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专栏/南京纪事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首级原本指军功
· 看歌星跑调不亦乐乎
· 期货奥巴马弟弟
· 不公平的电脑
· 困难补助
· 牛奶的保鲜期
· 都是第一次
· 变脸的闹剧
· 吃了喊疼的私房菜
· 夫妻都是工作狂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23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论坛 博客 推荐  
变脸的闹剧
  察言观色,实乃做官的基本功。黄宗羲研究过诤臣言官,得出结论:“当时号为能谏者,亦必揣摩宛转以纳其说。”所谓善谏者,不过是善看脸色者而已!

  但是,权势者城府很深,喜怒哀乐不形于色,叫人揣摩不透,那就会闹出种种滑稽戏来。

  根据阿·托尔斯泰小说改编的话剧《彼得大帝》,在莫斯科第二艺术剧院彩排,斯大林和全体政治局委员,以及红色教授学院的一批教授,分别坐在楼上包厢和楼下池座里;大幕拉开,台上台下的目光却都对准了斯大林,“捕捉他脸上每个细微变化”。可斯大林端坐包厢,脸无表情,未鼓一次掌,在剧终前一刻钟,他便退场离去。剧院经理布列森涅夫预感要大祸临头,他硬着头皮去送斯大林,想不到此时的最高领袖来了兴致,在休息厅停留,与布列森涅夫交谈一番,并肯定了话剧《彼得大帝》。

  当布列森涅夫返回剧场时,舞台上撤下道具,摆上长桌、讲台,一场对《彼得大帝》的讨伐已然拉开了架势。无论是彩排审查官员,还是红色教授学院的教授,他们从斯大林观剧的冷漠表情和提前退场中,嗅出了自己应持的态度与观点。教授们一个个登台发言,对话剧大批特批,说它坏得不能再坏,甚至提出要追究剧作者的责任,查禁其小说《彼得大帝》第一部,并不准第二、第三部出版。心中有底的布列森涅夫告诉大家:“一小时前斯大林同志同我谈话时对彩排发表了如下看法:‘剧本写得很好。遗憾的是彼得大帝的英雄气概表现得不够。’”剧场一片死寂,稍后则响起暴风雨般的掌声和“斯大林同志万岁”的口号声!随后的发言者,则把前面十一位发言人批个底朝天。审查委员会立即批准话剧《彼得大帝》公演。

  看看吧,官员、教授的脸谱,比川剧演员的变脸戏法还要快!乐朋

3上一篇  下一篇4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