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民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江苏维和警察越洋电话里“听年”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26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江苏维和警察越洋电话里“听年”
  编者按:亲爱的读者,今天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新春佳节,你一定在享受着亲友团聚的幸福,享受着鲜花美酒的温馨。但是在距离祖国万里之遥的联合国苏丹维和任务区,有来自中国江苏公安机关的18名维和警察。他们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坚守在维和的岗位上,与艰辛为伍,与危险相伴。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

  维和警察的春节:

  对祖国和亲人思念无尽

  祝福送给亲人和祖国

  2008年上半年,江苏组建一支18人的“中国赴苏丹维和警队”,过年了,本想能联系上远在苏丹的全部18名民警,希望他们通过快报,来给他们的家人和我们的读者拜个年。但是,当记者在开展这项工作的时候,才知道这是多么的艰难。

  “我们分布在不同的地区,半年多了,我们18名队员之间很多人都没有见过面。”江苏赴苏丹维和警队队长施继列在电话中告诉记者,前两天联合国维和警察总部为他们授勋,要求18名队员全体报到,但是,因为路况的原因,有三个队员赶不过来,于是联合国有关机构专门派遣了直升机,才把他们接了过来。

  施继列还告诉记者,苏丹任务区的网速非常慢,一般打开一个中文的网页要30分钟左右,而要发一个带附件的邮件至少花费两个多小时。所以,要让这些维和人员发照片是一件非常难的事。但是在施继列队长的努力下,我们还是和一些队员取得了联系,他们挤占了休息的时间,通过网络给他们的家人和我们的读者发来了祝福。

  施继列:值此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赴苏丹维和警队,祝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同时祝全体维和队员及我们的亲人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倪晓磊:回顾2008年,我们悲喜交集;展望2009年,我们满怀憧憬。祝愿祖国的同胞们新年吉祥!牛年好运!生活美满!

  

  薛海燕:感谢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维和警队的关心和支持,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我们一定会不辱使命,完成维和任务。

  

  程煦然:每逢佳节倍思亲,值此新春佳节,作为一名远在海外的维和警察,我衷心地祝福江苏的父老乡亲,南通的父老乡亲以及我昔日的战友们春节愉快,万事如意!也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

  

  章策:我们刚刚完成了当地警察第一阶段的培训,南部苏丹警察总警监DEN还专程写了感谢信给我们。我向家乡的人民报告:我们出色地完成了祖国托付给我们的任务,谢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

  

  杨烁:我们的自信与稳健来自你们,我们的奋斗与奉献为了你们。地球另一端,同一轮明月下,维和警察与家乡人民同贺牛年新岁!

  

  薛强:我祝愿全体中国维和警察在新的一年里,百尺竿头,更进一尺,为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一份热血,为江苏警队争光,为警徽添彩。祝愿伟大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

  

  张根玺:战高温,克艰苦,苏丹维和树形象;迎牛年,庆新春,江苏人民享太平。祝江苏父老乡亲及现代快报的读者牛年大吉!

  

  陈鲁宁:让家人放心,我们在苏丹很好,一定能出色完成祖国交给的任务。

  

  刘海平:我是驻苏丹维和警察刘海平,现在联合国苏丹任务区维和警察总部警务督察处工作,来自徐州市公安局九里分局。祝家乡的父老乡亲新春快乐,阖家团圆,幸福安康!向关心/爱护和支持维和警察的领导和同事们拜年!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亲人的电话里聆听爆竹声

  昨天是农历除夕夜,他们是怎么过这个春节的呢?我们再次和施继列取得了联系。

  “我们和平常一样,都在工作。”施继列告诉记者,因为春节在联合国任务区不是节日。而他们那边没有电,更不要说有电视了。没有自来水、没有爆竹声、没有彩灯,没有国内节日的一切。

  大年三十这天,施继列早上8点钟就坐在了办公室,主持召开战区高层人员例会,接着批一些下面报上来的文件。接近中午的时候,又出去巡视一番,看看下面的情况。到了下午,施继列又和几个副手商量开展第1季度对苏丹新警的培训工作。

