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牛年大吉·牛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百年牛市 曾经 最牛的年俗盛宴
· 消失的牛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25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百年牛市 曾经 最牛的年俗盛宴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孙兰兰/文

  快报记者 泱波/摄

  牛市64号,永远的秦淮人家

  1600年前,因为这里是牛的买卖集散地,因此得名“牛市”。明清时期,再次成就了这里的繁华。街面不宽,也就两米多,紧邻内秦淮河。

  不过,现在已经看不到街了,只剩下瓦砾砖块和几幢孤零零的房子。

  牛市64号,眼前这幢普通的平房,屋里却摆放着一张漂亮的旧式架子床,雕刻精美细致。

  “这是我婆家留下来的东西。”正在洗衣服的朱奶奶看到有人来,吓了一跳,谨慎地盘问之后,才卸下防备。她指着几十米外的大宅子说,“现在,牛市就剩我这边和那边有人住了。不过,前面的老房子里还有保安,很负责,安全没什么问题。”

  有时候一些外地拾荒的人会翻墙头进来,朱奶奶撞见了就说,这里的房子是文物,到处都有探头跟公安局连着,对方就吓跑了。

  不过,牛市64号确实是市级文保单位。

  《秦淮区志》记载:据传,这里是清道光年间南京一秀才住宅,宅中曾开绸布货栈。但并没有留下它的主人姓名。“说不清这房子来历了。专家也弄不清楚,反正是清代留下来的。”50多岁的蒋女士出生在这里,她的妈妈也在64号的宅院里诞生、成长、嫁人……

  原先,前院里还住着另一户人家,姓杨,有阵子传是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后人,但后来又遭到一些专家质疑否认;杨家也搬走了,只剩下姓蒋的一大家子,都是亲戚,却也各房过着各房的日子。

  让南京人最熟悉的是,上世纪80年代,风靡一时的电视剧《秦淮人家》正是在这个院子拍摄的。

  “拍了两年哦,那部电视剧真好看,就像我们自己的生活一样,哪家小孩谈恋爱了,哪家吵架了,大家都知道。那些演员天天往我们这儿跑,大家都成熟人了。两年前,说我们这个房子也要拆,‘卖鸭子的宁生’还特意跑来看看。”当年,蒋女士还是20多岁的大姑娘,白天要忙着上班,不过休息的时候,也经常被拉过去当群众演员。

  电视剧里回忆昔日的热闹生活

  “这条街上做群众演员的多了,我们也没什么台词,有的扮街坊,有的扮路人,让我们往哪站就站哪儿,让我们嗑瓜子聊天就嗑瓜子聊天,只当看热闹。”

  蒋女士说,那时候人都比较单纯,电视剧天天在院子里拍,在他们房间里拍,也没想起来跟导演要点报酬什么的,不过,剧组的人也很不错,拍戏归拍戏,尽量不影响居民的生活,对院子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爱护,事先还签了合同,保证不破坏里面的东西。

  后来,北影和峨嵋电影制片厂也跑来,借这个地方拍片。院子里的居民觉得烦了,以后再有人要来拍,一概谢绝。“这么多人,怕把楼梯都踩坏掉。这个房子已经够老的了。”

  也有例外,有个南艺导演系的学生要做毕业作品,辛辛苦苦找到这里。蒋女士看孩子挺不容易,不但允许了,还天天给他烧饭吃。

  邻居都搬走了,只能在《秦淮人家》的影像资料里,回忆昔日牛市热闹的的市井生活。

  舍不得这里,搬走的邻居也会回来看看。其他房子全拆了,64号因为是文保单位,得以保留,也就成了唯一可以怀旧的地方。“没人来的时候,我就把大门一关,自己过自己的日子,当外面什么都没变。”蒋女士开朗地说。然而老房子因为没了伴,明显人气也弱了。

  二楼的廊檐下挂着十几个铁钩,空荡荡的,有的已生了锈。往年这时候,上面该挂满一串串色泽诱人的香肠、腊肉、腌鱼、风鸡……“上了年纪,吃这些咸货对身体也不好。再说,没那个氛围,也懒得做了。”

