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7版:完全披露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母亲为照顾残疾儿上学当宿舍管理员
· “一分钟谋杀”:吃醋丈夫导乌龙命案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母亲为照顾残疾儿上学当宿舍管理员
  每天早晨5点半,河北赵县二中教学楼二楼的一间教室就第一个亮起了灯。他是高二5班今年20岁的常永哲。

  无论春夏秋冬,常永哲每天如此。他不得不如此,因为常永哲从小患有小儿麻痹症,比同学们早一点来到教室,是为了避免他用双手挪动两只脚吃力地上楼梯时,不影响其他学生上楼。

  此时,在学生宿舍楼里一间屋子里,常永哲的妈妈常英巧也起床了。为了便于照顾儿子,常英巧陪着儿子读高中,学校也给了她一个学生宿舍楼清扫的差事,每月有350元的收入。  

  每天把饭送到教室

  亲眼见到常永哲才知道,他的残疾在小儿麻痹中很严重,他不是依靠拐杖可以走路的那种,他的两条腿完全用不上哪怕一丁点的力气,离开轮椅,他只有两个行走的方式。

  常永哲每天都要用到的第一个行走方式是借助放在轮椅三轮后面的小方凳,常永哲不到50公斤重的身体依靠两只手是完全支撑在方凳上的,靠手挪动方凳行走,两脚不着地,即使着地也用不上力气,帮不上忙。正因为一切全靠两手的力量支撑全身并挪动方凳,常永哲这样行走上十几米,就会喘得厉害。

  所以常永哲更常用的行走方式只能是用两只手搬起两只脚向前挪动,他说这样轻松很多,走累了就直接坐下来休息。常永哲的教室在二楼,他每天上下楼就是靠这种办法。

  更多时候,道路允许,常永哲是坐他的轮椅三轮。你很难定义这是轮椅还是三轮,它其实是十几年前常永哲提出上学愿望时,父亲用一辆自行车改装的。它依靠手摇动向前走,后面放着的是常永哲的方凳和书包。

  “最难的就是上下楼。”常永哲回答记者说。因此,常永哲尽量减少上下楼的次数,每天的早饭和午饭尽可能是由妈妈送入教室的。只有在夏天,中午有三个小时的午休时间,常永哲才下楼吃午饭,并到宿舍里休息一下。更为糟糕的是,常永哲必须少喝水,他在和记者交谈时,嘴唇发干,但他不喝水,因为教学楼上没有厕所,上厕所要下楼,骑上他的轮椅到一百多米外的地方。

  即使这样,一天不上厕所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常永哲每天都要上下楼几次。常永哲的班主任刘延忠对记者说:“永哲坐在教室第一排,听课认真,学习也刻苦。你很难相信,他虽是这样的身体条件,但学习成绩一直在班里前几名。”

  1月9日下午下课后,常永哲收拾好书包,等大部分同学都下楼后,才用手挪动着双脚缓慢地走出教室。他把书包放在地上,回头尽可能仰起头把教室的门锁好,他有一把钥匙,教室的门几乎每天都是他打开和关上的。钥匙放回书包后,常永哲走向楼梯,然后吃力地一步一步下楼,每一个台阶都要小心。“上楼要更费劲一些。”他抬起头对记者说。

  常永哲的轮椅三轮和方凳就在楼梯下面,要登上三轮同样很吃力,如果没有人碰巧搀扶,常永哲说要很费周折,搞不好会摔倒。但多数情况下,会有学生扶他一下。别的同学都到食堂吃饭去了,常永哲蹬着自己的代步工具走向宿舍,在那里,他的妈妈给他准备了晚饭。

  为照顾儿子做宿舍管理员

  常英巧不到50岁,但看上去有些老,他是学生宿舍楼的管理员,负责打扫卫生。“我这头发,在他小时候给他治病时就白了,那时候我才30多岁。”她说。

  2007年,儿子初中毕业,县里几家高中都不肯收。赵县二中距离常英巧家最近,常英巧就三番五次到学校,恳求收下自己的孩子。最后学校不仅收下了常永哲,还免除了他的费用。更重要的是,常英巧从校长那得知,开学时自己可以和儿子一起来学校,做宿舍楼管理员,这样方便照顾常永哲,还可以有一份收入。

