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0版:发现 古村探秘之三
3上一版  下一版4  
PDF 版
· 建筑之谜 高墙深院中的智慧遗迹
收藏 打印 推荐  更多功能  
     
     
     
     
  2009 年 1 月 19 日 星期   重要律师声明
上一期  下一期  
 
    论坛 博客 推荐  
建筑之谜 高墙深院中的智慧遗迹
2009年1月19日 星期一

责编:白玉磊 美编:江佳锳 组版:唐龑

  ●古宅里的藏身之地

  ●小发明难住了江洋大盗

  从万里长城到亭台楼榭,从帝王宫殿到寻常民居,每处建筑都会向流连其间的人们述说一段动人的往事。藏匿于南京郊外的杨柳村,便是建筑中的一个传奇。

  失踪的杨柳湖到哪里去了

  2009年1月8日早上,记者驱车前往杨柳村,寻访这座古老的村落。在湖熟街道宣传委员许宏亮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一个和湖熟其他村子没什么不同的村落,村子里的房子都是现代的红砖水泥墙,一路看过去都没有看到什么古建筑,直到到达一个池塘时,许宏亮指着池塘北边说就要到了。汽车绕到了池塘北边,下了车,许宏亮指着一栋被一堵高大围墙包围的房子对记者说,这就是了。

  但是从外面看,这栋宅子实在看不出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只是比周围的居民楼旧点,这就是昔日杨柳村的遗迹吗?传说中,杨柳村当时是“背靠马场山,面朝杨柳湖”而修筑的,难道这个小池塘就是传说中的杨柳湖吗?

  许宏亮解释说,这栋古宅只是杨柳村古建筑群中一栋保存比较完好的,就是“三堂上”,由树德堂、恩承堂和礼和堂三堂组成,其他古宅大部分被毁坏了,目前还剩下七八处。而门口的这个池塘,并不是杨柳湖,杨柳湖还在离这里几里路的地方。如今的杨柳村和以前的杨柳村格局已经不同了,当年的杨柳村范围很大,有前杨柳、中杨柳和后杨柳,杨柳湖的范围也很广,但如今的杨柳湖已经被填塞了很多,所以看不到当时的场景了。“背靠马场山,面朝杨柳湖”只是一种风水说法,从地理位置看,杨柳村确实是在马场山和杨柳湖之间的,并没有违背这一说法。

  杨柳村建筑风格很像南京人性格

  从外观看,三堂上屋面采用灰黑色板瓦,有瓦当、滴水,滴水上面雕刻有精美图案。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周学鹰告诉记者,杨柳村古建筑风格是与南京本地域古建筑整体一致,也是南京地域特有的,它既有江南建筑的秀美,又兼具北方建筑的豪迈。南京的建筑从总体看它在细节的雕饰上没有江南水乡如苏州、杭州等地建筑那么多,更不如临近的皖南建筑,区别较显著。但是,南京地域的房屋整体要比江南水乡建筑高大,砖、木、石雕饰简洁、浑厚,显得非常大方得体,恰到好处。记者在现场也看到,这里大厅内部的顶梁柱直径近四十厘米,大厅也有两层楼房那么高。比江南水乡建筑,比如周庄、乌镇等建筑要显得大气许多。许宏亮也告诉记者,南京的建筑有点模仿宫廷建筑,所以其建筑看上去兼具南北风格。

  日本鬼子为何抓不住地下党

  在许宏亮的带领下,记者走入老宅内部,许宏亮说现在正是修缮杨柳村一期工程的尾声,工人们正在进行扫尾工作。

  围墙里面是个空旷的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第一排房屋,也就是门厅,是佣人居住、活动的房屋。房屋有三个门,分别是树德堂、恩承堂和礼和堂。记者首先从中门走进,走进以后,确实有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觉,似乎一下就回到了几百年前。里面曲折环绕,就像一个迷宫,记者从前到后,走了一半就已经找不到方向,因为三个堂是互通的,从一个堂穿到另一个堂就不知道到了什么地方。

  据当地人讲,这里的古宅不管一栋有几个堂,堂与堂之间都是互通的,所以堂越多,路就越绕,每个堂里面的房间又非常多,一般人乍一进来肯定是找不到路的,除非是对这种建筑构造熟悉的人,才知道出路。因为这种迷宫式的构造,当地还留传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当年新四军和地下党看中了朱家大院构造的复杂,就想把“九十九间半”作为红色据点,在敌人来搜查时容易撤离。当时的房主朱广新听说后,便主动为他们提供开会的场所,敌伪几次进院搜查都无功而返。

