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责编:白玉磊 美编:江佳锳 组版:唐龑 |
|
|
●比甘熙故居更早的“九十九间半”为何隐身郊野
●它跟明朝皇族究竟能扯上多少关系
●老宅主人是否真的曾坐拥半个南京城的财富
2007年,江宁区制订了一个规划,准备投入近千万元,修缮一个偏僻乡村里的建筑,如今,修缮工作已经进入尾声。
这个村子究竟有何奇特之处,值得花费如此大的代价?
据说在解放前,这个村子可是一个赫赫有名的大村,那时外地亲友寄信都用不着写详细地址,只要信封上写有“南京中华门外”,再加上村名,就足够了。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偏僻乡村能够拥有如此大的名气?又是为何在短短几十年之后,它就如过眼云烟在众人视线中消失的?
隐秘小村里的大宅门
这个偏僻的乡村在江宁区湖熟镇,它有一个很富有田园色彩的名字——杨柳村。从新街口出发,一路驱车不停,你得花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达这里。如果要乘坐公共汽车,你得在中华门内坐上101路车,半个小时左右到达底站下车,然后转乘“东周线”到龙都下车,这需要四十分钟左右,最后坐上小三机颠簸近二十多分钟方可到达杨柳村。
提起南京的“九十九间半”,立刻闪现在人们头脑中的,是位于白下区南捕厅的甘熙故居,它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与明孝陵、明城墙并称为南京市明清三大景观。很少有人知道,杨柳村也有一个同样的“九十九间半”,建造它的主人姓朱,它比甘熙故居建造时间更早,名气也更大。只是在历史的回廊中曲曲折折数百年,杨柳村“九十九间半”的真实面目亦变得晦涩不清。它究竟经历了几世的风雨?它的第一个主人是谁?
穿过田间小径,走近位于湖熟街道的杨柳村朱家老宅,迎面而来的门楣、木雕、宅门、飞檐、瓦当,无一不古朴细致,虽年代久远风尘掩华,却透出一股岁月的沧桑。
在朱家老宅附近,《发现周刊》记者遇见了几位约三四十岁的村民,他们告诉记者,以前村子里有个独身的驼背赵正荣大爷,据说他就是朱家老宅的守门人,后来去了湖熟敬老院。他们听赵大爷说过,朱家是明朝皇族,朱家老宅的建立者可能是朱元璋的第11代孙朱侯山。明末清初的时候,朱家出了个名闻金陵的大富翁朱侯山。这朱侯山拥有南京半个城的店铺,有当铺十八家、钱庄十八家,银钱、田地更是不计其数。朱侯山有三个儿子,这大院就是朱侯山为儿子建造的。赵大爷祖上的某位老太爷,在朱侯山造屋时为他看守过木料。房子盖好后,朱侯山的三个儿子分住三堂,所以村里人一般也叫这大院为“三堂上”。
朱家老宅的前生今世经村民之口,似乎一下子就露出真容。可是,村民的话毕竟是转述,到底有几分真实呢?
朱元璋是杨柳村的缔造者?
在湖熟敬老院,72岁的赵正荣老人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告诉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杨柳村人,在上个世纪80年代,他被乡里选中去守朱家老宅的大门,一守就是二十多年。他对村子里的历史了解比较多。据说,朱元璋打天下的时候,曾经过杨柳村的位置,觉得这里风水很好,后有马场山,前有杨柳湖,依山傍水,风光无限。于是,他就留下小部分人在这里居住,从而形成了最早的杨柳村。
杨柳村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果真是朱元璋缔造了杨柳村吗?村民李先祥告诉记者,这个村子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他没听上辈人说过,但在朱姓兴起之前,村子里的大姓是蔡,后来才是朱姓兴起,接着是王姓多了起来。按老人附会,就是朱(猪)是吃蔡(菜)的,而姓王的又是屠户出身。李先祥认为,可以确定的是,在朱家老宅盖起来之前,这个村子就已存在挺长时间了。赵大爷也认为,朱元璋缔造杨柳村只是传说而已,可能经不起推敲。
朱家老宅原先是烂尾楼
那么,赵正荣知不知道是谁修建了朱家老宅呢?
赵大爷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听老辈人说过,这个老宅应该和朱侯山有关,但不是朱侯山自愿盖的。这朱侯山是朱元璋第11代孙,非常有商业头脑,在南京城内经商,成为名闻金陵的富商,与沈万三和湖熟的李地山并称为历史上的“金陵三大商”,朱侯山生意达到顶峰时,坐拥南京半个城的财富。朱侯山其实是住在南京城里的,是他的三个儿子看中了杨柳村的风水,瞒着父亲在杨柳村各建了一个宅子,即“树德堂”、“恩承堂”和“礼和堂”三个宅院。可是,由于施工过程过于讲究,导致造价严重超预算,最后都没法子完工,成了烂尾楼。朱侯山知道后,出资将宅子竣工。
杨柳村的朱姓村民果真是朱元璋老朱家的人吗?如果真如此,那他们又怎么能躲过改朝换代的厄运呢?
