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发现 古村探秘之二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命运之谜 杨柳村如何躲过历史劫难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命运之谜 杨柳村如何躲过历史劫难
A19

  ●两个女人与杨柳村的命运

  ●村中何等宝物当年能让侵华日军顶礼膜拜

  历史的长河表面平缓而暗藏激流,数百年的风风雨雨,随时都可能让这一片宅院毁于一旦,但杨柳村还是踉踉跄跄、颤颤巍巍地“活”了下来。杨柳村的生命力为何如此顽强,它是如何度过一次次的战乱,安然存活到现在的呢?今天的杨柳村,还是当年那个赫赫有名的杨柳村吗?

  “杨柳村”得名于流浪汉的一只羊

  尽管后来的杨柳村声名显赫,鼎盛一时,但它最初的兴起,却要从一个流浪汉的一个巧遇说起。

  据朱是伟介绍,当年老祖宗朱孔阳离开句容向西行进时,穷困潦倒,衣衫褴褛,身边全部的家当,除了所挑的高箩,就只有一只羊和一个喝水用的瓢。他牵着羊蹒跚西行,形单影只,完全就是一个落魄的流浪汉。一天,他行至杨柳湖畔,高箩的绳子突然断了,再看太阳快要下山,于是便在这里歇脚。他取出瓢,去井边取水喝,结果不慎将瓢掉入井中。他认为是“天意留人”,便打算留下不走,他的命运就此转变,也就此为这块地方的兴旺与发达做了注脚。

  朱孔阳留居此地后,很快与当地佘姓人家的女儿结亲,成家立业。因为朱孔阳是带着一只羊留下来的,于是这块地方也有了个名字叫“羊留”。

  朱孔阳一家勤勤恳恳,悉心劳作,生活逐渐好转。当年老祖宗流浪江湖的艰辛与困顿早已不复存在,几代人过后,朱家逐渐成了村里的大户,受到村人的尊敬。

  再往后,朱家更加人丁兴旺,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了,家业逐渐扩大,子孙们也都穿起了长袍马褂,口中也开始谈论“之乎者也”。随着家里文化人的增多,“羊留”的地名也逐渐演化成了“阳留”,再往后是“杨留”,直至最终定名为文雅的“杨柳村”。在此过程中,朱家人也开始大兴土木,建起了一片片精美秀致的宅院。

  “杨柳村一期”毁于太平军兵火

  历史上的杨柳村,分为前杨柳、中杨柳、后杨柳三部分,按年代顺序,中杨柳最早建成,时间约为明代前期到中期,其次是前杨柳,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杨柳建成最迟,约从清咸丰至光绪年间,相当于现在人们熟悉的房产开发一期、二期和三期。到了清光绪时期,这里已经形成了一片庞大的民居群落。但令人意外的是,记者在现场看到的“九十九间半”,只是一片普通的东西长、南北窄的多进宅院,也就是当地村民口中的“三堂上”,规模并不宏大。难道赫赫有名的杨柳村古建筑就是这样一片普通的民房?

  事实上,今天的杨柳村早已不能跟当日辉煌时候同日而语了,目前剩下的“三堂上”,也只是古时宅院群落的几十分之一。因为在数百年的历史风雨中,杨柳村也遭遇了多次战乱兵火,一些宅院先后被毁坏了,有的被付之一炬,有的废墟早已深埋地下。

  对于杨柳村第一次有影响的冲击,是发生在太平天国时期。

  据朱是伟介绍,他曾经听老人讲过,太平军当时被叫做“长毛”,忠王李秀成的部队当时就驻扎在江宁方山一带,其部下的一支军队就到过杨柳村,村落后面有一座小山老百姓叫“马齿山”,资料记载叫做“马场山”,据说就是因当时太平军在此驻扎放马而得名。当时太平军对杨柳村的毁坏比较严重,“可烧毁了不少房子呢。”朱是伟惋惜地说。在这次兵火中被毁的,主要是中杨柳的一大片宅院。

  新中国成立后,村民们将旱地改为水稻田,结果竟在原中杨柳所处的位置,挖掘出了古井与许多的石刻、瓦片、家具木料等物,证实当时此处确建有大片宅院。

  小小杨柳村也出了个王妃?