  朱是伟先生也跟记者说了一件真事,说在抗战时期,另一个堂的主人曾经隐藏过一个地下党,因为这种宅子的墙壁都非常厚,所以他让地下党躲在了一堵厚墙里,等敌人走后,家里又把那堵墙重新堵起来了。记者也发现,这里的墙壁确实比一般人家的要厚,似乎都筑有两层墙壁,特别是每一进房屋的大门那堵墙壁,都好像是加厚的。

  由于目前宅子里刚整修完毕,里面空荡荡的,没有其他杂物阻碍视线,所以在里面转了好几个来回后,记者总算理清了建筑的大致分布。“三堂上”总共有五进房屋四进院落,房屋第一进是门厅,第二进是轿厅,供客人上下轿子的地方,第三进是大厅,也就是会客厅,家族有什么重要会议也在这里举行,第四进是主人居住的地方,最后一进是子女居住的地方。

  许宏亮边带记者参观边介绍,整栋建筑从前到后的台阶是逐步升高的,暗合“步步高升”的意思。院子最深处,是一幢古色古香的阁楼,阁楼里面比较幽暗,在白天都看不太清楚东西。许宏亮说,这阁楼一般都是给小姐住的,以前大户人家的小姐足不出户,不能被外人看到,所以阁楼比较密封,墙壁上没有窗户,即使是阳台,也都用木窗封住了,小姐要看人,只能半打开窗户往下看看。

  “三堂上”细节区分长幼尊卑

  三个堂的格局都相差不大,但也有些微不同,比如各个房屋的砖雕、石雕、木雕的纹饰都不尽相同。比如每个堂第三进的大厅门楼上的砖雕花纹都不同,门楼下方的石雕图案也不一样,有的门楼下石雕是芭蕉扇、葫芦图案,有的门楼下是云纹。就是隔开堂与堂的中间围墙上的雕空花纹也各不相同,但都非常精细。

  这些不同的花纹是否也有什么讲究呢?周学鹰告诉记者,不同的花纹内容都有一定的含义。在古代,长幼尊卑等级严重,不同身份的人住的房子,在很多细节上都能看出来。比如这些花纹,中间一堂的花纹肯定是最贵气权威的,其次是东边一堂,最后是西边的。按照长幼顺序来说,主人居中,长子居东,次子居西等。

  记者也仔细观察了一下门楼的砖雕和石雕花纹,因砖雕已经残缺不全,没有能仔细分辨,而门楼下面的石雕,记者观察到,在中间的石雕雕刻有古体的“寿”图形,而东边只有简单的花朵式花纹,而西边则雕有芭蕉扇等暗八仙图案,显得非常活泼俏皮。周学鹰教授说,除了这些花纹,还有其他很多,比如中间的宅子修筑得要比东西两边的高,也是体现长幼尊卑的象征。

  看着这些大块大块的精美石雕和砖雕,记者不禁疑问:古代工匠是如何进行雕刻的?特别是砖雕,一块有两三米见方,花纹又这么复杂,工匠们怎样完成这么复杂的任务呢?周学鹰教授介绍,这些砖雕是工匠门先在地上精心选料,分块、分片加工好,然后按照设计好的纹路一块块装配、堆砌上去,属于现代的“预制加工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艺。

  建筑古宅的材料来自哪里

  在老宅里,四处可以看到大块的石头和高大的木柱,木柱虽然被油漆重刷过,但上面的裂缝还依稀可见,这些都是当年的原物。这么大的木头和石头,当时是如何采集过来的呢?

  许宏亮介绍,建造杨柳村古建筑群时,所用的木材、石料是通过人工开挖的水道运输而来,在秦淮河畔的竹丝岗,有处叫“野埠头”的水陆码头,就是为当年运输材料而建的。木材多从江西、湖广地区运来,石料多来自苏州及南京东郊青龙山。而砖瓦就是在附近山上筑窑烧制的。

  杨柳村人的防盗发明

  朱家老宅的大门设置非常考究,门墙的厚度比一扇门的宽度还要宽,中间预留了一扇门的凹槽,门对开后,两扇门正好陷在墙的凹槽里,不会被风吹得乱动。

  此外,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大门背后,两边各有一个凹槽,其中右边的凹槽上还有一个很深的洞口,这究竟是做什么用的呢?

