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爱,因为跨越千山万水,所以别样动人。昨天,现代快报联手江苏省海外联谊会,举办了一场“冬日暖洋洋关爱大行动”现场捐赠活动,远道而来的澳门同胞岑展平先生,把价值4万元的丰厚年货送到了100户贫困家庭手中。这份爱有多重?居民说,东西真的太多了,都快拎不动了。这份爱有多重?慷慨解囊的岑展平先生说,他愿意和快报持续合作下去,让涌动在澳门人民和南京人民之间的爱心暖流永远延续下去……
这一份爱,是温暖
这份爱,跨越千山绵延不绝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在《七子之歌》温情的旋律中,南京市7个区的居民朋友走进了现代快报8楼会议室。抬眼一望,“冬日暖洋洋关爱大行动”的条幅印入眼帘,低头一看,每张桌子上铺满了丰富的年货,每个人心里顿时涌进了一股暖流。
“我是澳门人,但是我对南京一直怀有一份深刻的感情,对现代快报更有一种惺惺相惜。”江苏省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副会长、澳门英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岑展平的开场白如此动情。作为现代快报的忠实读者,岑先生常年关注快报对困难群体的报道,正是被这一次“冬日暖洋洋关爱大行动”的善举所感动,他加入了进来,出资四万块钱给100户贫困家庭送上丰盛的年货!“作为海外联谊会的一员,我肩负着加强沟通交流的使命,我想,慈善就是其中的一座桥梁,因为爱心可以跨越千山万水,蔓延在每个人的心里,我愿意和快报保持这份关乎爱的合作。”听了岑先生由衷的话语,居民们掌声雷动。
江苏省委统战部副部长、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常务副会长周和平正是为岑先生和快报牵线搭桥的人,他一路见证着岑先生的爱心和快报的关爱行动,“联手奉献爱心,可以给社会更多温暖,体现了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困难群体的关心和爱护。”周和平提出,今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将会一如既往地联络港、澳、台和海外同胞,与快报联手,为社会奉献爱心,共建和谐。
“新春佳节,对富裕家庭来说是过年,对困难家庭来说就是过关。”现代快报副总编辑赵磊每一年都要亲自策划爱心活动,他指着会议室墙上新华社老社长“勿忘人民”的题词,有些激动,“办一张报纸,必须把普通老百姓的事情放在心上!”他坦言,快报能做的微不足道,应该感谢的是岑先生这样的爱心人士慷慨解囊,说着就代表贫困居民向岑先生鞠躬致谢,“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在这个寒冬里,给困难人群送去温暖,让他们度过危机!”
这份爱,情深义重
“这么重的礼?”宝地园社区居民夏公文看着分发给他的大礼真的有些不敢相信,他左手拎着一袋大米、两桶油,右手拎着合家宴礼盒、旺果礼盒和旺旺大礼包,还不住地询问:“这些都是给我的吗?”
夏老今年已经74岁,老伴早年下放农村,回城后一直没有工作,还落下了全身风湿性关节炎,基本在家不能动弹。不幸的是小女儿还是弱智,大女儿下岗后也只能靠打零工为生。眼看两个女儿都生活艰难,夏老十多年前就把两个外孙接来跟他生活,一家人就靠着他的一点退休工资。让夏老心酸的是,因为家里地方太小,两个孩子这些年都是住在阳台上。“两个孩子跟着我,一天也没过上好日子。”夏老一下感伤起来,因为从小到大,就没怎么给他们买过零食。难怪他摸着旺旺大礼包和旺果礼盒特别兴奋:“拿回去给他们解解馋,弥补小时候亏欠他们的。”至于合家宴礼盒,夏老也已经计划好了:“年三十的晚上就拆开来吃,鸡鸭鱼肉都有,真是太丰盛了。”他拉着记者的手不住地感激好心人:“以前的年夜饭,我们最多也就是买条鱼啊……”
这份爱,居民要用车来拖
就在活动进行之前,我们将琳琅满目的年货摆上桌子。除了最实惠的大米和油,还有内含8道荤菜的“合家宴”,里面有鸡有鸭还有牛肉等。此外还有旺果礼盒、旺旺大礼包,品种丰富的年货让贫困居民们看花了眼。
发年货时,居民们自觉排好了队,岑展平、周和平先生把一份份年货送到居民手中,并不停地叮嘱道:“东西多、重,小心拿好,回去的路上要注意安全啊。”整个活动现场爱意浓浓。
“谢谢,谢谢。太多了!”秦淮区小西湖社区罗光金平时力气可大,这会他也吃力得不行,一手拿三样,恨不得连脚也能派上用处,他开心地说:“从来没拿过那么多年货!太丰富了,叫我说什么好哦。”他说幸好骑了自行车来,否则真拖不回去。
凤栖苑的邵龙英望着合家宴礼盒,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鸡鸭鱼肉全有了,这得多少钱?”宝地园的方阿姨望着油和米竟也有些出神,“家里人多,这够我们吃好多天的了。”问他们拎不拎得动,几个人都眨巴着眼睛:“真的好重……”可是转而又笑了:“拎得动拎得动。”一边说着一边又多使了一把劲。“就是这份心意太重了,我们心里都有些受不起啊!”