  太平天国的兵火,为何只毁了中杨柳,而前杨柳的36座宅院,为何得以完好地保存下来?这里据说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是杨柳村里的一位女子救下了这个村子。

  据湖熟街道宣传委员许宏亮介绍,当时村上有一位美丽的姑娘,嫁给了太平军的一位王爷,这位王爷关照部下,不得再骚扰杨柳村的村民,也不许再毁坏房屋。

  这一说法得到了南京文物专家郭金海的证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郭金海参加了当时的南京市文物普查工作,当时他全面负责江宁片区的文物查访考证。据郭金海介绍,在太平天国时期,杨柳村古民居群历尽劫难,差点就全部化为灰烬。太平天国后期人心涣散,领导集团腐化蜕变,内部也出现严重内讧,有一位将领带着部下离开南京,往东南方向去了。这队人马到了杨柳村附近,看到这么一大片古色古香、庄严气派的房子,首先想到的就是劫掠一番。但是也很巧,村里有一位出落得如花似玉的美貌姑娘,被那个太平军的将领看到了,他一下子对姑娘着了迷,于是派人前来传话,表示要纳这位姑娘为妾,否则便要继续烧庄,彻底荡平这个村落。此话传出,村里人更加陷入惶恐之中。眼见杨柳村危在旦夕,万般无奈之下,姑娘决心以个人牺牲来换回村庄的安全,于是就同意嫁给这位将领。这样,杨柳村余下的建筑才得以幸存。

  另一位文物工作者王引先生也曾在一篇文章里记述,“村上有个小姐嫁给一位王爷(据传说就是忠王李秀成),作了‘王妃’,因为有了太平军的保护,所以前杨柳村得以保存下来。”

  “但是后来,这位将领在征战中兵败被俘,并最终被处死,这位姑娘年纪轻轻便守了寡。”郭金海惋惜地说,“但她也一直没有再改嫁,凄苦地过完了余生。”郭金海口中那位将领的遭遇,确实和历史上忠王李秀成的遭遇一模一样。据说,那个女子死后就葬在杨柳村边的马场山上。不过朱是伟说,山坡上许多先人的坟墓都迁到青龙山去了,她的坟墓早已无处寻觅,目前山坡已经被开挖成一个大水塘了。

  侥幸逃脱日军“三光政策”

  但是,兵灾战火并没有让杨柳村人一蹶不振,他们用顽强的毅力与勤劳的双手再次扩建家园。太平天国过后,到了光绪年间,人们又在前杨柳不远处新建成了一大片建筑,这就是后杨柳,这时杨柳村民居群也达到了最大的规模,成了南京一处赫赫有名的村落,随后,杨柳村人又过了一阵子安宁日子。

  这样的安宁持续到了清末民初,杨柳村一直偏居南京一隅,宛若世外桃源,村上的人们安居乐业,清平祥和。但历史的车轮仍在滚滚向前,外面的世界不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小村落也被历史的大潮裹挟着不断前进,直到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南京沦陷,整个南京城成了人间地狱,大街小巷尸横遍地,许多政要豪宅被付之一炬。离南京城并不算太远的杨柳村,也未能维持多年来的宁静,凶暴蛮横的日本兵还是撞开了小村的大门。这一次,杨柳村命运如何呢?

  已经住进敬老院的赵正荣大爷回忆说,日本人曾经在杨柳村杀害了一些百姓,他就亲眼看见日本兵杀了同村的刘大爷。至于宅院和房屋,日军也烧掉了七八间房子,不过大部分还是保存下来了。

  日本兵在不少地方推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在杨柳村为何显得如此“仁慈”呢?这里同样有一个故事。据传说,当时驻守湖熟的鬼子队长看上了村里王保长的闺女,王保长只得将女儿送进了鬼子炮楼。有了这层“姻缘”,鬼子居然对杨柳村网开一面,只是后来再也没人知道王小姐的下落。

  但这只是一个传说,另一种解释显然更为真实可信。据许宏亮介绍,当时日军部队里有一个队长,对中国文化比较推崇,而杨柳村的建筑是典型的江南民居,风格独特,其中许多的砖刻、木刻、石刻,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这个日军队长对这些非常入迷,就没让手下人加以毁坏。

  这一说法得到了郭金海的证实,郭金海还补充介绍说,相比较在南京城里的丧心病狂,日本兵在杨柳村时确实有所收敛,并没有大肆胡作非为。“当时在杨柳村宅院的门楣上刻着四个字,日本兵对其非常推崇。当一队日本兵经过门楼时,每人都要向这四个字下跪,顶礼膜拜,然后才起身继续前行。” 郭金海的解释颇显意味深长。“不过这些字后来都被毁坏了,人们已经记不得是哪几个字了。”