  在朱是伟家所住的翼圣堂,记者再一次看到了同样的凹槽,并且右边的凹槽洞口里还有一根棍子。朱是伟的老伴儿朱大娘给记者破解了这道谜题。

  只见朱大娘从洞口抽出一根1米多长、直径10厘米左右的粗棍子,然后架到两边凹槽中,又拿了一个小木头块塞到门和木棍之间,门就被结结实实地封住了,原来这是一个放门闩的地方。但是为何还要修那么长一道横凹槽呢?

  只见朱大娘再次演示时,门闩刚好必须从预留的凹槽部位穿行而过,因为门闩的长度比门的宽度还要长,如果没有这个横的凹槽,门闩就塞不进去。在武侠电视剧中,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贼人把小刀插进门缝里,就能把门闩一点点挪开,但用了这样的门闩,是无论如何都挪不了的,即使撞也撞不开。小小的一个门闩,竟藏有杨柳村先民的大智慧。

  谁发现了这些古建筑群的价值

  这些古宅的位置如此隐秘,当年究竟是如何被发现的?

  当年对杨柳村古建筑进行普查的文物专家郭金海,如今已经退休在家,但当记者提起杨柳村时,他立刻就打开了记忆大门,给记者讲述了那段普查的经过。

  那时是1982年,南京市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文物普查活动,因为是第一次普查,所以宣传声势浩大,激发了广大市民的参与热情。当时负责普查古建筑的小组有四五个人,每个人分管的地方不同,郭金海主要负责江宁、栖霞和鼓楼几个片区的普查工作。有一天,一个从上海退休回来的老工人给他提供了一条线索,说在他目前居住的杨柳村留有一群古老的建筑,已经有几百年历史了,但这些建筑需要尽快保护起来,因为很多已经被破坏或腐蚀,如果再不采取保护措施,很可能就要消失了。接到线报后,郭金海很快把此事向上级汇报了,又和当地核实了一番。很快他就踏上了寻访之路,来到了杨柳村。

  当郭金海到达杨柳村时,发现这里果然很有探幽访古的韵味,放眼望去,大多是青砖白瓦的房屋,和今天看到的村子完全不同。因为当时的村子本身就小,人口也少,住房不多,不像现在,古宅被很多新盖的楼房掩盖住了,看不到整体的气势。所以一到那里,他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当地龙都中学的一位徐老师对郭金海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他也早就提议要保护这些古建筑,只是不知道到哪里反映。郭金海到来后,徐老师就非常热心地带他寻访参观各个古宅。大致了解完后,郭金海就把此事向上级汇报了,很快得到重视,文物局立即让他对这个村落进行全面调查,于是,郭金海就经常在南京市和杨柳村之间来回奔波,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情况,他有时还在龙都中学住下,一住就住十天半月,以便详细勾画这个古老的建筑群。

  最后,郭金海他们总共找到了36处,这些宅子分布没有什么规则,但总体都是面向杨柳湖,背靠马场山,就像风水说里的“前有淖,后有靠”。不过也有几户方向不同,在村东有两户就是门朝东方的。这些古宅大多已经破败,或者内部已经被改造,但每个宅子之间都有青石板路连接,下雨都不用穿雨鞋,这些青石板都是一整块一整块的,上面还留下了深深的两道车辙。但如今,记者已经找不到这些青石板的道路。

  在所有建筑中,保存最完整的,就是当年龙都中学所在地,郭金海曾蹲点居住的地方,现今的省文物保护单位“三堂上”。郭金海说,“三堂上”在当时还不算最大的一栋,他们还发现有四堂连在一起的古宅,但保存不完整,很多地方已经被改建、分割得不像样子。里面的布局也不是原先的模样,很多房梁、木板都被拆下改作家具、嫁妆之类的东西了。“三堂上”虽然也有变动的痕迹,但总体的构架没有被破坏。

  很多年过去,自从对杨柳村的普查、申报文物保护项目结束后,郭金海已经20多年没有去过杨柳村了,当年的杨柳村如今是什么样子,“三堂上”又维护得如何,他希望有空再去看看。

  本版主笔 见习记者 戎丹妍 张荣 沈达兵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赵杰

收藏 打印 推荐    
 
友情链接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投稿信箱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