  屋里屋外,楼上楼下,几乎感觉不出快要过年了的气氛。

  今年8月,北至洋珠巷、南至集庆路、东到中山南路、西连秦淮河,这块约8万平方米的地方,包括消失的牛市,已经被南京一家开发公司联合外地的投资公司竞得,今后将建设综合性卖场和精品店,和明清繁华时一样,还是商业中心,只不过模样完全不同,地方也改了姓名。

  作为文保单位,64号将保留下来,而里面的住户迟早还是要搬走的。

  踏进天井就是脚踩“元宝地”

  2006年6月份,牛市还完整“健在”的时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和另外一位老师,对牛市以及黑簪巷一带做了一次完整的调查。

  周学鹰的研究方向是唐宋古建筑,“全国各地唐宋古代建筑非常多,一开始我的注意力没有放在老城南古民居上。”

  但2006年的夏天,一个电话改变了他的观点,“当时一家电视台要我去牛市看看,我原来兴趣不大,可是,查找资料突然发现,南京竟然没有关于本地古民居的书籍。”究竟值不值得研究,周学鹰去探访了一下,结果迷上了。

  去的第一家,就是牛市64号。那是2006年7月的一天。天气非常热,周学鹰趴在院子里画图,着了魔似的,盯着老房子里每一个细节,汗水浸透了衬衫。

  “有人拿它来跟安徽的宏村比,还有人说它模仿了苏州香山帮古建。我不同意。这是典型的南京古建特色,跟徽派苏派都不同。你看那个石窟门,弧形的,很大气,恰到好处。就像一个姑娘,给人大大方方的感觉。”

  周学鹰介绍说,牛市64号是典型的老城南民居,也有木雕和砖雕,但是雕刻的花纹恰到好处,简洁而大方。

  就拿这窗户上挡雨的窗楣来说,就是用青砖砌了个拱形,两边又延伸开去,恰似一道弯弯的柳眉入鬓,极有韵味。保留下来的老门窗也是,花纹简洁却不失精致,处处透着大气。

  “很有六朝遗风。它不像徽派建筑那样,要雕刻得非常饱满、立体,肥嘟嘟的就像个暴发户似的;也不像苏南地区的建筑,装饰非常繁杂,好像就是要炫耀技艺多高超一样。”老城南的民居,往往装饰就是那么一点,却恰到好处地呈现出美感。

  在建筑的细节上,它还很讲究风水和口彩。

  推开64号大门,就可以看到一个大天井,天井正中是用鹅卵石垒的花阶铺地,外形圆圆的,老城南人称它是元宝地,人踩在上面,就是“脚踩元宝地”;细细观看,花阶正好是一个繁体的“寿”字,这既讨了“有财”、“有寿”的好口彩,又体现了房子主人要长寿和要财富的思想。现代人把招财进宝贴在门上,但古人一进大门就脚踩元宝地了!

  天井两旁的门都是用木板做成。你要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这个门的榫头有8~12个面,而且门上的图案都各不相同。

  明清时期,达官贵人的后花园

  整个夏天,周学鹰就浸泡在牛市一带。

  他发现,这里虽然是民居,却保留下来明清遗老遗少们在建筑方面的特殊审美,处处透着对生活的享受。

  “建筑是最重要的物质遗产,它能体现出当地人的审美情趣,以及对生活的看法。老城南的民居就像老南京人一样,是个‘大萝卜’,简练、大气。”也就是那个夏天,周学鹰对牛市、黑簪巷做了整体、细致的调查研究。那一片整体面积8.2公顷,是保存比较完好的晚清风格的老城南古民居,有相当多的院落保存完整。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老宅子里面都有木制天花板,老百姓叫它承尘。这个叫法非常形象,古建筑都是由瓦、泥搭建,时间久了,古建筑内的木头开始松动,就会落下灰尘,于是就在大梁上再加一层,专门承灰,这一层有五六厘米厚。一般而言,古建筑中大厅内是不需要承尘构件的,因为大厅是财富和等级的体现,要的是高、敞亮,后面的院落内就会设置承尘了。”周学鹰说,当然,讲究的人家才会这样做。

  通过调查发现,大家都认为苏州是非常富裕的地方,然而苏州的古建筑中,10幢房子中有承尘构件的只有两三家,可在牛市一带却极为普遍,10幢房子中有这样构件的占到六七户。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构件,却可以看出牛市曾经的繁华。