明朝皇族后裔名字暗藏玄机
南京晓庄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姚群民告诉记者,要想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朱侯山的名字下手。因为,明朝皇族后裔的名字里面是有玄机的。
当年,朱元璋在给儿子起名字时没那么多规矩,都是用“木”作偏旁,但因为儿子越生越多,竟然有26个,于是他意识到子孙中难免会有重名的。所以他就给每个儿子都定了一个辈分表,每个表20个字,比如燕王朱棣一系的辈分表就是:“高瞻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此外,朱元璋规定子孙起名时,还要遵守另外一个奇怪的规定,那就是名字中的第三个字,要以火土金水木为顺序,依次以偏旁命名。于是后世的我们看到,明仁宗朱高炽是高字辈的火旁,明宣宗朱瞻基是瞻字辈的土旁,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是祁字辈的金旁,明宪宗朱见深是见字辈水旁,明孝宗朱祐樘是祐字辈木旁。这个时候五行转了一圈了,又从火重新开始,于是明武宗朱厚照(编辑注:四点水为火字底简化,如焦煮烹等字皆是),明世宗朱厚熜是厚字辈的火旁,一直传到由字辈的木旁,朱由校和朱由检为止,明朝灭亡。同样的,其他的王府也有这些规定。
朱侯山究竟是不是明朝皇室后裔呢?姚副教授查阅了朱元璋给儿子们所定的辈分表后,得出结论,辈分表里根本就没有“侯”字,更别说按五行做偏旁了。朱侯山既然不是皇族后裔,自然就不会在改朝换代中受到冲击了。
那么,朱侯山到底是何许人也?
《朱氏宗谱》原件是怎样被发现的
在村里,记者找到了83岁高龄的马兴左老人。他可能是目前村子里最年长的老人了。他告诉记者,朱侯山有后人还居住在村子里,就是74岁的朱是伟老人。在他的帮助下,记者找到了朱是伟的家。
朱是伟说,朱侯山是不是朱元璋的第11代孙他不敢肯定,但朱侯山的身份他确实知道。朱侯山和自己一样,都是老祖宗朱孔阳的后人。朱是伟还说,他手上有本《朱氏宗谱》,但这《朱氏宗谱》并不是原件,只是复印本,而且只保留了目录那一本。记者追问原件在哪里,朱是伟说,这里面还有一段曲折的故事呢。
那是在解放初期土改时,杨柳村来了一批来自上海复旦、师大的师生,他们无意中发现,杨柳村的《朱氏宗谱》为国内几百年难得的保留完整资料的宗谱。师生们征求了朱家人的意见,取了一套共八本带回复旦大学。文革中,杨柳村保留的其他宗谱全部被毁,复旦大学内的宗谱成为孤本。后来,朱家的四本堂朱友智的侄儿在复旦大学历史系任教,在学校图书馆曾经看到过《朱氏宗谱》。南京市文物专家郭金海、江宁县(现江宁区)政府的刘谨胜,先后两次到上海寻找未果。最后,在有关人士帮助下,朱家后人在上海图书馆书库的三楼库房找到了《朱氏宗谱》存著堂版全套八本。这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在旧书摊上花了八元钱(旧币八万元)买回来的。朱家后人影印了之后带回杨柳村,后来又陆续复印了一些给同族人。朱是伟手中的宗谱就是这么来的,但由于保管不善,只剩下了目录。
记者翻看了《朱氏宗谱》目录,但并没有看到能够证明朱侯山和朱是伟关系的文字。那么,还有谁看过完整的《朱氏宗谱》?
朱家老宅的先人原来是收破烂的?
