痛。

  不过査夏泉又说,在施工工地受伤是常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他卷起裤腿,露出满是伤疤的小腿,最大的伤疤有一元钱硬币大小,呈现出赤红色。这些伤疤都是在工地上磕磕碰碰导致的。在那里,到处都是裸露的钢筋和石块,一不小心就会让你摔跤跌倒。有一次,在大报恩寺塔遗址现场,有个女记者下车走了没两步,就被一块石头绊倒,女记者在抹眼泪,査夏泉就告诉她,在这儿跌倒很正常,这才刚刚开始呢。果然,半个小时不到,女记者跌了好几跤。

  专业知识帮了工地大忙

  在地下淘宝的过程中,査夏泉还曾发现过不少安全隐患。

  有一次,在一处施工现场,査夏泉发现有塌方危险,他赶紧找到施工人员,把这一情况告知了他,可惜并未得到重视。结果,第二天,报纸就登出该工地出现塌方,并砸伤施工人员的消息。在南京电视台工地,査夏泉发现有地下水渗漏,就建议施工人员先用自来水管插住水眼,用土围住水管,外面再用水泥浇筑,后来意见被合理采纳。在南京某医院门诊楼施工现场,一位工程监理慕名征求査夏泉的意见,査夏泉认为,既然该楼顶设计成停放直升机的场所,那么,就一定要在原先设计的基础上再加强南面较松软土层的地基建设。这一建议经讨论后被采纳。

  记者有些好奇,他为什么能够提出如此专业的建议呢?原来,査老师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的原子弹防护工程专业,对于工程防护自然较常人眼光独到。

  清朝铸币钢模为何由英国造币厂铸造

  那么,在多年的寻宝过程中,査夏泉淘到了什么样的宝贝呢?

  査夏泉小心翼翼地捧出一个黑色圆台形模子,告诉记者,这是他1999年4月在北门桥河边工地上发现的。这叫做银元钢模,高3.5厘米,顶部直径3.84厘米,底部直径4.3厘米,重250克。从文字上看,这是清代光绪年间银币钢模。中央汉文“光绪元宝”;外环珠圈,上缘纪地文字“江南省造”,下缘纪值文字“库平七钱二分”;中间有甲辰字样和英文字母HAH和CH。

  据査夏泉考证,这应该是1904年即甲辰年英国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在钢模的表面,刻有HAH字母,这应是化验师H·A·Holmes的签名缩写;刻写的CH字母,应是雕刻师的签名缩写。此钢模是清政府委托英国代铸的。当然,这家英国铸造公司还替其他国家代铸钢模,比如西班牙。在西班牙银元上也有CH以及HAH的标志。

  査老师说,每一套钢模都有使用期限,当钢模表面开始不清楚的时候,就要彻底销毁。这和印钞票的模板是一个道理,是不能外流的,否则会有不法分子利用模板自造流通货币,扰乱市场。査夏泉告诉记者,这种钢模一套为正反两面,他收藏的是正面。

  江苏省收藏家协会理事、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馆长周道祥曾经看到过这枚钢模,对此印象非常深刻。他告诉记者,货币钢模雕刻是一个复杂又细致,而且有步骤的完整的一套工艺流程,从开始立项,设计图稿,油土与石膏造型,到缩雕原模,然后淬火等等,钢模方可成型。清政府于1890年首次正式委托英国喜敦造币厂雕刻货币钢模,那是因为当时国内还没有一位手雕货币钢模的技术人才,严格地说,直至1949年仍没有一个完全合格的货币钢模雕刻师。根据上海造币厂档案留存的“民国三十八年中心金一两”祖模用来比对,人们可以发现,当时国内自雕钢模根本无法达到英国造币厂的水平。

  周馆长认为,虽经过近百年沧桑,但査老师的收藏品铮光瓦亮,宛然如新,实为难得。如今在收藏界也鲜有机铸钱币模具的收藏报道,特别是清代机铸银币钱模具,流落民间的更实属凤毛麟角,可见极为弥足珍贵,同时也为研究清代江南银币的制造工艺提供了实物佐证。

  很多人对此钢模表示出浓厚的兴趣,想出高价购买,可査老师说,免谈。

  青瓷莲花尊暗藏的南朝往事

  随后,査夏泉又拿出一件精美瓷器。他告诉记者,这叫青瓷莲花尊,是他2003年3月31日在长干桥边发现的。此莲花尊,灰白胎,青釉,有玻璃质感,高19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0厘米,外腹径18厘米,带莲瓣腹径21厘米,肩部的四个单系环耳系手工捏制而成。査老师说,他曾到各个博物馆看过,一般的环耳都是模制桥型纽,手工捏制的很少。

  此瓶最大的特色是,下腹部为一组单瓣俯莲,共9瓣,莲瓣顶端略微上卷,圈足似一口朝下的喇叭座。査夏泉判断,从此器物造型上看,这应该是南北朝时期的瓷器。因为,南北朝尤其是梁武帝时代,佛教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此时的器物造型与装饰带有浓厚的佛教色彩,比如,在青瓷上盛行莲花纹装饰。

