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收获的是新的劳动大军、被治理的活物,还是生机勃勃的人?这大概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有了回答后,才会有相应的教育制度、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等等。我的建设性的意见不是具体的“计策”,而是,变教育为让人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的必要途径,而非国家获得“有用之材”的设施。
为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正征求意见。第一轮征求意见已毕,获得意见建议超过110万条。第二轮征求意见又开始,列出的问题有20个。
一个月110多万条意见和建议,表明教育问题关注度有多高,也表明教育问题上积聚的不满意程度有多大。要知道,从1月6日开始的第一轮征求意见,正逢寒假和春节,而不是处在招生、考试、毕业等时段,还不是教育问题成为焦点的时间呢。
第二轮征求意见的20个问题,是从教育部已经接收到的情况中“凝练”而来,按教育部的说法,是“人民群众关注度高、影响教育改革发展大局的重大关键问题”。看过20个问题,应该说确是“凝练”的结果,因为它包含了农村教育、教育教学改革与管理、教育发展环境等各个领域。说是20个问题,事实上还是全面征求意见。
虽是全面征求意见,问题又嫌过于具体。我看了20个问题,大致上属于征求具体做法上的良策,即所谓的“问计于民”,倘若起而响应,可做的就是“献计献策”。但如果在教育问题上有意见,但又不属于具体“计策”的意见,该怎么办呢?征求具体的计策,而非征求关于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的意见,这大概就是征求意见的一个导向或者说一个限定。方方面面的计策,都可以献来,但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则似乎“毋庸再议”了。
我不能说征求计策有什么不好,因为无论什么事情,都有做得更好一点的问题。例如种地有怎么种得更好的问题,“公社化”也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好,或者别的什么制度也好,都不能说改进没有空间。对于一个具体的农民,他要考虑怎样耕,怎样收,怎样防虫,怎样播种,但是一个国家的种地问题,首先在于土地制度,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生产关系”,从公社化到分田到户,这个变化是重要的。
同样道理,教育问题你也可以说,这个重要那个重要,这个不合理要改进,那个很有效还要好上加好,教师要怎样做,家长要怎样做,社会要怎样做,拿多少钱,招多少人……但是请问一下,“生产关系”改进了吗?教育的方向清楚了吗?征求意见如果执念于具体问题上的野无遗贤,搜求“计策”,而未知国家教育的根本性问题何所变更,是不是有些浅表化呢?
中国教育的问题,表现出来的广度已为人知,问题触及到的深度是否也已为人知,可能是一个问题。就广度而言,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学生和家长从经济到精神的沉重负担、学校收费的混乱、教师收入的不公平、非功利化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全面失落,已经可以说无人不晓。就深度而言,教育上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何在,则认识不一,有人归结于教师队伍的道德,有人归结于学校管理不善,有人归结于管理部门作为不力,有人归结于“教育发展与人们对优质教育的需求的矛盾”……
我不准备一一讨论这些认识,只想说教育的根本问题或许还在于教育体制本身。现行教育体制在保证“造就有用之材”上着力甚多,而在保证“人的精神发展”上着力甚少,乃至于被压制,这可能是教育问题近乎全面爆发的根源。
“有用之材”的目标,追求的是可用。在可用的标准上,最高境界是听话加上有技能,人们所说的“高分低能”,无非是嫌其会考试而技能不足而已。听话而有技能,是有用之材;有技能而不听话,是材而不可用;无技能而听话,是可用而无所用;无技能而且不听话,最是失败。在这一标准下,德才兼备的德,不是道德君子,而是听话;德才兼备的才,不是有创造力的才识,而是合乎使用的“材”。
创造力是人的精神自由发展的产物。一个国家的教育难以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根源在于教育没有成为精神发展的土壤。某种程度上,我愿意设想重视“有用之材”而忽视精神发展是出于“赶超先进”的需要,因为赶超需要的是学习,是运用,是模仿。但是,这种教育方向是否有着更深层的原因,那就是对人的看法——把人看成具有完全自我完成权利的主体,还是看成简单的“劳动力”、看成实现目的的工具,可以产生不同的教育行为。
需要收获的是新的劳动大军、被治理的活物,还是生机勃勃的人?这大概是教育的根本问题。有了回答后,才会有相应的教育制度、管理体制、教学方式等等。我的建设性的意见不是具体的“计策”,而是,变教育为让人成为自主发展的主体的必要途径,而非国家获得“有用之材”的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