江宁地方志研究专家彭年德告诉记者,他曾经看过《朱氏宗谱》,并做过一定研究。据《朱氏宗谱》记载,他家的始祖原先住在句容,后来到了七世祖朱孔阳时,才迁到了江宁县龙都镇的杨留村(杨柳村原属龙都),今名杨柳村。
相传,朱氏六世祖朱武公生了三个儿子,分别叫孔阳、孔昭、孔彰,他们都是以挑高箩为生的,也就是收破烂的。后武公夫妇去世,由长子朱孔阳持家。不久,朱孔阳将两间茅屋分给两个弟弟,自己挑高箩外出谋生去了。几经辗转,最后在杨柳村定居下来。
彭年德还提供了《朱氏宗谱》中记载的一个四十字的辈分表:“明贵荣宣,金武孔承,朝鼎继世,家道遐昌,孝友是政,勤俭为常,业求久大,代可贞长,守定宗训,自卜传芳。”
在辈分表中,记者看到了朱是伟的“是”字辈,但却没有看到有“侯”字辈的,那个朱侯山究竟是打哪儿来的呢?朱家老宅的建立者是不是他呢?
历史上到底有无朱侯山其人
无论是以前的媒体报道,还是记者采访过的杨柳村老人,都一致认为,朱家老宅的建立者就是朱侯山。而且在杨柳村,记者还听说了一段关于朱侯山的歌谣:“杨柳村上朱侯山,大门紧对李家山;麻雀吃他一颗稻,就捋它到鬼门关。”据说此歌谣已流传了上百年,充分显示了当年朱侯山的权势和地位。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朱侯山其人呢?姚群民副教授告诉记者,如果朱侯山真如民间所说,是能与沈万三齐名的大富翁,史书上肯定会有记载。但据他所知,清朝中期南京并没有一个名叫朱侯山的富翁,史书上亦无记载。
朱是伟告诉记者,说朱侯山就是老宅第一个主人,这是先人一代传一代沿袭下来的,以前没有哪一代想过仔细考证一番,但历史上肯定有朱侯山其人其事,否则不会上百年来人们一直这么说。至于朱氏辈分表中为何没出现“侯”字辈,朱是伟认为,“侯山”也可能是他的号,人们叫号叫久之后,真实名字反而就淡忘了。
朱家做何生意能拥有半城财富
尽管对朱侯山此人还存有疑问,但是,能够盖得起如此规模、号称“九十九间半”的大宅子,绝非一般人家所能。朱家真如传说中的那样,具有南京近半个城的财富吗?
朱是伟告诉记者,朱孔阳自从定居杨柳村之后,就一家辛劳,日子越过越好,代代相传,家大业大,人丁兴旺,耕田的、经商的、读书的都有了,经济实力也就强大起来。朱家许多人都在外经商,有做有色金属的如清朝末期铜锡大王朱孝恩,还有做棉纺织的,另外,做药材生意的也比较多。可以说,整个朱氏家族在清朝中后期是赫赫有名的,拥有巨大的财富。但他们多活动在上海、苏州、汉口等沿海沿江城市,至于在南京是不是有半个城的财富,朱是伟表示不好说。
彭年德认为,从现存《朱氏宗谱》可以看出,朱氏家族迁居杨柳村已有四百多年,到清朝康、乾时期已经是个书香门第、仕宦世家,为南京地区的大家族。据说,朱氏不少人在清朝做过官,出过翰林、进士、举人。因此,朱家在南京城里拥有许多商铺,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拥有近半个城的财富,那实在有点夸张了。
一位国民党要员的寻祖经历
朱是伟告诉记者,由于朱家人员众多,很多人在外经商、求学之后就没再回杨柳村,倒是他们的后代曾经回来寻亲。他听老人说过,曾任中华民国陆海空三军总参谋长的朱培德,就曾到杨柳村寻亲。
据说,朱培德的祖籍就是江宁县杨柳村,上世纪初期的时候,他曾亲自到杨柳村寻祖,那排场,据老人们说,可不是一般的大,来了许多人,护卫的,接待的,杨柳村的人可算是开了眼界。但可能是衔接无据,朱培德寻亲一事没有结果。1938年8月,朱孔阳十二世孙朱友深在临终前,叹息地说:“大好佬朱培德来杨柳村认过祖,没有接上头,唉!要真是我们本家的话,说不定孙子们还能有个靠山。”
1983年,朱培德的小儿子朱维信从加拿大回国到南京大学讲学期间,为完成他父亲遗嘱,找到了当时江宁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帮助他到杨柳村寻根访祖。但是,由于他的“维”字辈和《朱氏宗谱》中班辈不投,这次寻祖仍旧无果。但朱是伟认为,他们极有可能就是从杨柳村出去的朱氏后人,可能在外地没有按照朱氏的辈分表起名,一代一代辈分就没了。否则,全国各地这么多朱姓,为什么单单到杨柳村寻亲访祖呢?
数百年间,历史风云变幻,改朝换代,战火频繁,虽然今天在记者眼前的建筑有些许破败,但风姿依然绰约。那么,它是如何幸免于动荡与战火的冲击的呢?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张荣 沈达兵 戎丹妍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