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李建远工作时的照片
最近两天,一条消息格外引发关注,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人类囊胚。课题组首席专家、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烟台毓璜顶医院中心实验室主任李建远一下子从默默无闻变得备受关注。
但随之一些质疑的声音也出现了,“李建远既没有出过国,也没有在国内读过博士”,而在“烟台市科学技术协会网”上公布的李建远的简历中,他在1999年被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了博士学位。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关于“美国外科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的信息几乎没有找到。截至3日,卫生部、科技部等相关部门没有发布对这条消息的任何评论,甚至在其网站上也没有转载这条消息。
质疑1
为何发表在网络版上?
“网络快捷,下个月可能在平面媒体发表”
“我是大年初二接到通知,才知道我们的研究成果在克隆和干细胞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网络版1月27日发表了。”2月3日,李建远告诉记者。
据李建远介绍,2008年11月份,《克隆和干细胞》就已经通过这篇文章的审核,“但是当时没有发,而是在今年第一月第一期第一篇文章上发的。”
而对于该成果为什么先在网络版上发表出来,李建远对记者说:“这个文章肯定会在平面杂志上发表的,大概下个月初就会出来,网络快捷,所以他们就先在网络版上发表了。”
质疑2
这本“杂志”有多权威?
杂志比较新 影响属中上等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殖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席研究员陈大元教授表示,“《克隆和干细胞》杂志是权威性刊物,但是它创刊的时间只有10年,因此影响因子只有4点多,刚开始创刊时,还没有影响因子呢。”
“最好的杂志影响因子大概有40多个,一般5个以上就被认为是比较好的了,4点多属于中上等吧!”陈大元教授说。
同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宣武医院血液科田丁也表示,“这个杂志是比较新的,影响因子4点多是最新评估,以前只有2点多,能在这上面发表还是不错的。”
质疑3
是否已得到国内相关部门和专家认可?
只有得到国际认可,大家才会认可
“我们还没有召开专家鉴定会,大概这个月内能召开吧!”李建远向记者说。
但是对于为什么不在专家鉴定会召开之后对外公布这个消息,李建远没有正面回答。
而李建远4日在接受《山东商报》记者采访时则给了另外一个说法:我们科学界一般认为科研成果在国际期刊公开发表后才能公开,大家也才会认可。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在2007年就已经成功克隆出人类胚胎,不急着公布成果,非要等到在权威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后才公布的原因。
至于国内专家鉴定这一块,我们会一步一步地走。
质疑4
意义有多重大,是否国内第一?
“国内一流,世界前列”
提到该成果的发布意义,李建远兴奋地说,“以后治疗意义不仅是社会效益,更大的是经济效益,可以这么讲,这个工作对于以后临床有重大的意义。”
“我不能说我们是国内第一,但是至少可以说是国内一流的,世界也是前列。目前也只有美国一家公司和我们能在国际期刊上公开发表相似的文章,你想想看这是什么水平?”李建远说。
质疑5
学历和经历是否有假?
档案确实是“硕士”学位
当记者问起李建远有关个人经历时,李建远表示,原来老家是山东菏泽的。但是对于其学历等相关问题,李教授没有回答。
而据该中心网站显示:李建远,男,1955年3月出生,1995年获硕士学位;1999年被美国诺贝尔医学研究中心授予博士学位。现任医院中心实验室、烟台市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聘为主任检验师,2004年被烟台大学聘为教授。1999年被青岛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2002年被山东大学聘为硕士生导师。
而李建远在接受《山东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的档案里确实是“硕士”学位,“博士”是授予的。授予和获得是不一样的,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国内专家
算阶段性成功
但质量要打折扣
3日,对于有人质疑的李建远教授成果所发表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克隆和干细胞》杂志的“权威性”,我国著名的遗传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涛表示,这本期刊的主编是当初克隆多利羊的科学家,就期刊本身而言,“在这个领域,不能算最权威的”。另外,在采访中,也有参与评审的专家表示在当初评审李建远教授的项目时,觉得他的项目不是很扎实。
3日,沪上克隆领域的专家、中科院上海健康科学所研究员、博导金颖在得知见诸报端的内容后说,李建远教授的研究获取了囊胚的数据,应该说是在这个领域里的一个阶段性成果。
有沪上知情专家透露,从发表期刊来看,其成果的重要性与质量是要打些折扣的。
对于许多人关心的李建远教授的研究本身在国际上究竟处于什么样的地位,金颖坦言,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西方发达国家对于这一领域都有十分严格的伦理限制,因此,虽然这些国家的生物技术先进,但是在这方面的研究却很难开展。
综合《东方早报》《山东商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