  常英巧从此开始了陪儿子读书。男生宿舍楼有600多名学生,常英巧每天清扫一遍楼道需要两个小时,每天上下午清扫两遍。“有时候学生半夜敲我房间门,让开宿舍楼的门到外面上厕所,我都听不到,实在太累了。”常英巧说。

  常英巧每天给儿子做好饭,送到教室。

  每月350元的收入常常被花得所剩无几,但常英巧还是对自己的生活很满足。“知足,是因为我儿子的成绩一直在班里是前几名,好几个老师都告诉我,永哲学习踏实、认真。对我来说,还不都为了儿子吗?只要儿子学习好,我就知足。”

  求学渗透妈妈的心血

  一开口说起儿子,常英巧就禁不住落泪。儿子出生三个月后高烧,并被误诊。不久到省城一家医院,医生说孩子得了脊髓灰质炎。常英巧疑惑地问了声:啥?大夫紧接着说:就是小儿麻痹。

  常英巧带着孩子求医5年,逐渐接受了孩子残疾的现实。“要是搁现在,这样的病是不是就能治好了?”“现在的孩子,都打这种病的疫苗。”记者回答。

  常英巧总是固执地认为,是自己错过了给孩子治病的机会。所以,在常永哲9岁那年提出要和别的孩子一样去上学时,常英巧答应下来。从9岁上学到现在,常永哲11年求学之路,无不渗透着常英巧的心血。

  从小学6年级开始,常永哲出村到三公里外的乡镇上学。别小看这三公里,常英巧几乎每天都在自行车后座系上绳子,带着常永哲的轮椅三轮,接送他上学。“有年秋天刮大风,早晨7点多去上学,妈妈在前面怎么也蹬不动自行车,后来不得不下车推着走。我看着她的背影,头发吹得乱乱的,心里很难受。”常永哲说。

  有时候,常英巧忙农活不去接送,常永哲就自己手摇轮椅去上学,“下雨、下雪,他都要去学校,没有雨披,就披一个化肥的袋子。”常英巧说。

  初中的学校没有食堂,常英巧每天给孩子送午饭。有一次雨下得很大,常英巧怎么也没法出门,一直到下午3点多才把午饭送到学校,“到那才知道,他在一就近的同学家吃过午饭了。”

  母子俩承诺永远不放弃

  “你有没有想放弃过孩子,不让他再上学了?”记者问。

  “有时候真不想让他上了,大人孩子都受罪。”  “在农村,这样的小儿麻痹患者极少有上学读书的,更没有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又上高中的。”常英巧说,很多人劝过她,为了一个残疾孩子,不值得。常英巧有时也搞不清值不值得,但她承诺:“高中毕业后,无论是大学还是技校,只要孩子能考上,人家学校接收,我当妈妈的就一定支持他。只要他不放弃自己,我就不会放弃他,我还陪着他上学。”

  常永哲会不会放弃自己?20岁的常永哲面对记者并不善言谈,他对自己高中毕业后的未来也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他告诉记者:“我不能因为残疾就放弃去争取。”

  班主任刘延忠拿出一份常永哲的作文《梦想阳光》,其中有段话是这样写的:无情的病魔夺去了我正常行走的功能。艰难蹒跚的步履,扭曲的身躯,使我失去了一个健全的体魄。靠施舍而活不是我谋生的准则。为了坚强地活下去,我只能依靠自己的双手重新来打造属于自己的一片新天地。不抛弃!不放弃!不抛弃自己的生命、不放弃对未来的希望!活着有时比死还难,只有胆小的人,才逃避活着,只有勇敢的人,才敢坚强地面对着生活中的苦难,面对着苦难,我要放声大笑,苦难你永远也打不败我,我要战胜你,我要成为我自己的英雄!

  据《燕赵晚报》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