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本钟、泰晤士河、莎士比亚、丘吉尔、花园洋房、日不落帝国、从黑色出租车里钻出来的戴礼帽的绅士、列车上安静的读书客、放纵的酒徒、电影《百万英镑》中人头攒动的伦敦证券交易所……英国给人的印象似乎是金钱和绅士的国度。但翻开当今的报刊杂志,打开电视机,有关英国的是完全相反的镜头:企业变卖、失业增加、银行被收归国有、百年老店关张、英镑贬值。
■快报特约记者
马建国伦敦报道
发达国家中英国经济最糟
2月5日传来最新消息:英国中央银行正式宣布降息50个基点至1%,再创该央行1694年成立以来的历史新低利率水平。
在《百万英镑》中,英国还没有衰落,英镑还是世界的当家货币。但伴随着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坏消息,人们也开始怀疑:曾几何时坚挺的英镑是否已经失去昔日的辉煌?曾几何时一直以拥有堪称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伦敦金融城而自豪的英国经济是不是正在经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说的“发达经济体最糟糕的经济衰退”?难道伦敦真的要变成一些人说的“泰晤士河畔的雷克雅未克”?
英格兰银行在宣布降息的声明中说,“全球经济处于严重的下行阵痛之中,2008年第四季度发达经济体的产出下降,新兴经济体也出现明显的下滑。全世界范围内的企业和家庭信心恶化。而全球银行和金融体系的走弱意味着信贷将持续吃紧……”
去年12月份英国的消费价格指数(CPI)下降到了3.1%,支付压力正在消失。英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数据:去年第四季度英国GDP增速为负1.5%,这是自1980年以来,英国经济遭受的最大季度跌幅。该季度,英国失业总人数上升至192万人,是1997年以来的最高值。
伦敦金融城有100万就业岗位。有业内人士分析,已经受到金融风暴影响的这个国际金融中心在未来三个月内还将有1.5万人失业。
《金融时报》最近曾对著名经济学家进行的年度调查表明,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英国正面临着1980年以来最糟的经济前景,并担心财政部所谓“2009年下半年经济可望恢复”的预计“过于乐观”。
银行一潭死水 政府再下竹篮
1月19日,英国政府公布了自2008年10月以来的第二轮拯救银行体系措施。这些措施包括政府向银行提供保险,担保引爆信贷危机的银行“有毒借贷资产”。
在这个计划下,银行将与政府就其未来从某类特定债项所带来的损失总额达成协议,财政部将为这个数额以外的损失提供90%的担保。
按照政府的说法,这些措施的目的是要给银行“松绑”,使他们恢复向企业和消费者贷款,从而复苏经济。
但在一系列措施之后,仰仗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英国就只有巴克莱和汇丰银行没有遭国有化的“厄运”。
有评论说,许多牵涉在内的债项都存在难以估值的问题,因为其市场早已崩溃,这就意味着连银行都难以估计自己能借出多少贷款。
在英国政府出台投资3000亿英镑的第二轮银行救助计划的第二天,《金融时报》公布的英国主要银行的一组数字让人惊讶:
市值上,从2008年10月13日到2009年1月19日之间:巴克莱银行从174亿英镑跌到74亿英镑;汇丰银行从956亿英镑下跌到608亿英镑;LLOYDES TSB银行从180亿英镑下跌到106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从119亿英镑下降到46亿英镑。
银行现有风险资产:巴克莱银行3572亿英镑;汇丰银行1.2315万亿英镑;LLOYDES TSB银行4854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4917亿英镑。
商业按揭支持证券的风险敞口:巴克莱银行110亿英镑;汇丰银行137亿英镑;LLOYDES TSB银行53亿英镑;皇家苏格兰银行66亿英镑。
英国银行资产负债表上拥有总计4万亿英镑的资产,这个数字大约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2.5倍。业内人士分析,如果银行的资产缩水加剧,英国政府继续对银行施救,英国就有国家危机之虞。