  这四个字写的究竟是什么,它怎么会有这么大的魔力,竟能让凶残的日本鬼子对它下跪?因为种种的原因,它注定将成为一个永久的历史之谜。

  兴水利珍贵文物陷身淤泥

  新中国成立以后,杨柳村风光不再,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村落存在着,“九十九间半”老宅院里的居民纷纷迁移出来,在附近别处建宅居住,“九十九间半”先后被医院、学校等多家单位占用。在这一过程中,在不同时期,由于各家单位的业务性质不同,分别对老宅院进行了一些改造,一些旧房梁、雕花的窗棂等被破坏掉了。

  老宅院最先被用作第三野战军的一个医院,医院新盖起了一栋两层小楼作为病房。后来医院迁往上海吴淞,老宅院又被改为龙都中学,学校又在院子里搭起了一个大戏台。学校搬走后,这里又被改办成福利企业,龙都乡政府安排了六七十名残疾人在里面生产手套、皮革、火柴盒等。

  据朱是伟老人介绍,有一次村里响应上级的号召,开始兴修水利,挖渠筑坝,村里的干部到处寻找木料打桩,找来找去,眼光就瞄上了三十六堂大宅院。他们也没有意识到这是国家的文物,也没有保护的意识,一些人拆下了许多结实的木料,拿到河边打桩去了,还把悬在大门上的牌匾也拆了下来,埋放在河堆的淤泥里作挡牌,许多珍贵的文物就这样被毁坏了。“真是太可惜了,要是留到现在那可是宝贝呢。”朱是伟心痛地说。据说当时也有一些老人站出来质疑,认为这样的木料与牌匾埋进淤泥实在太浪费了,但当时人们的热情全在修河道上了,老人的声音根本无人在意。

  “破四旧”杨柳村元气大伤

  眨眼到了文革期间,杨柳村又迎来了一次大的灾难。当时的“破四旧”也祸及杨柳村,那一片老宅院首当其冲成为破坏的重点,这一下更是损失惨重。据记者调查,当时杨柳村的宅院又被破坏了不少,残留下的一些宅院也都破落不堪,摇摇欲坠。除了宅院遭到严重的破坏,各家各院收藏多年的老古董也被洗劫一空,比如陶瓷器,精美的花瓶,半人高的福禄寿三星等。

  老人当时住的翼圣堂就遭到了严重破坏,至今痕迹仍然残存着。老人带着记者来到自家老宅门前,指着破败不堪的院墙说:“我这个是三十六堂中较早建成的一个宅院,早在清初康熙时期就已建成了。”记者留意到,与“三堂”一样,翼圣堂的墙壁也均是经过悉心打磨的方形石块砌成,部分石块上细致精美的花纹依然清晰可见,而房梁木材饱经岁月风雨的洗礼,已经漆黑。在院门正上方的门壁上,只剩下胡乱敲凿过的印记,老人指着乱纹说:“这里本来是阳刻的‘行仁履义’四个大字,破四旧时红卫兵们就爬到门墙上,把四个大字给敲掉了。”

  残留“大宅门”缘何露脸

  从那以后,杨柳村大院日趋破败,身影日渐卑微。许多院墙年久失修,在风雨中倒下了,还有一些人家拆毁了老院墙,利用拆下来的旧材料在旁边另建新宅。到了上世纪80年代,只剩下了“三堂”还比较完好,另外还有翼圣堂、崇厚堂、铭馨堂等,但也只剩下了粗糙的轮廓,杨柳村民居群随时可能消失在历史的烟云中。

  到了1982年,南京市文物部门在一次大规模的文物普查中,意外地发现了这片古院落,专家们惊喜之下,立即采取措施,将其妥善保护起来。文物专家认为,杨柳村宅院是典型的江南民居群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社会生活与民间习俗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遗憾的是,许多宅院已经遭受了严重的摧残,整体上已不成体系,许多珍贵的牌匾、石刻等都已无迹可寻,专家们对此表示深深的惋惜。

  杨柳村的建筑有何奇特之处,能让文物专家发出如此的深深叹息?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沈达兵 戎丹妍 张荣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