  下午4点下班,由于苏丹和中国有5个小时的时差,这时已经是国内的晚上9点多了,“应该是春节晚会的高潮阶段了。”施继列笑着说。但是,对于这些中国人来说,虽然当地没有过节的气氛,但是他们的心里从来不缺少这样的喜庆。一下班,施继列等人就给家人打电话拜年,在电话里,他们听到了不绝于耳的爆竹声,感受到了祖国的喜庆。

  被授和平勋章:难以忘怀的日子

  18名维和警察在苏丹执行任务已经6个多月,他们在苏丹任务区恶劣的生存条件和动荡的安全局势下,经受住了各项考验,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维和工作,受到了联合国驻苏丹任务团的充分肯定。

  2009年1月15日,对他们来说是一生中难以忘怀的日子。这天,联合国苏丹任务团授予驻苏丹中国维和警队全体人员和平勋章。同时,受公安部委托,应联合国驻苏丹维和警察总部邀请,并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江苏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左锁粉,代表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厅党委书记林祥国和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厅长孙文德率领的江苏公安代表团,也来到苏丹参加联合国为他们举行的授勋仪式,并带来了家乡人民和省公安厅党委对他们的热烈祝贺和亲切问候。

  授勋仪式在中国驻苏丹大使馆隆重举行,中国驻苏丹大使馆李成文大使到场参加。联合国驻苏丹维和警察总警监、来自津巴布韦的克莱门特先生亲自给他们颁发了勋章和证书,在苏丹其他国家执行维和任务的警队也派出代表参加了仪式并表达了真挚的祝贺。

  “我感受到了祖国的骄傲。”来自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的陈鲁宁告诉记者,当授勋仪式开始,大厅里响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候,他顿时热泪盈眶。

  克莱门特还专门告诉江苏公安代表团,为了这次授勋,他特意穿上警察礼服到这个庄重的仪式上,是表示对中国警察的尊重。“因为中国维和警察在苏丹任务区展现了良好的职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为维护苏丹任务区的和平与稳定作了很大的贡献!”

  仪式结束后,左锁粉主任连说五个好来赞扬这支队伍:“完成任务好、外在形象好、发挥作用好、遵守纪律好、精神状态好。”

  维和工作:监督当地警察执法

  苏丹维和任务区是非执法任务区,联合国苏丹任务区总则明确规定维和警察本身不参与执法,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监督、建议、培训当地警察执法,帮助重建警察执法体系,完善执法行为。所以维和警察每天的工作就是和当地警察一起工作,随时纠正他们在工作中的错误和偏差,尤其在保护人权方面,例如超期羁押,关押未成年人,以及刑讯逼供等。

  来自南京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田治和另外一名维和警察被分配在杨比欧警队。每星期日,警队的行动官会制作一份工作表,详细安排好本周的维和警察每人每天的工作地点、时间,以及一些特殊岗位(值夜班,晚间巡逻)。维和警队的工作时间从上午8点半到下午5点,中午12点到1点是午餐时间,可以休息。上班之前有一些准备工作,例如警队长组织开晨会总结前一天工作,安排当天工作,打印出各个工作点前一天的拘留人员名单等。然后田治他们两人一组,带上一名语言助理,开车赶赴各自工作点。

  下午4点所有维和警察回到办公室召开下午的总结会,简要汇报全天工作情况,警队长讲评全天工作,以及通报从上级机关收到的通知通告。总结会之后每个任务点撰写一份全天工作报告。

  维和生活:衣食住行的困难

  联合国的11个维和任务区中,苏丹任务区的生活最艰苦,条件最恶劣。18名中国维和警察必须面对炎热多变的恶劣天气,物资严重匮乏、缺水缺电缺粮食的生存环境,还要接受疟疾、霍乱、黄热病及埃博拉等各种流行疾病的考验。

  水

  田治来到杨比欧警队后,仿佛突然回到了原始社会,因为没有水,他每天要开车3公里,到一个公共水井打4桶水(共80升),以满足日常的做饭,洗澡,洗衣。

  饭菜

  维和警察何勇告诉记者,在任务区如何填饱肚子也是一件头疼事,每天早上醒来,盘算的第一件事就是当天的吃饭问题怎么解决,虽然从国内带了一些食品,但毕竟数量有限,食物还是要从当地获取。市场蔬菜匮乏,只能买到土豆、洋葱、西红柿和卷心菜。水果更是奇缺,除了香蕉、菠萝外,再也找不到其他品种,而且价格很贵。市场上能买到牛肉和鸡蛋,但很少有猪肉和鲜鱼。因为没电,电饭煲和电磁炉无法使用,只能买来炭炉和煤油炉生火做饭。