  这也很容易解释,六朝到明代,南京的商业中心都是在城南一带,尤其是到了明代,那些达官贵人从官场退下来之后,往往就选择居住在南京,而老城南就住着不少大户人家;清代,南京是江宁府,江宁县衙门就在牛市附近的牵牛巷,“你还能看出来,南京老城南的房子比起苏州、安徽,更高大。”周学鹰认为。强大的经济后盾,造就了规格高大的房子。遗老遗少们在生活上的享受体现在了建筑上。

  为何牛市一带体现得这么明显?专家认为,因为门西这一带受到战火破坏较小,当年日本人攻城时,受到影响较大的也是门东。

  民国时期的《帝都蒙难记》上写着,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年,安品街、牛市很快就恢复了昔日的景象,甚至比战前更加繁华。

  老房子处处透着科技含量

  牛市的老房子,也很讲科学。

  如果你仔细端详过老城南的墙,这些墙体总是给人一种很高大,大气磅礴的感觉。

  周学鹰说,仔细研究牛市的房子,很能体现古代人在建筑上的科技含量。就拿牛市64号来讲,最下面用大青石条垒砌,半人多高后改用石砖,再往上走,就是空斗墙。“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别看是一堵墙,但恰恰能体现出古代人的科技含量和智慧。这样的结构,非常符合力学,下面厚重,因为它们承载着房子的重量,越往上越轻越好。而且砖石都是错缝垒砌的,并不是一排排对齐的,这一点也让建筑外形看起来很美。”

  房子的高低,也很有讲究。现在看到的64号院门,其实最初是整个宅子的后门,另一头,开在原先颜料坊的门,才是正门。

  “你看高矮啊,以前老房子讲究的是前面矮,后面高。不但是建筑的高度越来越高,就连里面的地面也是斜的,并不是在同一个水平面上,同样前低后高。”这样既讨了“步步高升”的好口彩,对排水系统来说,也很合理。否则就会出现水往家里倒灌的现象。

  “门窗很完整,房子里的所有木构件也都非常完整。连一些家具都是原来的。”周学鹰说,如果让屋子里的人换上晚清服装,一两百年原汁原味的老宅,原汁原味的家具,加上晚清服饰的人在里面活动,简直就是一座活态的晚清博物馆。

  拆迁之前的牛市,拍摄于2006年8月

  600年前最牛的商业街

  宋代以前,就有五大市场围绕

  牛市,这是老城南一个古民居集中地的名称,牛市的南面还有一座桥,这座桥叫新桥。老城南民俗研究专家王涌坚说,当年的新桥在六朝到宋代,人们都叫它万岁桥,是当时南京古民居的集中地。

  “1600年前至宋代,围绕在牛市周边有5个市场,这一带商业贸易非常发达。其中新桥是市场集中区,要采购各种东西,都要来这里,可以说,1600年前新桥是响当当的。”王涌坚说,六朝时期的新桥是古代标准的鱼市,当时各种各样南京地产的鱼,新桥一带都有卖,而珠江路的鱼市,是明代以后才形成的。

  除了鱼市,还有柴火市场。1600年前,南京人烧两种柴火,一种是江边的芦苇,还有就是一般的柴火了。鱼市边上,还有盐市和丝市,当年生产厂家和机房都集中在门西,原因是门西地势相对较高,离水气远,不受潮,同时离中华门和水西门比较近,水西门外就是长江,运输方便;加上现在的牛市边上,有一条穿越其间的内秦淮河,据说这段河水内含有三种特殊的矿物质,用这段河水染出来的丝织品色泽最好,加上往来方便,因此,这里的丝市非常发达。当年最大的湖州会馆就在牛市,湖州会馆是中国最大的丝织品市场。

  当然,牛市是少不了的!“其他市场都集中在牛市周围。在宋代以前,牛市是卖牛的地方,并且形成了一个市场,所以取名牛市。”王涌坚说,宋代以前,牛市一带就已经非常发达,当时人们生活的必需品都要到这里来采购。