假设英国银行资产缩水15%,就等于英国6000亿英镑被化为乌有,相当于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面临蒸发危险。一旦这种情况出现,投资者可能推高借贷成本,并在危机一旦出现时,拒绝购买政府债券,从而可能引发英镑危机。
现在英国的国债与GDP比例为54%,如果银行继续缩水,政府继续救援银行,国债与GDP比例就很可能翻番。
这就可能使英国的信誉下降到3A以下。而一旦英国的政府信誉降低到3A以下,人们就很可能抛售英镑,导致英镑危机。
只是由于欧元等货币的境况并不比英镑好多少,目前才使英镑处于相对稳定的位置。
历史总有惊人的相似,历史上曾经出现英美等国家实施过度的金融开放和资本流动自由化,导致短期债务急剧增加和国际投机资金到处冲击各国金融体系。
上世纪20年代后期,以欧美经济急剧膨胀,并购急剧增加,股市价格疯狂上升,美国推行低利率刺激经济增长。华尔街从1926年6月开始狂涨,到1929年10月40个月的时间内从110点涨到了380点,涨了两倍多。
而当时,英国政府在上世纪20年代末期为了恢复金本位制,人为高估英镑汇率,最终导致英国退出金本位体系。当时英镑贬值了大约28%,最终英镑把在世界金融市场上的统治地位让位于美元。
而从2007年到现在,英镑贬值也已达到了27%。假设英国银行继续缩水,政府继续救助,英国金融地位很可能重演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危机。
有专家分析,英国经济现在面临的是源自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危机,美国首创的股权激励机制和金融领域高管片面追求短期盈利,以及欧美主要经济体政府监管的缺失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但仔细分析,英国经济对国际资本市场“敞口过渡”是英国银行沦落到不得不寻求政府救援的根本所在。
英国的巴克莱银行、皇家苏格兰银行和汇丰银行的国际业务依赖程度都在80%左右。
尽管政府再施援手,但在全球性经济危机面前,对国际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如此“敞口”的英国银行业让业内忧心忡忡也不无道理。
去年10月,英国财政部推出了370亿英镑(大约550亿美元)的银行融资计划,没见效果。
这第二轮救援计划是不是又是竹篮打水似乎又是个不小的问号。
比萨饼、面包圈走俏“糟食之国”
英国人不懂美食可以说是“世界闻名”,几块面包中间夹
一些火腿、鸡蛋和绿菜叶的三明治和巧克力之类的东西就成了英国人的“美食”,但随着经济危机影响的日益加重,英国人似乎已经开始克制自己对这些“美食”的消费。
最新数据显示,原来并不太起眼的比萨饼和面包圈开始走俏,而英国人喜欢的三明治和巧克力销量减少。
刚刚过去的圣诞节爆出一些与食品有关的消息饶有趣味:英国大型超市——玛莎(MARKS AND SPENCER)因为在去年12月27日前13个星期内的圣诞节销售额比2007年同期减少了7.1%,7日宣布关闭其在英国的25家食品专卖店。英国专门销售巧克力的连锁公司THORNTONS圣诞期间销量减少了2.3%,而与此同时,多米诺(DOMINO’S)比萨饼国际连锁店在英国的销售则增长了8.6%。
英国人不懂美食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事实,包括希拉克和小布什在内的世界政要都曾直言说英国的食品难吃。
有所谓“法国大餐”撑腰的法国人说英国饭难吃似乎可以理解,连被不少人看成“暴发户”的美国人都说英国饭难吃,似乎让英国人不能接受。
美国的《纽约时报》1999年曾经发表了一个评论称“按照每平方公里所制作的恶劣食品计算,英国是世界上文明地区最糟糕的国家”。该评论甚至把英国人引以为豪的康沃尔馅饼比喻成“挡门砖”。
该文一出,英国人气愤难当,竟然有一人焚烧美国国旗以示抗议。
此话似乎扯得远了一些,但现在在英国连锁超市关闭食品专卖店的时候,这个“很美国”的比萨饼外卖连锁公司在英国的生意上升至少说明英国人为了口袋里的钱而开始调低自己的口味。
多米诺比萨饼国际连锁店的总裁克里斯·摩尔说,自己公司的生意见长,主要得益于人们现在更注意花销的事实。他说:“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经济不景气,更多的人选择呆在家里吃饭。”
与玛莎连锁超市关闭食品专卖店形成反差的另外一个事实是,多米诺比萨饼国际连锁店2008年在英国新开了52家店铺,2009年该公司计划在英国再开50家分店。