  蚊虫

  由于地处热带,离赤道很近,各种带毒的蚊虫很多,疟疾、登革热、黄热病等热带病极其流行。天黑下来后,蚊虫也都出动了。尽管在这里基本以长衣长裤为主,但是一个不小心还是被蚊虫叮咬。田治得了一次疟疾,好在从国内带的抗疟疾药特别有效,他的病程只有三天,到了第四天就感觉基本好了。

  陈鲁宁和来自扬州市公安局的薛强,被分配到马拉卡战区纳西尔分局。起初营区四个房间住13个人,11个警察和2个军事观察员。由于营区大门口离尼罗河只有30米,去年8月埃塞俄比亚下大雨,尼罗河涨水把营区给淹了,目前还有10多个营房泡在水里,等旱季来了才能修。他们只能住宿在离营区只有700米的一间水泥房子里,在营区能清楚看见他们的住房,不到1000米,但因为经常下雨,路上到处是泥泞,走起来要40多分钟。

  温差

  纳西尔地区的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达40多摄氏度,晚上最低可降至24摄氏度,往往上午还天气晴朗,艳阳高照,中午就变天了,刮起大风,阴云密布下起大雨,所以不及时添加衣服很容易感冒。

  维和故事:

  展示中国形象

  孙东兴出钱帮助修葺警察局

  瓦乌是苏丹南部西巴尔嘎扎州的首府。中国维和警察孙东兴等就在这里工作。孙东兴凭借从警十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一投入工作便让外国警察刮目相看。

  有一次,孙东兴来到一个叫“娄可娄可”的警察局。他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警察都在大树下办公。原来,他们的办公房因战争而严重损坏漏雨,当地警察因为没有维修经费不得不在大树下办公。

  “娄可娄可”警局破烂的房顶、大树下警察们那忧郁的眼神,让孙东兴久久不能平静。当晚,他作出一个决定:拿出本想购买机票、回国探望妻儿的费用帮助他们修补漏雨的屋顶。

  一个月后,“娄可娄可”警察局修葺一新。竣工那天,西巴尔嘎扎州警察厅的负责人、前联合国警察瓦乌战区司令苏菲女士等维和警察和当地近千余名居民参加了竣工典礼。

  张忠付业务过硬崭露头角

  来自淮安市公安局的张忠付精通计算机技术,被安排在维和总部人事部门,同一个来自乌克兰的警察专门负责整个任务区600余名维和警察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所有涉及维和警察的人事资料都在这个部门管理,从新人报到、工作分配、人事调动、休假、延期、结束任务回国等等,还提供数据库的适时分析,为高层决策提供依据。

  小张认识到,此工作事关中国警察的颜面,千万别让外国警察小觑。所以无论工作时间,还是下班休息时间,他都挤出时间,努力熟悉工作流程,每天整理出几页的学习笔记。刚接手工作没多长时间,警监和行政主管要他尽快分析出总部及北方总部的人员分配情况。小张活学活用,仅用几秒钟就把相关数据调了出来,并把数据分析形成电子表格打印。就在他去隔壁办公室的打印机拿表格时,发现另一个土耳其的警官也在埋头设计类似的表格,说是那个行政主管吩咐的。最终他设计的表格被采用,因为比较简洁直观。

  【链接】

  2008年初,应联合国请求,受公安部委托,江苏省公安机关于2008年上半年组建了一支18人的“中国赴苏丹维和警队”。18名维和警察都是经过各种严格的考试和挑选,才能取得资格。

  2005年3月24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1590号决议,正式成立联合团支助苏丹任务区。目前这个任务区有维和警察710名左右。中国警队2人在首都,6人在第1战区,3人在第2战区,5人在第3战区,2人在第5战区。

  通讯员 沈宫轩

  快报记者 朱俊骏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