  明清时期,最“牛”的名品街

  古子敬的香粉,汪天然的包头,吴玉峰的膏药,杨君达的海味……明清时期,南京人要买最好、最牛、最时尚的用品,都要到牛市来买。王涌坚说,明清时期,牛市是名品一条街,聚集了南京的所有名牌产品。

  靠近新桥那头,就是古子敬的香粉铺。南京是金粉之地,从古到今,妇女都爱涂脂抹粉,而说到香粉,古子敬的香粉是名列前茅的。质量最好,品种最多,古子敬的粉不仅有散粉,还有粉块。招牌也是大名鼎鼎,是明朝的显赫人物刘伯温写的。“名牌产品名人写,算是对这个产品的支持。我记得古子敬还生产香皂,土土的圆溜溜,可以用来洗头洗脸。”

  第二个有名的就是汪天然的包头。现在人们喜欢烫发、染发都到专门的发廊内去做,但是在明清时期,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是长发,都要用包头包住。汪天然的包头做得最好,是当时鼎鼎有名的牌子,那时候爱美的人们都到汪天然的包头店里买。

  “第三家是卖膏药的,是吴玉峰膏药。吴玉峰这个名字《红楼梦》序里有,有人猜测他和曹雪芹是朋友。”王涌坚掰着手指,介绍说,当年的牛市还有一家卖糕的,只做香糕,这种香糕至今港台地区还有。当年牛市上卖的香糕,很好吃,名声很响,叫耿氏香糕。“除了这家吃的,杨君达的海味也很有名。在古代山珍海味,有钱人才能吃上,当时牛市上的海味是外地供的,很新鲜,量大,商店饭店和想吃的人都到这里来采购。”

  要说穿的,伍少西的毡货,名声最大。据说,其祖先是朱元璋时期被请来做天文官的阿拉伯籍人。伍少西的皮货,铺在床头舒适暖和,广州浙江等外地人都特意到这里来买。这位毡贾巨子,不但是实业家,还是慈善家。每值水灾之年,就在应天府十三门为灾民籴米放赈,因此获南京礼部“赠四品冠带”,并在天津街宅第建“高义留芳”牌坊以资表彰。

  2006年8月拍摄于牛市,路过的行人、拄着拐杖的老太太,这些都定格在了历史的记忆里

  敢得罪皇帝的牛人隐居于此

  牛市附近的新桥,还有个名字,叫饮虹桥。这就是为了纪念曾经隐居于牛市的一位“牛人”——饮虹先生。

  为什么说他“牛”呢?王涌坚介绍,饮虹先生叫李熙,这个人有着“牛脾气”,一身铮铮铁骨,居然敢和皇帝作对。明朝正德年间,大太监刘瑾权倾朝野,胡作非为,没人敢招惹他;但御史大人李熙偏偏不随波逐流,他上疏皇帝,要求严惩刘瑾。皇帝也不敢得罪刘瑾,反而把李熙抓起来,痛打了一顿屁股,贬为平头百姓。据说,李熙被贬官后,就住在牛市。

  后来,刘瑾倒台,曾经受到迫害的人纷纷得到平反。但皇帝也恨李熙,唯独没给他平反。牛市的老百姓们为李熙愤愤不平,更加尊敬这位忍辱负重的老人。于是,从那时起,大家便将新桥又命名为饮虹桥。

  腊八粥什锦菜

  香飘整条街

  随着牛市一起消失的,还有那些值得怀念的风俗习惯。这里位于城南,也代表着最传统的老南京风俗。

  “以前过年的时候可热闹了。家家户户门口挂着自己腌的咸货,巷子口会有炸炒米的,嘭的一声响,那香味……”60多岁的朱奶奶半眯着眼,陷入回忆。

  腊月掸尘扫屋之后好过年

  到朱奶奶家时,她正忙着洗衣服。门口一台老式洗衣机,嗡嗡地转。

  “腊月二十五,扫屋掸尘土;腊月二十六,清理门院落;腊月二十七,里外洗一洗;腊月二十八,家什擦一擦;腊月二十九,杂土都搬走。”这是过去南京地区流传的一首“掸尘”谚语。