马忠余高兴之余却要流泪了。“是高兴的,不瞒你说,以往过年都不买瓜子、花生这些炒货的,能吃上年夜饭就不错了。”看到年货里有一袋炒货大礼包,他说今年不仅能吃上年夜饭,还能吃上炒货,真是个幸福年啊。
这份爱,满足了他一双儿女新年心愿
廖向东师傅从江苏省海外联谊会秘书长封志成先生手中接过丰盛的年货之后乐得笑开了花,他向记者表示,快报的活动,不仅解决了全家过年的年货“难题”,还能让自己两个年幼的孩子第一次尝到“大礼包”的滋味。
廖先生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现在又患上糖尿病。800元的低保收入和爱人给别人做零工挣来的400元是全家全部的收入。这笔钱不但要支付自己每月300多元的药费,还要养活正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两个孩子。
平时,他们一家四口常常端着一碗泡饭,就着一小碟辣椒打发一顿了事。还不满5岁的儿子常常嚷嚷着要吃“好吃的”,每当此时,廖先生夫妇心里都特别不是滋味。10岁的女儿懂事,从不和别的小朋友比吃比穿,“女儿成绩不错,只有英语稍差,她一直想买台电子辞典提高英语成绩,但我们到现在也没能满足她。”
拎着沉甸甸的年货,廖先生高兴地说,“这么多东西,我们家的日子总算可以不用像原来那么紧张了。这个大礼包拿回去,儿子女儿非乐坏不可!过年了,也让他们‘奢侈’一把!”
这一份爱,是感恩
连夜赶制“中国结”赠澳门老总
和快报“结缘”已久的徐红艳虽然行动不便,可当她听说快报组织了“冬日暖洋洋关爱大行动”的活动之后,仍然连夜亲手赶制了两个蕴涵“吉祥如意”之意的中国结,并坚持亲手交到了岑展平先生手里,以示心中的一片感激之情。
今年34岁的徐红艳因为身患多发性骨盆肿瘤,3次手术花去了六万元不说,现在出行全靠拄拐的她还需要终身服药,一个月光医药费就需要至少200元,几乎花去了靠低保得来的全部收入。而多灾多难的丈夫先后因为车祸和工伤,左右眼都受了重伤,还患有高血压的他现在只能靠偶尔给熟人打些零工赚些外快补贴家用。11岁的女儿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和精神寄托。
徐女士告诉记者,现在,他们一家人住在一间只有15平方米的房子里,三个人只能挤睡在一张床上,虽然家境非常困难,但今年才上小学五年级的女儿婷婷一直非常懂事,每门课的成绩都能保持在90分以上,这使得徐女士十分欣慰,可也让她充满了对女儿的愧疚之感。经济十分紧张的他们,餐桌上几乎看不见油水,开水烫饭是他们的“家常菜”,只有过年过节家里来客人时才能买上一点荤菜,“打打牙祭”。她告诉记者:“平时,根本没有能力给婷婷买些小孩子最爱的零食,只有学校组织春、秋游时才能从全家的生活费里挤出十块钱让她去超市买些干粮,可她也是东看西挑,拣最便宜的、促销的买,省下的钱还给我。”
听说快报邀请自己来参加此次慰问活动之后,徐红艳激动不已,主动连夜赶制了两个饱含她一片感恩之心的中国结,带到了活动现场。大红的主色调、逼真的蝴蝶形设计——两个充满了温情的中国结显得十分美丽。她说:“取‘吉祥如意’之意,我祝岑总的生意越做越火!也祝快报蒸蒸日上!”
原来,苦命的她和快报“结缘”已久。早在2007年,快报就曾带着热心读者马先生来到了位于安品街的徐女士的家,马先生看到了徐女士家的境况之后当即表示愿意长期资助他们品学兼优的女儿。2008年端午节,快报曾带着热心读者和慰问品前去慰问过这户人家。中秋节,快报又带着热心读者和一千元现金给他们家送去祝福。
小朋友画“澳门”表谢意
活动现场,安品街社区的鲁冠希和小西湖社区的刘俊小朋友都带来了自己的画作。6岁的鲁冠希画的是“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在一片林立的大厦之间,四个着装鲜艳的小朋友放飞起五彩的气球,欢天喜地地庆祝澳门回归10周年。
父母失业,在外打零工维持生计,可是冠希从小就喜欢画画和书法。别看小姑娘才6岁,奶奶马玉珍最骄傲的是,孙女的画还曾经获得过全国少儿书画比赛特等奖。前一天,为了创作这幅画作为礼物,奶奶说孙女趴在桌上画了一下午。“不画好都不愿意吃晚饭了。送一份礼物她还觉得不够,又写了一副对联。”奶奶又从包里掏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盛世千家乐 ”下联是“新春百家兴”。“没礼物回报,就把这副对联送给帮助我们的人。祝好人一生平安。”
而5年级的刘俊小朋友呢?妈妈说他前几天就忙活起来了。他画了一幅澳门友谊大桥,桥上五个福娃正在载歌载舞呢。来的路上他怕画揉皱了,卷好了一直抓在手里。
当两个孩子把色彩绚烂的图画和对联送到岑展平先生手中,他被孩子的想象力感动着,摸着孩子的头,眼里充满了怜爱。“画很漂亮,今年是澳门回归10周年,从孩子画里,我已经提前感觉到欢庆气氛了。”他低下头欣赏着画作,高兴地握着孩子的小手,表示谢意。“我会好好珍藏的,里面包含着孩子们的一片心意。”
实习生 吕为 见习记者 王凡 快报记者 赵丹丹 钟晓敏/文
快报记者 施向辉/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