  南京博物院前院长梁白泉先生告诉记者,莲花古名“芙蕖”或“芙蓉”,与佛教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自从佛教创立以来,无论中外僧侣和信徒,都赋予莲花以特殊而神圣的意义,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台”“莲座”,佛寺称“莲宇”,僧人所居称“莲居”,袈裟称“莲花衣”等。在佛教艺术中,莲花代表“净土”,寓意吉祥,象征“自性清净”。南朝时期,随着信佛民众的增多,陶瓷手工业者将佛教艺术吸收并应用到陶瓷器上,当时大量出现的装饰莲瓣纹的碗、盘、盏托、罐、尊等青瓷器,就是这一现象的反映。南京作为南朝宋、齐、梁、陈的都城,佛教艺术一度极为繁荣兴盛,涌现了数量众多的以莲花纹为装饰的实物,也正是如此,陶瓷界常以莲瓣纹作为鉴定南朝瓷器的重要依据,这是陶瓷考古学者在众多的纪年瓷排列中得出的结论。査老师收藏的这件瓷器,从造型上看,比较简单,可能是民间日常储物用品;其莲花造型,也能说明源自于六朝时期,但关键要看文化层如何,因为,六朝以后也有仿制品出现过。

  古瓷上翻白眼的鸟儿是不是八大山人手笔?

  査夏泉告诉记者,他还有一样好东西。只见他从沙发的后面拿出一个布袋,小心翼翼地从中取出一块瓷片,然后告诉记者,这个瓷片上面的画非同小可,极有可能是明末清初的八大山人朱耷的作品。

  记者细细端详了一番,那破损的瓷片上,露出了画的主要部分,一块假山石、一些花草、一棵树和一只停留在树枝上回眸的鸟儿。这里面难道藏着什么玄机吗?査老师赶紧解释道:“这只鸟很特别,看它的眼睛,白眼向人;再看鸟儿停留的位置,画面明明是春天,可鸟儿却停在一根枯枝上,这都是朱耷作品的特点。”

  江苏省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赵文元先生告诉记者,朱耷为明江宁献王朱权九世孙,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明灭亡后,国毁家亡,朱耷心情悲愤,落发为僧。后来为了传宗接代,改为当道士,晚年取“八大山人”号并一直用到去世。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并反传统,如画鱼、鸭、鸟等,皆以白眼示人,充满倔强之气。这样的形象,正是朱耷自我心态的写照。但是,仅凭“白眼示人”及“鸟落枯枝”就断言是朱耷的作品,未免过于草率。而且,鲜有听说朱耷在瓷器上作画,很有可能是后人临摹之作。更何况,由于这个瓷片比较残破,落款不清,就更无法确定了。

  享受寻宝过程藏品只收不卖

  査夏泉每每得来宝贝,都要进行一番研究,竟也有了一些新的发现。比如,1998年左右,他在一家施工工地地下十米处发现的一组用于原始计数的陶片,可能比古印度计数法更加原始;2005年发现的落款为“杏林春宴”的瓷片,很有可能和2006年竞拍价过亿的“杏林春燕”小碗有关联;他发现的落款为“裕德堂制”瓷片的位置,可能正是曹寅母亲住过的“裕德堂”原址……

  对于査家琳琅满目的宝贝,记者忍不住询问其经济价值。査老师摇摇头说,他寻宝从不为经济价值,他看重的是文化价值,享受的是寻找的过程,体味着一种别样的、快意的人生。别人是以藏养藏,但他从未卖过一件藏品。

  南博老专家怎样看待这种“私人考古”

  家里人对于他的这一爱好,又持什么态度呢?査夏泉说,刚开始的时候,家人都说这是烂罐子破瓦片,趁他不注意,爱人还曾经扔掉一些,结果就“内讧”起来。时间久了,见说服不了他,爱人就妥协了,让他将藏品整理齐了摆放好。

  査老师的孩子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査老师笑了,说自己有两个女儿,对古物收藏根本不感兴趣。不过査夏泉告诉记者,他在学校还教授一门选修课,即文物鉴赏课,学生人数已经超过了学校规定名额,但还是有很多学生表示,哪怕没有学分,也要来听课。现在,他的许多学生也开始到处跑工地,也搜集到不少好东西。比如曾有个学生找到了宋代的一个水盂瓷器,非常少见。

  那么,对于像査夏泉这样的“私人考古”,专家有何看法?梁白泉认为,原则上,地底下的一切物品都应属于国家。但是,实际上,国家没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完全的挖掘,如果私人在非正规遗址上进行个人发掘寻宝,也未尝不可,但如果发现了正规遗址和文物,就需要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合理发掘。像査夏泉老师这样因个人爱好而发掘的零碎物品,客观上也为国家保留了一些资料。不过,由于发掘现场安全系数较低,因此,梁白泉并不主张个人行为的发掘寻宝。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张荣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