  “一般提前十天左右,家家户户就开始收拾了。屋里屋外、门窗墙壁、旮旮旯旯彻底打扫一遍。衣服窗帘、坛坛罐罐也要洗得干干净净。”朱奶奶说,一是为了春节期间亲朋好友互相走访时好看,二是春节过后,天气回暖,也借此消灭一下越冬的蚊蝇害虫,清理家庭卫生。现在,邻居都搬走了,出了门,到处都是砖块瓦砾,外面的环境变了,朱奶奶索性连屋里,也懒得收拾了,古色古香的架子床头,挂着几只小红灯笼,上面已经积了厚厚的灰。不过,衣服总还是要洗的。

  最爱吃二太太炒的什锦菜

  讲到春节年俗,吃的可是主角。

  朱奶奶说,她家旁边以前住着一位老人,比她还大20多岁,大家喊老人叫“二太太”。二太太姓李,是回民,她家原先是在夫子庙菜场宰牛卖牛肉,因为口味好,很多人大老远跑过来买她家的牛肉。

  二太太不卖牛肉,她也做得一手好菜。每年腊月初八,一大早天不亮,二太太就起来熬腊八粥。因为要送给街坊邻居喝,用的是一口很大的锅,家里的小煤炉放不下,二太太特意在屋门口,用红砖垒一个灶,捡些树枝,或者哪家扔掉不用的破椅子,劈了当柴火。糯米、红枣、桂圆、红豆……粥要慢慢熬几个小时,一条街上都飘着香甜的味道,许多人就循着香气,端着碗来,“二太太,粥好香啊,给我盛一碗。”二太太就笑眯眯地应着。

  到了春节,好吃的更多了。素什锦是必不可少的。到了年二十九、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炒,一家一个滋味,各有千秋。虽然每家都有,街坊们还是喜欢互相送一碗过去,请别人也尝尝自家的素什锦。最受欢迎的,还是二太太家的。不过,她炒的只能叫什锦菜,不能称之为“素”,因为里面加了牛肉丝,胡萝卜不是用新鲜的,老早就切丝放外面吹干了;还把酱瓜切成细细的丝,放在一起炒。用些什么菜,都有说法的。黄豆芽形似如意,象征事事如意;荠菜,就是“聚财”;芹菜读音与“勤快”相近;黄花菜寓意花样年华、前程似锦;香菇意为“和和美美”。先炒什么、后炒什么,也有讲究,十样菜要一样一样单独炒好,再全部倒到锅里,开小火边炒边拌,最后倒入胡萝卜丝,这叫“满堂红”。

  大年初一孩子东家吃到西家

  “我学了好几次,也没炒出二太太的那个味道来。”朱奶奶懊恼地说,“现在想吃,可也吃不到了,2006年她就搬走了,跟女儿女婿住。后来也联系不上了。”不过,她也学会了二太太另一道过年的拿手菜:鱼酥。

  春节餐桌上,“年年有余”,鱼是必备的。人家炸肉圆,二太太炸的是鱼酥,很费工夫。要先将青鱼的肉剔出来切成小黄豆粒大小的丁,挑选很嫩的牛肉切成糜,和生姜葱等混在一起,再加几个蛋清搅打上劲。炸出来的鱼酥圆子鲜美无比,比起肉圆,还少了些油腻。

  除了这些菜,各家还要炒花生,炒瓜子,炸炒米做欢喜团子。因为大年初一,孩子们一大早就要换上新衣,挨家挨户地拜年,一定要准备好吃的,招待孩子。到了正经吃饭时间,他们在自家也坐不住,常常是东家吃吃,西家尝尝。

  大年初五,大清早,家家户户都要放爆竹迎“财神”。“以前还会有人头戴乌纱,身穿红袍,手捧大元宝,敲锣打鼓来到门前‘跳财神’,房主要笑脸相迎。”不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初八上灯,牛市的老老少少,就借着靠近夫子庙的便利条件,早早结伴赶过去看灯;过完十五,正月十六,只要天气晴朗,就会去“爬城头”,眺望远景,呼吸清新空气,“踏太平”、“走百病”。而到了这时候,这个春节还没落幕,要等到十八落灯,家家户户吃了面条,浓浓的年味才渐渐消散淡去。

  快报记者 胡玉梅 孙兰兰/文

  快报记者 泱波/摄

  提着鸟笼溜达是老城南人生活的一部分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