在这个比萨饼国际连锁公司在英国“茁壮成长”的同时,专门经营廉价三明治和香肠圈的GREGGS公司也“长势喜人”,圣诞节前,仅仅肉馅派就卖出100万个,截至1月3日前的四周,该公司销售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3%。
英国各大城市的三明治店和超市里的三明治一般价格在1.5英镑到3英镑不等,但该公司的价格一般在89便士到99便士,如此廉价三明治现在很受欢迎。
廉价食品的“逆市上行”似乎正在为英国的“艰难岁月”作了让人不愿看到的注脚。
巅峰时期的“大英帝国”
到1897年维多利亚统治60周年的钻石庆典时,“大英帝国”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帝国的疆域达到2430万平方公里,到1909年其疆域更达到3072万平方公里——此时的“大英帝国”控制了我们这个星球上25%的土地面积——面积是法国的3倍、德国的10倍。
当时,英国在全球控制的人口也大约是这个比例——总计4.44亿。此时的英国不但控制了大部分非洲,可控制的还有远东的马来西亚、新几内亚、库克群岛等地盘。
英国当时有这样一个统计数字:女王控制着一个(非洲)大陆、100个半岛、500个海角、1000个湖泊、2000条河流、1万个岛屿。当时英国发行的一枚邮票显示了英国在全球控制的版图。邮票下面有这样一行文字:“我们拥有历史上最广阔的帝国。”
不仅仅是版图,在金融上,“大英帝国”更是世界第一。
到1914年,帝国鼎盛时期,英国在海外的投资达到了38亿英镑,比当时法国的海外投资多一倍,是德国海外投资的3倍。
历史上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够有如此多的海外投资。在1870年到1913年间,英国的海外资金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4.5%-7%左右。而英国通过股市融资又大量投资到美国和英国本土。
而英国当时如此巨大的海外投资又相当分散,其中只有6%投资在欧洲,45%投资在美国和其他白人占多数的殖民地;1/5投资在拉美、16%投资在亚洲、13%投资在非洲。
当然,英国的海外投资也有丰厚的回报。在1870年到1913年,英国海外投资收益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5.3%。
“自由贸易”可以说是伴随着英国对外扩张的“自由贸易”,英国又扩张了帝国的影响,控制了世界更多的资源。通过武力和商业谈判,英国在19世纪已经与拉美、中东、北非、大洋洲等地签署了贸易协定。
“自由贸易”对在银行、保险、船运、技术和军事上占绝对优势的英国似乎是有百利而无一害。到19世纪下半叶,英国对外贸易的60%是与欧洲以外的国家进行的——英国自己的数字称英国进、出口之间对英国有益的利差大约在10%(统计标准不一,有人认为,差距远非10%)左右。
而有英国史学家认为,这个空前庞大的帝国竟然是在不经意间打造起来的。
一个叫约翰·罗伯特·西利(John Robert Seeley)的人似乎成了第一个“冷眼”看帝国的英国人。这位牛津学者在1883年突然出版了一部有关1688年到1815年“大英帝国”历史的著作——《英格兰的扩张》(Expansion of England)。该书一上市就火爆异常,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销售了8万册,直到1956年还在再版。
这本书颇为“当代”的政治信息给公众以无限想像。这位历史学家在承认了“大英帝国”广阔疆土的同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警言:如果大不列颠继续如此对自己的帝国“漫不经心”,马上就会消沉下去。
“大不列颠”这个称谓第一次出现在英国公众的词汇里。这位历史学家的预言不幸言中,大英帝国早已经风光不再。
但英国从1986年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大刀阔斧地砍掉了制造业,把金融服务变成自己的“支柱产业”。
但回头看看昔日的“大英帝国”,再望一眼今天金融危机中寒风瑟瑟中的英国,一年多前英国政界、商界领袖们四处兜售的“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伦敦金融城现在似乎都透着寒意。以金融为支柱产业的英国何日才能重拾昔日、甚至是两年前的辉煌,或者还能不能重拾辉煌?人们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